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加快,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多次高规格推出税收政策,税务管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在传统财务理念中,很多企业管理者甚至财务负责人依然将税务当作财务体系的从属部分。而对税务有深入了解的人会有这样一个意识:财务和税务是一体两面。因此,本文将从税务角度出发,阐述与业财融合理念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的话题——“业财税融合”。
业财税融合要求企业以税务来统筹业务和财务发展运行,以业财融合引导税务的全面化、精细化管理,通过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大数据分析工具促进财税共享的落实,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消除内外部业、财、税信息交流的障碍,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 业财税融合是企业预算指引新向标。预算作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中至为重要且运用至为普遍的工具之一,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很出问题,比如不落地或者预算松弛,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预算指标的设定不甚合理,而预算指标的设定直接影响着预算方案的可执行性及企业资源的配置。
运用业财税融合推进全面预算,可以将财税政策要求作为预算指标的参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调整各项预算指标,从而增强预算的可执行性,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例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中有关于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等多个标准,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或者已经取得认定的企业,可以参照标准来调整相应的预算指标。
☞ 业财税融合是企业战略规划新导向。将财务触角深入到企业业务运营当中、切实助力业务发展,是业财融合的内在目标。业财税融合则是要将企业整个供应链考虑进去,整合企业上下游信息,从财税角度重新俯瞰企业业务流,并以此作为企业架构调整的依据,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阿米巴经营方式下,企业内的小型组织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形”,灵活适应市场变化。业财税融合追求与此类似的效果,力求达到让企业不仅可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还可以紧随国内税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优化企业发展战略,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从实践看,我国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以土地增值税管理为支点,逐渐从单一的地产开发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企业根据其各标的项目的不同,由各下属企业共同参与方案制定,赋权到人,定责到事,逐渐形成流水化作业,在降低土地增值税的同时,对成本管控、资源合理配置起到重要作用,极大提高了经营效率。
☞ 业财税融合是企业成本管理新高度。当前大部分企业是围绕料、工、费或人、财、物三要素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即使采用标准成本、变动成本、作业成本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本质还是围绕上述三要素展开。业财税融合要求企业创新性地将税务成本纳入成本管理体系,通过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大数据分析工具来促进财税共享,逐步完善业财税融合制度建设,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增收节支的成本管理目标。
例如,2021年,江苏一家网络文化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一辆自有汽车,根据税法要按1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该企业办税人员查看政策后发现该行为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的优惠规定,与当地税务局沟通后,至终以2%的征收率缴纳了增值税,为企业直接节约税款约22万元。
☞ 业财税融合是企业风险管控新挑战。在运用至为普遍的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政策规范中,财务方面的风险受到很大关注,而税务方面的风险多是从合规角度进行分析。业财税融合要求企业不仅考虑战略、运营、财务等风险,还要梳理出税务规则和财务处理的差异,寻找数据间的对比关系,将税务风险指标嵌入具体业务处理中,防控涉税风险。
例如,南京某大型儿童用品营销公司就打破了以往销售合同签订由业务部门单方面控制的模式,创新性地将合同签订划分为合同评审、应收账款管理、客户咨询及营销、客户管理、采购管理等五个独立价值单元。
其中,财务小组负责对合同签订、合同内容及涉税风险进行审定,根据合同制定当月生产采购方案,同时对应收账款账龄预计坏账进行分析;业务部门负责与客户商谈、制定和执行产品营销计划;财务小组与业务小组一同负责客户管理,根据新客户情况及其对产品质量与价格等的诉求,利用业务数据仓库,制定产品价格,分析利润变化原因。调整之后,新的业务流程形成了新的业财信息流动,成功避免了增值税税率调整带来的合同纠纷,还节约了合同签订的印花税。
在新的经济及税收环境下,业财税融合要求企业以税务来统筹业务和财务发展运行,以业财融合引导税务的全面化、精细化管理。一是企业决策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税务工作,扭转传统观念,树立业财税融合的理念;二是定期开展业财税融合专题培训班,培养综合性人才,打破业、财、税之间的壁垒;三是适应“互联网+”模式、新的经济环境和税收环境,借助财务工具让数据说话,制定高效准确的管理策略,形成财务、税务、业务交叉并进的新业态;四是逐步完善业财税融合制度建设,整合公司全产业链,重新定义业务流程,书写企业管理新篇章,为企业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CMA是什么 |
CMA考试 | CMA考试科目 | CMA考试难度 |
CMA报名 | CMA报名时间 | CMA报名入口 | CMA报名条件 |
CMA培训 | CMA培训机构 | CMA培训课程 | CMA培训费 |
CMA成绩查询 | CMA认证 | CMA报考条件和要求 | CMA合格分数 |
CMA学习资料 | CMA考试大纲 | CMA考试教材 | CMA试题回忆 |
上一篇:李宁恋上咖啡的跨界逻辑与思路
下一篇:新零售风口下的财务战略重构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