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CPA考前指导:妙法突破会计难点

来源: 编辑: 2005/09/07 00:00:00 字体: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在现有的资料里,我见过有一篇“所得税处理三步曲”写的不错,但我觉得还不够简练。在这里我总结了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感觉很是受用,希望对各位CPA考友有帮助。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差异折旧或减值(这样做可以不用费脑子考虑到底是+还是-)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解决好了递延税款的问题,所得税会计就算会了大半了)

  非常好的公式: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问题在这里:递延税款期末余额和递延税款期初余额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

  妙法求解:递延税款期末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本期会计时间性差异)*现行税率。

  (一定是现行税率。这里计算的关键之处在于+/-号的处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会计折旧或减值大就在借方(+号),税法折旧或减值大就在贷方(-号)”)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前期税率(一定注意税率是前期税率)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根据分录确定如何倒挤

  借:所得税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现在我通过下面的一道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

  1.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20 0 60 60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 100 0 16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 300 0 3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 150 0 150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解答如下:

  (1)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1811.7(万元)

  **注释:八项减值都是时间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这是常识。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1811.7,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递延税款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这也就是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递延税款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696.6-243=453.3(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811.7-453.3=1358.4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余额递延税款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1358.4

    递延税款45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811.7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益法中也会用到。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

  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不用去看。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注意一个节点:前股权购买日(投资日)后冲减投资成本计入投资收益

  (2)明确两个概念: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

  (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的。

  (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

  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

  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三步走第一步: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大家看出来没有?)由此就有了下面的两步走:

  第二步: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一定在借方)

  妙法: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2)为例说明)

  借:应收股利4.5

    贷:投资收益4.5

  第三步: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

  借:应收股利4.5

    贷:投资收益4

      长期股权投资0.5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注一:应该说权益法没难点,但为什么说权益法难呢?其实我个人认为,权益法难就难在内容繁杂。但反过来又说了,不就4个明细科目嘛,有什么难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个嘛。所以我认为突破权益法最关键的一点:思路清晰。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这就是妙中所在了!妙法:头脑中有条线。“线”是什么?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妙法学权益法了。)

  (注二:在学习权益法之前必须强调的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学习,至关重要。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习以后难点的基础。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个链条的重要意义:(影响关系)

  ★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学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学习→合并会计报表的学习所得税会计(一只大老虎)

  ※教材中“会计政策变更”的例题就是从“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例题转化而来。

  ※“所得税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了。

  通过上面这条链条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会计“难”,“难”在哪里。

  ■必须明确的知道:如果我们一步做不好,那么就步步做不好)

  下面我们步入正题,“妙法学权益法”。

  大家记住两条线: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这两条线就是权益法的*精髓灵魂*所在!!!

  有这两条线延伸出权益法学习的两个角度:横向和纵向第一个角度—横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四个科目各涉及哪些业务,或说在遇到某个业务时会用到哪个科目。这是奠定纵向学习的基础。

  1、投资成本:投资时、分红时、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或资本公积形成时

  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②分红时注意:

  1、分的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2、一定要注意“投资时点”,一定要注意这个“点”,千万不要搞错)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③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④形成资本公积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摊销时

  ①形成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②摊销时: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损益调整:分红时、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被投资单位亏损时

  ①分红时:(注意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②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③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计至零为限”教材P81页。那么必须首先计算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然后与“净亏损”孰低,关键就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这里很容易出错,但是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是最关键的,03年的试题如果这样做不容易出错,如果按照轻松过关上的答案很容易漏项!这里一定要仔细)

  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4、股权投资准备: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是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如:接受捐赠,增资扩股,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专项拨款,关联交易差价。重点是接受捐赠的处理。

  借(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贷(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容易出错的地方:

  一、分红时注意:

  ①投资这个时点

  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二、投资时注意:必须会求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时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三、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四、计算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一定要思路清晰。

  第一个角度的学习是为第二个角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妙法学权益法中将会让我们更牢固的掌握权益法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接“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Ⅰ“

  从纵向的角度学习权益法。

  第二个角度—纵向:就是按业务发生顺序具体运用以上从横向所学习的四个科目。

  首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路,或说在头脑中必须有一条主线。只有思路清晰才不会思维混乱。

  妙法:狠抓

  ★一条线: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这条线就是权益法的关键所在,灵魂所在!!!!!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权益法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些注意的问题需要解决)。

  ▲这里提醒大家必须注意的是:在做投资题时一定要按照这五步一条线来做,无论业务有还是没有,都要从头到尾时刻想着这5步,没有就不写,但是想的过程必须要有的。(大家记住这条线后,后面的内容可以不看。)

  ▲还有一个关键:在这条线上的每个点上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投资时:注意

  ①投资点

  ②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

  ③股权投资差额或资本公积的形成。分两步。

  分红时:注意

  ①投资这个时点

  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注意影响金额是多少实现净利润时:

  注意:

  ①投资点

  ②一定记住确认的投资收益是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

  发生亏损时:注意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

  ②关键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只有在前面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对,它是权益法中的一个难点。(这里的典型题是:轻松过关一P41三、3)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

  ①一定不要忘记次年及以后年度的摊销

  ②在亏损时如果投资的账面价值已经减计至零应停止摊销。

  下面我们以03年的试题计算题第一题来学习具体运用这个方法:(其实这道题并不典型,其中没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在每一个点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但通过做这道题却可以训练我们学习这条线的具体运用,如何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对“投资”的权益法仍然不知所云的CPA考友。)

  1、2000年度的账务处理

  (1)2000年1月1日投资时:(注意: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8100万元)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5200

    贷:银行存款5200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664

  (2)分红时2003年3月20日宣告发放1999年度现金股利(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这里是投资前

  借:应收股利28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280

  2000年实际发放:

  借:银行存款280

    贷:应收股利280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借:投资收益66.4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5)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336

    贷:投资收益336

  2、2001年度的账务处理

  (1)投资时

  (2)分红时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123.2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23.2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借:投资收益66.4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5)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504

    贷:投资收益504

  2002年度的账务处理

  (1)投资时

  ①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投资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300-100)+220+240*17%=2040.8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2040.8

    贷:银行存款2040.8

  ②看是形成股权投资差额还是形成资本公积。关键是确定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159.2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59.2

  (2)分红时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5)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320

    贷:投资收益320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众所周知,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该是投资中最难懂的了,但在经过前面的“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

  (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训练学习之后,再来学就容易多了。

  准备期:学习前,请首先测试一下你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掌握情况,先进行一下测试,如果不过关那么你是学不好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测试方法:(注意了)

  1、首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成本法的两条线:

  ★投资时—分红时(分红时注意分的是投资以前的还是投资以后的)

  ★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最难的一笔分录:(想一下在“会计解题妙法之投资篇(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中我是怎么做的?)

  借:应收股利-(一定在借方,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

    贷: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2、然后再想一想权益法的两条线(这一步是关键,必须非常清晰,这关系到权益法到底能不能学好)

  3、想一想线上的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里更关键,关系到最终能不能做对!)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实现净损益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经过上面的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如果不能,把03年权益法的试题三遍!:

  问题一:请做教材P89例19中“2000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问题二:找到两个投资点,并计算投资点日,投资单位投资时的两个会计分录(权益法)

  问题三:请计算出再次投资日投资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这里很关键)

  好了,经过准备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妙法学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

  成本法转权益法中最难的就是编制追溯调整分录和再次投资前后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II 1、编制追溯调整分录最难的应该说是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了,也就是分录中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确定了。

  妙法突破:

  ①你必须清楚的知道“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应的根是“投资收益”

  ②第一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他的实质是什么必须清楚,他是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权益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之差。(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前面我已经给了大家一个妙法计算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的公式,而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很容易求,那么累计影响数不就很容易求了吗!

  ③第二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公式:累积影响数=确认的投资收益-本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千万不要忘记减去成本法下投资方实现的投资收益)

  ④第三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通过分录倒挤(在具体作追溯调整分录时我会具体说)

  这三种方法可以互相验证!

  2、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其实很简单,原则:就是第一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和再次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分别写出分录一汇总就可以了。这里面的关键是:正确计算两个投资时点日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3、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必须明确指出两个投资点:第一次投资点-追加投资点

  ②必须会求投资点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这里很容易出错,很关键),通过下面的例题可以知道在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题:A公司99年4月1日对B公司投资,占B公司实际在外发行股数的20%,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99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99年5月2日A公司收到B公司在98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0万元,求B公司在99年4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

  解答:所有者权益总额=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99年1—3月份实现的净利润-B公司98年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1000+200×3/12-20÷20%=950(这道题就把求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应该注意的情况全包括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那么大家应该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了吧。是不是豁然开朗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做成本法该权益法的题目时应该具体遵循什么思路或说应该有一个怎样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而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我将通过轻松过关一P41第三题的第四小题为例给大家讲解,这是一道非常典型非常好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题,大家可以先做一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III大家应该清晰的知道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从头到尾的所有分录(按顺序)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思路:首先大家把它分成两个时期:

  期间①第一次投资—追加投资;期间

  ②追加投资后(划分后思路清晰)

  期间①第一笔分录:第一个投资点成本法下的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贷:银行存款

  第二笔分录:分红时(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

  ①分派投资前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账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②分派投资后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结合妙法做)这一步大家请看妙法学成本法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笔分录了。妙法:

  第三笔分录: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求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时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倒挤)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第四步:投资时、分红时(投资前的利润分配额才会冲减投资成本)

  注意:这一步很容易出错,可以先写出第一个投资日投资时的分录;然后写出分红时的分录—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第二步:差额摊销和实现净利两步—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第三步:形成的-已摊销的—X公司(损益调整)- -

  第四步:看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再次投资日投资的账面价值。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五步:倒挤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第四步:一般对应股权投资准备注意:

  ①如果股权投资差额是贷方,那么也会影响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这里要注意,大家自己思考。

  ②由于投资成本很容易出错,大家也可以先算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倒挤投资成本

  ③做完后大家用三种方法验证一下。

  ④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

  大家应该知道:1、实质上这是一个“一变四”的过程。成本法中的一个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变为权益法的四个科目“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第四笔分录:将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投资成本(为什么?原因:为了使追加投资后的“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余额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后的投资成本明细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注意: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

  第五笔分录: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期间②:第一笔分录:记录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第二笔分录: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差”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

  准备上面就是整个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步骤。大家一定要按照顺序来想,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大家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是不是彻底懂了?!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每年必考的重点,复习的好的考友可能感觉比较简单,但是做起题来恐怕就蒙了,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但相比于所得税结合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联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面我们就进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妙法突破:

  学习合并会计报表,就必须先明白合并会计报表的两个最基本的道理,这是前提:(非常关键的道理)

  1、合并会计报表“只调表不调账”,这个道理大家必须清楚。

  2、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报表中的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这非常的关键。

  这是合并会计报表精髓中的精髓!是最基本的道理,常识性的东西!必须明白!弄明白了这两个道理合并会计报表就抓住了关键!

  首先,“只调表不调账”意思是,调的是“表”,而不是“账”,因为他原先母子公司做的“账”是不会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作连续合并抵消分录时要先冲销原来的,还要重新作的原因。

  其次,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报表中的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指的是在做合并报表时你仅仅抵消涉及报表中的科目就行,而不是全部科目。例如: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子公司,当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时,是绝对不会产生贷方“合并价差”的,这是因为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反映的金额已经把这个差额包含在了里面,它并不存在摊销的问题,母公司做账时把它计入了“资本公积”,而不存在摊销问题。更详细的解释可以看下面“资产负债表”抵消分录的说明。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轻松过关一P240中的第一题答案是错误的,它是不会产生贷方“合并价差”的。

  在明白了以上两个基本常识之后,就进入了最关键的学习了。

  抓住合并会计报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

  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恢复盈余公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提醒大家注意:

  ①千万不要让连续抵消吓住!千万不要把连续抵消想的太复杂了!不就一个上年,下年的问题嘛。

  ②大家在明白了线上的点,做会了教材上的例题后,千万不要让教材误导,就是不要按照教材中讲解的顺序来做题,必须形成自己的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具体讲解完线上的每个点后我会给大家一个非常妙的做题的思路。

  接下来我就要具体讲解线上的每个点如何来做,如何做的巧妙,这是关键!

  与投资有关的三笔抵消分录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抵消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并价差-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已计提的贷: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计算它很麻烦,可以先计算合并价差,然后倒挤。

  少数股东权益解释:

  1、里面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做的: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A)+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里要么没有但绝对不可能出现贷差)(存在减值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还没有考虑,我想一般不会涉及,不再深究)

  2、里面的“少数股东权益”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做的:

  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1-A)(因为是少数)

  3、1和2联立得出:“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4、又因为里面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以有上面的分析可知:合并价差=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合并价差一定在借方二、利润分配表项目的抵消(这是最难最容易出错的分录)

  大家必须知道利润分配表的平衡公式:

  (利润分配来源)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其它转入=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去向)

  注意:

  1、其中的净利润可分为: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

  2、“应付利润”是报表中的项目,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不是“负债表”中的“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表的抵消分录就是由此而来:

  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损益

  根据这笔分录母公司做多少,投资收益为多少,不会涉及股权投资差额地摊销中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注意:(是重点)

  未分配利润

  “应付利润”是关键(今年的重点):这里存在争议,按这里处理。

  如果:2003年2月10日开股东大会分配2002年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分配现金股利50万,2003年的净利润800万,2004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分配2003年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80万,分配现金股利60万,

  子公司:

  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提取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800万80万50万(注意:不是60)

  假如,03年5月10日,股东大会决定提取应付利润80万,则提取的应付利润为80万

  三、盈余公积的恢复

  借:年初为分配利润-以前年度

    贷: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本年度

    贷:盈余公积

  注意:盈余公积是根据国家的法定要求提取的,并不会因为编制合并报表而消失;但在上述第1笔抵销分录中,已将子公司的盈余公积抵销,因此,必须将被抵销的盈余公积再抵销,即予以恢复(相当于负负得正)。本笔抵销分录与其说是抵销,不如说是恢复,其实质是盈余公积的恢复。

  同样要注意,提取盈余公积不能写成“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因为抵销分录必须用报表项目,而不能用会计科目。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