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上线即将满百日。截至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总成交额已超8亿元,随着首个履约期临近,市场日渐活跃。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亟须完善全国碳市场各方机制,尽快纳入机构投资者,增加交易主体,扩大交易范围。
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额超8亿元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67.5万吨,累计成交额约8.45亿元。
上海环交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张瑶表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现在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纳入的电力行业企业数量为2162家。
价格方面,CEA从48元/吨起步,最高时突破60元/吨关口,之后一路震荡下行。截至10月18日,CEA收盘价为43.44元/吨。
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随着发电行业碳配额核定工作即将完成,部分企业更加明确自身配额的盈缺情况,全国碳市场成交也逐渐放量。
中创碳投首席分析师陈志斌对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将近,企业被要求在12月31日前完成2019年和2020年的配额清缴。据悉,目前,全国碳市场约九成的重点排放单位已完成交易账户的开立。随着履约期的临近,第四季度全国碳市场有望进入交易活跃期。
机构投资者入市为时不远
在业内看来,全国碳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要发挥碳市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建议,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持续健全市场流通环境,更好地提供碳市场长期预期,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设计,探索国际碳市场链接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接下来要引入第三方投资机构进入,增加市场活跃程度。这个很快要落地了,不会等很长时间。”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近日在公开场合说。
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对记者表示,目前,有关增加交易主体、扩大交易范围的各项举措都在推进中。其中,有色冶炼、水泥、钢铁等行业都有望在明年底前纳入全国碳市场。同时,机构投资者入市也在加快推进中。
企业全力推进节能降碳
随着“双碳”目标日益深入人心,企业也吹响了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号角。
中国石油集团浙江油田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高级主管夏玮表示,“双碳”对整个能源行业有着深远影响。在“双碳”目标下,公司已经部署一系列工作:持续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淘汰更新高耗能设备、生产工艺优化;提高中心运营设备的电气化率,2025年电气化率新区达到98%,老区达到80%以上;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完善碳中和托底措施。
上海环境10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上海环境早在2006年就已开始参与国内外碳交易项目,截至目前已有5个项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未来上海环境将发挥国企责任担当和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资源碳市场建设,为“双碳”目标继续贡献力量。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助理任玉洁对记者表示,在“双碳”目标下,当前企业亟需做好碳资产管理,建议从以下维度推进:一是数据管理,通过内部能耗监测,对企业的真实能耗、相关供应链等进行详细分析,形成企业自我碳减排路径的设计;二是履约管理,通过低成本方式进行履约,提高盈余收益;三是碳交易,利用金融手段,发挥杠杆作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