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为了方便备战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学员,正保会计网校论坛学员精心为大家分享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资产(一) | |
1、 | 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
①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②特征:第一,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为企业拥有或控制; 第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
2、 | 坏账准备的计提 |
①期末计提坏账准备; ②实际发生坏账——应收款项作坏账转销(确认坏账损失) ③已确认的坏账已收回 |
|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直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 | |
3、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与原材料核算相似,企业应该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次摊销法。摊销时,计入“制造费用”等科目。 ①一次摊销法(将其价值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有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
|
②分次摊销法 | |
4、 | 应收票据概述 |
①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②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③企业申请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应向其承兑银行按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交纳手续费。 |
|
5、 | 包装物的核算 |
①按计划成本核算包装物,在发出时,应同时结转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企业应该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进行核算。 ②生产领用的包装物成本计入“生产成本”科目;随同产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计入“销售费用”科目;随同产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
|
6、 | 固定资产处置 |
企业出售、报废或者毁损的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清理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净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记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 |
7、 | 固定资产清查 |
①盘盈: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 |
②盘亏: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如果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 |
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年末无余额;若年终有未批准的盘盈、盘亏的资产,应先根据查明的原因作出处理,并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 |
8、 | 现金管理及其账务处理 |
①使用范围:个人;企业、单位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 ②限额:一般3-5天,边远地区可多于5天但不多于15天。 ③账务处理: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分别进行企业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借方登记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现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登记。 |
|
9、 |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
①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包括自行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②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③已出租的建筑物;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包括自行建造或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房屋等。 |
|
10、 |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
无形资产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①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②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必要支出总和。 ③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
|
11、 | 无形资产的摊销 |
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②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③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
|
12、 | 售价金额法的核算 |
销售成本=本期的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进价)-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
13、 | 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还应分别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 | |
14、 | 存货清查 |
①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期末处理后该账户无余额。 | |
15、 | 毛利率法 |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
|
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
①初始计量:企业在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取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注: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
|
②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 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 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
|
17、 |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
18、 | 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内容 |
①概念: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②内容: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特许权。 |
|
19、 | 其他应收款 |
内容:①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②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③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④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⑤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
|
20、 | 长期待摊费用 |
①概念: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②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
|
21、 |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
①本质上还是实际成本。将实际成本分为计划成本和差异两部分 ②设置的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
|
注:第一,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第二,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第三,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第四,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第五,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期初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
|
22、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用于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 |
23、 |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
①个别计价法 ②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③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 ÷(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
|
24、 |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①外购的不需要安装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记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 ②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成本,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③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在核算时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 |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