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预期信用损失有什么不同?小编整理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下CECL模型和国际会计准则(IFRS9)下ECL模型方法论的异同点,一起来看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预期信用损失的异同点吧!
首先将介绍这两个准则出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背景。
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都批评当时的会计准则在确认金融资产信用损失时太迟太少,因为按照要求,只有当损失已经发生后,才会被确认减值。例如2009年4月,G20发布的一份全球金融危机根源分析报告中,全球主要经济体财长和央行官员就如何在未来预防此类危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建议之一,就是要修改和提升信用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准则,使减值计提能更多考虑信用风险的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两大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成立了金融危机咨询小组(Financial Crisis Advisory Group,以下简称“FCAG”),以研究金融危机和监管环境的潜在变化对于会计准则的影响。在小组2009年7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金融危机暴露了财务报表中,对于贷款、结构化信贷产品、和其他金融工具损失延迟确认问题。报告建议两大准则委员会共同探索一种新的损失计提会计模型。这一模型中考虑更多的前瞻性信息,例如,采用预期损失模型或者公允价值模型。
基于以上原因,两大准则委员会成了共同项目组,以跟进解决FACG小组报告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希望能简化并调和两大会计准则下,对于金融工具的会计要求。但是在后续的一系列讨论中,FASB和IASB在一些关键决策点上出现了不同意见。由于意见无法统一,至终出现了今天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ASC326 CECL模型和IFRS 9中的ECL模型。
CECL模型和ECL模型的异同点对比
共同点:
如上文所述,这两个模型都旨在使用更多信息,特别是前瞻性信息,来估计得到一个预期信用损失,使金融资产的信用减值时间提前、范围扩大、规则变复杂。因此两者的共同点是,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和使用“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及可支持的信息。”
同时,减值模型的适用范围,都是既涵盖了表内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也涵盖表外存在信用风险的敞口,如贷款承诺,财务担保等。
不同点:
第一,两大准则不同之处至主要的一点在于减值估计的时间段不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金融资产在整个存续期内,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计提减值。而IFRS则给了企业自己去甄别金融资产信用质量的空间。按照IFRS9的规定,企业应当首先判断,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从初始确认到报告日,是否发生了显著上升的判断。若未发生显著上升,企业只需要对这一资产在未来12个月内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只有当已经发生信用风险显著上升或者已经发生信用减值时,才需要对整个存续期内计提减值。
第二,前瞻情景的设置不同。在进行前瞻情景预测的时候,CECL模型允许只使用企业认为概率会发生的单一情景,也就是所谓前瞻情景的至佳估计,来进行预期信用损失的估算。但是IFRS9下规定,ECL反映的是“通过评价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金额”。换言之,ECL模型中必须考虑多个前瞻情景,分别计算这些情景下的预期信用损失,倒计时对不同情景按照概率进行加权平均。
第三,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的金融资产,处理不同。这一类金融资产在旧准则下,大都被分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IFRS9要求对这一类资产也要进行ECL减值计提,而US GAAP下则不要求对其采用CECL模型估计减值损失,除非是这些资产的公允价值由于信用风险变动出现了下降,低于了其账面的摊余成本。
第四,对于表外贷款承诺的处理不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允许发行人无条件取消任何一项贷款承诺的减值准备,对于可撤销的贷款承诺,也需要计提减值;而IFRS则规定,只有当表外的贷款承诺存在信用风险时,才对其计提减值。实操中,IFRS下可撤销的贷款承诺,一般是不计提减值。
另外,CECL模型明确提出,对具有相似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必须进行统一的信用损失评估。而ECL则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既允许对风险相似的资产进行组合评估,也允许在能够获得单体资产细节信息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单独评估。
除此之外,这两大准则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细节处理的不同, 例如对于利息收入的确认,对于有问题的贷款人的处理等,不在此赘述。
以上就是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预期信用损失的异同点,希望能有助于获得对CECL和ECL异同的基本认识。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