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个税政策你知道吗? 一次性补偿收入怎么缴纳个税?快来一起看下这个案例吧~
老张和老王是高中同学,一个在国家机关工作,一个在企业上班,在他们57岁的这一年,老张提前退休,老王内部退养,老哥俩喝酒畅聊晚年生活,得知两人从单位获得了相同数额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所得税缴纳数额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税局答疑来喽!
性质不同
提前退休(国家政策):国家社保部门根据相关允许提前退休的规定,批准相关人员正式退休。
包含三类:特殊工种、病退、公务员。
内部退养(企业行为):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内部退养的员工,仍是企业员工,等到法定年龄再办理正式退休。
收入来源不同
提前退休(社保部门发放):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属于企业退休人员,不再缴纳五险一金,由社保部门发放养老金。
内部退养(企业发放):没有正式退休,只是提前离开工作岗位,属于企业在职人员,企业仍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发放生活费。
个税政策不同
提前退休(不缴税):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内部退养(缴税):退养期间的工资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次性补偿收入个税计算不同
提前退休(按年)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文件第五条第(二)项规定,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使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使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内部退养(按月)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文件第五条第(三)项规定,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文件第一条规定,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老张VS老王
提前退休——老张
老张2020年57岁,工作满30年,向所在单位申请办理了提前退休,获得一次性补贴收入300000元。
内部退养——老王
老王2020年8月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实际应于2023年8月退休,单位发放了30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老王当月工资薪金收入8500元,三险一金扣除1050元,没有其他附加扣除项目。
提前退休的老张:
(1)计算距离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间隔:60-57=3年;
(2)计算每年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300000÷3-60000=40000元;
(3)到年度税率表中寻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适用10%的税率和2520的速算扣除数;
(4)计算补偿收入应纳税额:{〔(300000÷3)-60000〕×10%-2520}×3=4440元
内部退养的老王:
(1)将补偿收入按照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月份数进行平均: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共计36个月;300000÷36=8333.33元;
(2)按月平均后,与当月工资相加后再扣除费用5000和其他扣除,计算月应纳税所得额:8333.33+8500-5000-1050=10783.33元;
(3)到月税率表中寻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适用10%的税率和210元的速算扣除数;
(4)与当月领取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8500+300000-5000-1050)×10%-210=30035元
这回明白了吧!
想学习更多财税知识吗?
快来正保会计网校-开放课堂看
徐新荣老师讲解的
本课程适用于零基础、考了证书没实操经验、想从事会计工作的学员!徐老师手把手带着大家学习上岗实操课,从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如:怎么申请发票、开具发票、认证发票等;再到一步步带着大家做一套商业企业的全盘账(提供电子版仿真票据用来练习)、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增值税、所得税等常见税种的纳税申报等五大模块全方面位助您提升实战能力,本课程非常系统全面,涉及到了企业财务的方方面面,学完后均可独立完成企业的做账与报税工作,既可以可以胜任没买软件小公司的会计,也可以胜任大中型企业的会计工作。为您的财务职业发展增加底气和机遇。点击图片即可报名>>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