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要: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2023年度南京市职称评审申报政策问答,高经评审小伙伴请关注。
2023年度南京市职称评审申报政策问答
(一)2023年南京市职称评审申报什么时候开始?
各系列职称申报评审以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发布的年度申报评审工作通知为准,我市各系列职称年度申报通知原则上应于6月15日前发布,具体可关注各评委会办事机构网站或市人社局官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服务专栏。
我市各系列职称评委会办事机构信息详见附表。
(二)2023年继续教育学时如何要求?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社部第25号令)要求,继续教育情况列为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60学时。2022年(含)以前的学时要求按照原有规定执行。如:工程师申报高级工程师,可按照378学时(72学时*4+90学时) 执行,其中公需科目为150学时(30学时*5);申报中级工程师,可按照210学时(40学时*3+90学时)执行,其中公需科目为120学时(30学时*4)。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需参加1个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线上专题讲座学习。
(三)继续教育学时情况如何提交?
专业技术人才可登录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在线免费学习公需科目,由系统实时记录学时并自动转入职称申报平台,也可在线打印公需课学时证明。专业科目由用人单位进行学时计算,填写并上传《2023年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认定表》,并提供学时计算证明材料。
(四)学历、资历等年限如何计算?
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的资历(任职年限)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业绩成果、论文、学历(学位)等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
(五)企业人员申报中级职称年限如何计算?
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符合相应学历资历要求,对初级职称取得年限可不作要求(“以考代评”的职称除外)。如:某个企业专业技术人才2017年大学本科毕业,2022年初定初级职称,2023年已满足毕业后从事专技工作5年可直接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六)职称评审是否一定逐级申报?
专业技术人才应当按照职称层级逐级申报职称评审。海外归国人员、党政机关交流或部队转业安置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首次申报职称时可根据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并参照同类人员评审标准,直接申报相应职称。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德能力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直接申报江苏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具体以省通知为准。其中,在站博士后可以直接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已具备副高级职称的可以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
(七)我市未设置相应系列的职称评委会如何申报?
我市暂未设置相应系列(专业)的职称评委会,申报人员应按照省相应系列(专业)评委会的年度申报通知,由市各行业主管部门汇总并报经市职称办同意后,统一报送省相应系列(专业)评委会。
如:我市专技人员申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职称,应按照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职称申报通知要求,将相应材料报送至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由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汇总报经市职称办同意后,统一报送省人力资源管理高级职称评委会。
(八)部省属单位人员如何进行职称申报?
中央驻宁单位、省部属在宁单位和军队的专业技术人才(含劳务派遣人员)申报职称,需按照省相应评委会要求进行申报。如需在南京市申报,须向省职称办提交委托函,由省职称办统一安排办理。
(九)申报人如何进行网上职称申报?
职称申报人员需按照各系列职称年度申报评审通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职称专栏,在线如实填报相关申报信息,完成网上申报,并可通过“江苏智慧人社”手机APP首页“办件”栏目查询审核进度。经评委会办事机构网上审核通过的申报人员可登录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自助打印《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并按要求签字盖章后递交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其余申报材料原则上均在线上传,无需递交纸质材料。具体操作指南可登录市人社局官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服务专栏下载。
(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可以进行职称初定?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经考察合格,可初定初级职称。
具备(2021年及以前)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符合《各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初定专业目录》要求,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经考察合格,可初定中级职称。《各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初定专业目录》可登录市人社局官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服务专栏下载。
具备(2022年及以后)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经考察合格,可初定初级职称。取得初级职称满2年后,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下一篇:南京2023年职称评审通知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