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1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中级农业之农村财政与金融:
第一节 财政支农与支农政策
考试内容: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的历史沿革,财政支农政策的含义、原则、财政支农政策的种类和主要内容、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农业与财政支农的含义
财政支农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利用国家财政收入,为了达到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措施。它本身不带有歧视性,并不排斥外来的竞争,是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题。单选题】财政支农本身不带有歧视性,( )外来的竞争。
A.结合
B.不需要
C.排斥
D.不排斥
[答案]D
二、财政支农政策遵循的三个原则
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财政支农有三个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统筹考虑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
第二,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经济师论坛
第三,公共财政原则。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
【例题。多选题】财政支农必须坚持( )的原则。
A.统筹发展
B.市场化
C.公共财政
D.商业化
[答案]ABC
三、财政支农政策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要种类
1.依据农业与财政支农的内涵,财政支农可以分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支持。公共政策对农业产中的支持是重点,主要是加大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2.依据政策内容,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补贴等,中央财政直接支持三农的资金包括15类,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等等。
二是税收政策,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免税等。2004年中央政府出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减免试点,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废止。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支出、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
第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科研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科技推广支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民科技培训资金等。
第三,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农产品政策补贴资金等。
第四,支持生态建设。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草原生态治理资金、水土保持资金等。
第五,支持抗灾救灾。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动植物病虫害防治资金、森林草原防火资金、农村救济费、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等。
第六,支持扶贫开发。这方面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等。
第七,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方面的财政资金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文化支出等。
第八,支持农村改革。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三)几项重点财政支农政策
包括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支持农村社会发展政策。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除了免征农业税以外,还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例题1.单选题】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主要包括( )。
A.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
B.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
C.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D.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
[答案]ABCD
【例题2.单选题】公共财政对农业的( )是重点。
A.产前
B.产中
C.产后
D.生产过程
[答案]B
四、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沿革、基本经验和基本发展趋势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安排少量的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制度的确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国家从农业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业化。此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非常小。
第三阶段(1978-199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等改革时期。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资金渠道多,政策覆盖范围广。
第四阶段(1994-200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历史阶段。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已有政策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
第五阶段(2003-今),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中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结构的调整、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传统的运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的政策开始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经济师考试
2003年开始,中国农业财政政策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农业税、增加转移支付、为农民减负。新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投入领域由过去注重农业生产环节为主转向现在的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并重,不断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彻底取消农业税,加大“三农”投入,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已由“多予、少取、放活”转变为“基本不取、多予与放活并重”;不断出台和强化农业各项投入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
(二)财政支农政策运用的基本经验
农业财政政策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四个“必须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切实有效地完善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
第二,必须坚持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调整和改变国家与农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第三,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第四,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
(三)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
第二,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公共财政性质凸现。财政支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支持重点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等体现公共财政性质方面。
第三,体现统筹发展明确,支出“二元”结构开始打破。2003年开始,财政支出安排中的“统筹发展”倾向逐步显现。
【例题。多选题】财政支农政策表现出的市场化取向,是指财政支持“三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 )转变。
A.农产品生产经营
B.农产品价格
C.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
D.农业市场体系完善
[答案]AD
第二节 农村金融
考试内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农村信贷机构信贷资金来源的运用与构成、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特点、政府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的把握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及农村金融体系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动因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最初动因是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货币化,产生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并由此演绎了一场以金融机构多样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二)改革过程的简要回顾
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中国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并由此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机构、政策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三)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实际上由三类金融组织机构构成:(1)国家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2)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3)民间融资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在中国,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的三大正规金融组织,也是中国农村最大的农村金融机构。
1.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传统的业务领域是农业产业和农村地区,但是自商业化改革以来,中国农业银行正努力改变这种市场定位,力求向综合化、城市化方向发展。并撤并了一些乡镇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同时也上收了部分原本属于基层分支机构的信贷发放权限。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1)办理由国务院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予以贴息的粮食、棉花、油料、猪肉、食糖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
(2)办理粮、棉、油、肉等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及粮油调购、批发贷款;
(3)办理承担国家粮、油等产品政策性加工任务的企业的贷款和棉麻系统棉花初加工企业的贷款;
(4)办理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
(5)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代理拨付;
(6)为各级政府设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开立专户并代理拨付;
(7)办理业务范围内的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和结算;
(8)发行金融债券,在境内外筹资;
(9)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其他财政贴息的农业方面贷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特点:是国有粮棉企业的“法定、唯一的”资金供应者,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将资金投向了那些周期长、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还款能力差的“软资产”,结果是不良资产负担沉重,难以实现自求资金平衡。
3.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是在农村居民和企业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主要业务在于吸收农村储蓄存款,办理集体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有三个特点: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
农村信用社是唯一的一家拥有完整乡村网络的金融机构,实际上由政府严格监管。21世纪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领域进行了三种模式的试点:
(1)原有农村信用社框架内的重组模式,即2000-2001年进行的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为标志的江苏模
(2)股份制模式,即2001年在信用社基础上改组成立的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农村商业银行模式;
(3)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即2003年4月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组的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试点模式。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四项原则:
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细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
深化信用社改革,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
(四)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1.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村镇银行要确保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8%,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
银监会应根据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下列监管措施:对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在5%以下的,监管机构可适当减少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或范围,支持其稳健发展。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4%的,要督促其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限期提高资本充足率,适时采取限制资产增长速度、固定资产购置、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增设分支机构、开办新业务以及要求其降低风险资产规模等措施,督促其限期进行整改。对限期达不到整改要求、资本充足率下降至4%、不良资产率高于15%的,可适时采取责令其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停办所有业务、限期重组等措施。在限期内仍不能有效实现减负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以下的,应适时接管、撤销或破产。
2.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共同利益。
农民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应满足以下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本地有固定住所且居住满3年)在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所在乡(镇)或行政村内;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且来源合法,达到章程规定的入股金额起点;诚实守信,声誉良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应符合以下条件:注册地或主要营业场所在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所在乡(镇)或行政村内;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上一年度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入股资金为自由资金且来源合法,达到章程规定的入股金额起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其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的10%,超过5%的应经银监会批准。社员入股必须以货币出资,不得以实物、贷款或其他方式入股。
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向入股社员颁发记名股金证,作为社员的入股凭证。
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应主要用于发放社员贷款,满足社员贷款需求后确有富余的可存放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
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审慎经营,严格进行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对单一社员的贷款总额不超过资本净额的15%;对单一农村小企业社员及其关联企业社员、单一农民社员及其在同一户口薄上的其他社员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20%;对前十大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得低于100%.
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差别监管措施: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在5%以下的,可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属地银监机构提出限制性措施,适当降低对其现场检查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2%的,银监机构应禁止其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限制其发放贷款,并加大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的力度;资本充足率低于2%的,银监会应责令其限期增扩股金、清收不良贷款、降低资产规模、限期内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其自行解散或予以撤销;农村资金互助社违法本规定其他审慎性要求的,银监会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五)商业银行贷款子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
1.商业银行贷款子公司
贷款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是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贷款公司可经营下列业务:办理各项贷款、办理票据贴现、办理资产转让、办理贷款项下的结算,经批准的其他资产业务。贷款公司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信贷额度较高,贷款方式灵活。
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贷款公司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
2.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应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是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应真实合法,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在此标准内,可制定最高贷款额度限制。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例题1.多选题】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实际上由( )类金融组织机构构成。
A.国家金融机构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民间融资组织
D.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
[答案]ABCD
【例题2.多选题】农业银行是属于( )。
A.合作金融机构
B.商业金融机构
C.国有银行
D.政策性银行
[答案]BC
【例题3.多选题】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
A.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
B.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及粮油调销、批发贷款
C.承担国家粮、油等产品政策性加工任务的企业的贷款
D.棉麻系统棉花初加工企业的贷款
[答案]ABCD
【例题4.多选题】农村信用社具有( )特点。
A.组织上的群众性
B.管理上的民主性
C.业务上的灵活性
D.经营上的商业性
[答案]ABC
【例题5.单选题】在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 )万元。
A.300
B.100
C.500
D.50
[答案]A
【例题6.单选题】下列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入股农民可以是互助社所在乡镇以外的农户
B.单个农村小企业可以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
C.社员入股必须以货币出资,不得以实物入股
D.单个农民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的10%
[答案]A
【例题7.单选题】下列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子公司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坚持为三农服务
B.坚持小额、分散的放贷原则经济师报名时间
C.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D.经营业务包括办理各项贷款、吸收各种存款
[答案]D
【例题8.单选题】下列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不吸收公众存款
B.享有法人财产权
C.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10%
D.贷款利率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0.9倍
[答案]C
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
资金来源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负债。中国农业银行的最重要资金来源渠道是农村工商企业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是发行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借款,而农村居民存款是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来源 | 资金运用 |
一、各项存款 | 一、各项贷款 |
二、自有资金 | 二、库存现金 |
三、发行金融债券 | 三、同业拆放 |
四、同业拆借 | 四、同业存款 |
五、中央银行借款 | 五、联行占用资金 |
六、占用联行资金 | 六、持有的有价证券 |
七、当年结益 | 七、在人民银行的存款 |
八、其他资金来源 | 八、其他资金运用 |
资金运用形成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中国农业银行的最重要资金运用方式是农村工商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重要资金运用方式是粮食收购与加工企业贷款,而农户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金运用方式。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实际上体现着三个方面的信用关系:一是农村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的信用关系;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信用关系;三是农村金融机构与同业之间的信用关系。
【例题1.多选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是( )。
A.吸收存款
B.中央银行借款
C.发行金融债券
D.吸引外资
[答案]BC
【例题2.单选题】吸收存款属于农村金融机构的( )项目。
A.资金来源
B.资金运用
C.中间业务
D.资产
[答案]A
三、小额信贷
(一)小额信贷的含义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融资中介,按照组织化、制度化、商业经营原则,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无须抵押担保的小额、短期、连续、简便的信贷服务。
按照经营目标不同,小额信贷机构分为商业性和福利性两大类。商业性机构信贷业务遵循商业原则,以营利为目的;福利性机构多以扶贫为主要目标,但其利息收入必须能覆盖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一是为大量中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比商业银行更高,其原因有三:第一,小额信贷机构资产组合的稳定性较传统银行差,短期内资产质量可能出现明显恶化。第二,小额信贷机构单位贷款成本较传统银行高,如出现同样金额的贷款损失,小额信贷机构的资本水平下降得更快。第三,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较短,经营者和监管当局缺乏控制小额信贷风险的经验。
小额信贷和传统金融的比较
小额信贷 | 传统金融 | |
借贷方法 | 给予个人品行发放贷款 | 给予抵押发放贷款 |
较少的书面证明 | 更多的书面证明 | |
较多的劳动集中 | 较少的劳动集中 | |
贷款构成 | 贷款笔数多 | 贷款笔数少 |
每笔金额很小 | 每笔数额巨大 | |
无抵押 | 有抵押 | |
期限相对短 | 期限相对长 | |
逾期贷款数额不稳定 | 逾期贷款数量较稳定 | |
机构管理 | 主要由非赢利性的机构作持股人 | 利润最大化的管理方法和个人持股者 |
很多由非政府组织出资建立 | 由已有的受到监管的机构的外围组织建立 | |
分散成小单元,多设立在基础设施薄弱的边缘地区 | 组织集中,分支机构设在城市中 |
(二)小额信贷与商业银行的普通商业贷款的区别
普通商业贷款更多地是强调贷款的回收安全,因而对发放贷款时的信用保障要求较为严格,贫困农户、一般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由于难以提供银行要求的信用保障,而难以取得贷款。发放小额贷款时,放贷者虽然也强调贷款的偿还,但主要不是通过要求提供信用保障形式实现的,而是通过采取措施激励偿还的方式实现的。
(三)小额信贷的提供者
小额信贷的提供者,除了所有正规金融机构以外,还包括NGO、以成员为基础的合作组织(如资助团体、金融服务协会、合作金融组织等)、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行为(如放贷者、积累性储贷协会、轮转储蓄贷款协会等)。各种小额信贷的提供者,在小额信贷发放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优劣势,见教材表3-3.
(四)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GB)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被认为是国际标准化的小额信贷模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的代表,强调项目的社会功能,即帮助贫困者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并建立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代表的是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强调机构本身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两种小额信贷模式的比较:
(1)性质上,GB基本上是社会服务组织,BRI是纯粹的金融机构。
(2)管理系统,GB依靠专家进行管理,工作队伍以技术人员为主,BRI是以金融系统的运行方式来管理,工作人员是银行雇员。
(3)利差,GB的利率比较适合贫困者需求,BRI更多考虑金融机构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4)吸收储蓄。GB不吸收存款,但是要求贷款者每周缴纳小组基金,BRI把吸收储蓄作为重要的本金来源,是银行借以生存的条件。
(5)组织机构约束,GB是依靠贫困者的自己组织,利用贫困者自己管理自己,BRI是外部组织,是独立的金融系统。
(6)还贷率。两种小额信贷都保持着高还贷率的记录,但是,GB主要建立在贫困者项目成功的基础上,BRI的高还贷率主要依靠金融制度的强制。
(7)可持续性,BRI把机构的可持续性放在第一位,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小额信贷的第一个目标即帮助贫困者,它的服务对象是农村中的次贫阶层。GB模式运作成本高,至今没有解决收益覆盖成本的问题。
(五)中国小额信贷模式
中国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根据项目资金来源及其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归纳为四大类。
第一,国际组织独立援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包括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小额信贷项目。
第二,利用国内扶贫资金开展的扶贫小额信贷,包括政府主导推动模式(以陕西商洛地区为代表)、政府推动、部门充分参与模式(以云南省为代表)、政府推动、社团指导经营模式(以四川省为代表)、政府推动、扶贫社经营模式(以河北省为代表)。
第三,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相结合的小额信贷项目,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福特基金会、孟加拉GB银行共同组织的河南虞城项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世界银行合作组织的四川阆中和陕西安康项目,均属于这一类型。
第四,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比如,中国农业银行小额贷款扶贫到户贷款、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六)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以农户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一种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本做法:
(1)在对农户经济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农户的贷款档案。
(2)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授予信用贷款额度,并根据农户的信用等级对农户发放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证
(3)取得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时,可持贷款证和身份证直接到信用社的营业网点办理贷款证限额以内的贷款。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具有一般小额贷款具有的贷款额度小、手续简便、以信用形式发放等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贷款机构是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于依法吸收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贷款用途主要是支持农户小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贷款方式是以农户信誉为保证,贷款对象是农户,贷款目标是促进农户种养殖业的发展,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信用社在对农户信用进行评定后,根据评定标准划定信用等级,信用等级通常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优秀”等级的标准是:①三年内在信用社贷款并按时偿还本息,无不良记录;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③自有资金占生产所需资金的50% 以上。“较好”等级的标准是:①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基本不欠贷款;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一般”等级的标准是:①家庭有基本劳动力;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上。
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户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
(1)居住在信用社的营业区域之内;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
(3)从事土地耕作或者其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
(4)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由第一个条件可知,农户是不能从其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得到小额信用贷款的,只能向农户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信用社申请小额信用贷款。
(七)小额信贷的运作机制及其成功的基本要素
小额信贷的运作机制:
(1)小组联保,也称小组贷款,即由贷款者自愿组成一个小组,向小组发放贷款,小组中成员要对其他成员的违约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这是一种对抵押的替代形式。
(2)检验性贷款和后续放款承诺。检验性贷款是指在放款过程中,从提供小额度贷款开始,在及时归还小规模贷款的前提下,才开始发放数额较大的贷款。在通过“检验”后,可以进一步建立更大规模的信用关系,才会有后续放款。
小额信贷运作的主要创新:
(1)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不需要抵押或采取组成联保小组等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方式。
(2)简化贷款申请程序和形式,无须提交各种书面材料,但要了解文化程度低的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
(3)贷款和还款方法。贷款周期和还款频率都有固定和灵活的两种情况。
(4)储蓄服务。强制性储蓄出现在小组联保模式中,自愿性储蓄是小额信贷机构最有潜力、最大和最直接可得的资金来源。但要注意,吸收自愿储蓄是有条件的,机构必须获得金融管理部门的许可。
小额信贷成功的基本要素,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角度分析:在微观层面上,要构建能够在竞争的基础上为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提供微型金融服务的小额信贷组织机构体系;在中观层次上,要构建保障小额信贷机构竞争性运转的制度基础;从宏观层次分析,要有健全的小额信贷法律框架、规章制度。这三方面,是小额信贷成功的体制和组织基础。经济师报名时间
小额信贷成功还有八个方面的商业金融市场的业务运作机制:
(1)建立一种客户主动还款的激励机制。
(2)设计一种有利于减轻客户还款压力的机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实行分期还款制度。
(3)小额、短期、分期多次偿还的高时间成本,自动淘汰了非中低收入群体和大中型企业客户群体,保证其基本客户群体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
(4)创造一种有利于接近客户、利于信息对称的业务拓展机制。
(5)参与式,是小额信贷业务拓展的重要支点。
(6)采用市场经济的一般运作原则,商业利率,使为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小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在财务上可持续。
(7)吸收民间互助组织和合作组织的特点,外在化操作成本,利用社会压力替代抵押担保。
(8)促进小额信贷信用文化建设。
【例题1.多选题】小额信贷与传统金融相比较,( )。
A.贷款笔数较多
B.每笔金额很小
C.无须抵押
D.期限相对较短
[答案]ABCD
【例题2.单选题】( )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从事扶贫工作的先河。
A.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B.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模式
C.中国四川仪陇县扶贫项目
D.积累性储贷协会扶贫项目
[答案]A
【例题3.单选题】在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等级评定时,有农户具备条件:①家庭有基本劳动力;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上。该农户信用等级为( )。
A.优秀
B.较好
C.一般
D.差
[答案]C
【例题4.多选题】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农户( )。
A.不能从其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得到小额信用贷款
B.只能向农户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信用社申请小额信用贷款
C.可以从其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得到小额信用贷款
D.可以从所在区域内外的农村信用社得到小额信用贷款
[答案]AB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
(一)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政策框架
2009年2月中旬,中国银监会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以其为中心的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优势明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离农村金融需求最近,适合农村金融需求小额、分散所要求的近距离服务提供方式的特点,可以克服正规金融机构难以克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克服进入商业信贷市场的障碍,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提高农户信贷的可获得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运作模式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户、微小型企业信贷融资中发挥作用的三种模式:
(1)辅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2)在抵押品不足的社员向金融机构申请商业贷款时,那些规范运作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向社员提供担保,以帮助社员获得贷款。
(3)那些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型、加工型、流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贷款,然后再通过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等关联交易方式,将资金现实地转移给农户使用,或者是转贷给农户使用。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为社员提供更多的获得信贷服务的机会。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入股村镇银行。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参与“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组织成员间的资金互助。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可以分为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三大类。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指中央政府统一的运作规范和管理、监督办法框架内产生和运作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属于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准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在中央政府统一的运作规范和管理、监督办法框架之外产生和运作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资金互助社,或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的扶贫意境下的资金互助组织。非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在中央政府管理框架之外,由农户自发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农户和当地微小型企业自愿出资入股组建的资金互助社。
3.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为成员提供信用担保。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农村信用社转变为一级法人、转型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作为发起人。
(四)创新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服务
进一步放宽农村微型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监管方式;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配套服务;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培训。
【例题。多选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的方式有( )。
A.入股村镇银行
B.参与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以自有资金向社员提供贷款
C.组织成员间的资金互助
D.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
[答案]ABC
第三节 保险原理与农业保险
考试内容:保险的含义、风险的概念及风险的属性、风险分类及其风险管理的步骤、保险原则、保险种类、保险资金的运用、保险的四个要素、保险合同及其内容、农业保险的概念及其主要险种、农业风险的分类、农业保险的作用、农业保险发展难点、农业保险的主要种类、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保险原理
(一)风险
风险是指某种随机事件发生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含义有三:第一,是指未来将要发生的损失可能性;第二,风险是与人们的利益相联系的概念,可能性一旦变成现实,就会造成利益的损失;第三,风险不是指导致损失的随机事件本身,而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属性:
(1)风险的客观性。
(2)风险的不确定性。
(3)风险的可测性。可测性是保险人能够经营保险的基础。
风险分类:按风险损害对象来分,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其中,责任风险是指由于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在法律上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受损的风险。
按风险性质来分,有纯粹风险(静态风险)和道德风险(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道德风险指既有损失的机会又有获利的可能性的风险,如期货风险,股票风险。
按风险产生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
按风险涉及范围,可分为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特定风险是指由于特定的个人引起的仅涉及个人的风险;基本风险是指由团体引起的波及整个团体的风险,常常与经济失调、政治变动等相联系。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步骤:
(1)风险识别。
(2)风险评估,包括评估风险发生概率和评估风险发生的损害程度。
(3)风险控制,分为风险回避、风险预防与抑制、风险自担、风险集合、风险转移这五个步骤。
(4)检查和评估经济师考试
(三)可保风险
可保风险是指那些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保险的方法分散、减轻和转移的风险。有四个基本条件:
(1)风险必须是偶然的。
(2)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3)风险是非投机行为风险。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是不可保的。
(4)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并有重大损失可能性的风险才具有可保性。
(四)保险
保险是以合同的形式,在集合众多受同样风险威胁的被保险人的基础上,由保险人按损失分摊原则预收保费,组织保险基金以货币形式补偿被保险人损失的经济补偿制度。
保险的两个前提:第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存在;第二,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增多为保险提供了可能。
保险的四个要素:
(1)风险。
(2)保险标的物。
(3)保险基金,是指通过立法或合同方式,由各经济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确定的条件下,交付规定数量的保险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只限于保险机构用于补偿按保险条件规定的因各种原因所致的经济损失。
(4)保险合同。
保险原则:
(1)诚信原则。
(2)可保利益原则。投保人对投保的标的物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益、经济权益或责任关系。
(3)近因原则。风险发生不因时空来判断而是以最直接的因果关系来衡量。
(4)比例分摊原则。投保标的物的损失由所有承保标的物的保险人共同承担,分摊方式有比例责任、限额责任和顺序责任。
保险的职能:经济保障职能、分配职能、融资职能。
保险种类:按保险的实施形式,有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按保险标的和保障范围,有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按风险转嫁形式,可分为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
(五)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保险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主体,包括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关系人(受益人:指有权领取保险金的人;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二是客体,不是保险标的物本身,而是指保险标的物的可保利益;三是保险合同的内容,包括保险标的及其价值、保险费、保险责任、保险期限。
(六)保险资金的运用
保险人筹集的保险资金,除了支付各项费用、各种赔款、缴纳税收和用于各种未到期责任准备外,还可以进行各种直接投资,如不动产投资、工商业贷款、发放以房产、股票、债券等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还可以进行各种间接投资,如认购公债、公司债券、股票等长期性有价证券。另外,也可存入银行或委托银行贷款。
【例题1.多选题】保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 )的协议。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利益
[答案]AB
【例题2.单选题】保险是以合同的形式,在集合众多受同样风险威胁的被保险人的基础上,由保险人按损失分摊原则预收保费,组织保险基金以( )形式补偿被保险人损失的经济补偿制度。
A.实物
B.无偿
C.多种
D.货币
[答案]D
【例题3.多选题】属于可保风险条件的有( )。
A.风险必须是预料之中的
B.必须是偶然的
C.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D.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重大损失可能性的
E.风险是非投机的
[答案]BCDE
二、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
(一)农业风险的分类
农业风险分类:(1)自然风险。(2)市场风险。(3)意外事故。
(二)农业保险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人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各种保险保障。
农业保险的难点:(1)保险金额难于确定。(2)保险费率难于厘定。(3)损失难于评估。(4)理赔工作难度大。
农业保险的特点:(1)农业保险涉及的范围大。(2)农业保险受多重风险制约。(3)保险经营投入大、赔付率高。(4)农业保险展业难度大。
农业保险的作用:(1)有利于灾后恢复生产能力。(2)有利于提高农业防灾能力。(3)鼓励农业生产,增加科技及资金等要素投入。(4)保障农民经济利益。
(三)农业保险的主要种类
农业保险的主要种类:(1)种植业保险。分为农作物保险(以林木以外的人工栽培的植物为标的物的保险)和林木保险(以各种用材林或经济林等为标的物的保险)。(2)养殖业保险,分为牲畜保险、家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其他养殖保险。
【例题1.多选题】农业保险的难点在于( )。
A.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无法预计
B.保险金额难于确定
C.保险费率难于厘定
D.理赔工作难度大
[答案]BCD
【例题2.单选题】农业保险是由保险企业集合众多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合理计收( ),建立共同基金,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意外损失提供资金补偿。
A.损失分摊金
B.损失赔偿款
C.保险收入
D.委托代理款
[答案]A
三、中国农业保险试点的基本模式
从2004年开始,各地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主要形成了五种模式:(1)安信模式。2004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开业,该公司走的是“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2)安华模式。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2005年7月12日保监会正式批准设立的东北地区首家农险公司,该公司是商业化运作、综合性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全国性农险公司。(3)互助制模式。2005年1月11日,在黑龙江垦区投入经营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互助共济、风险共担”是农业互助制保险的原则和宗旨。(4)共保体模式。浙江省经过2年多的试点,决定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而不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其主要特点是“市场运作,政府兜底”。(5)安盟模式。法国安盟保险公司是首家进入中国农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其运作特点是险种全面、价格低廉、销售网和技术支持网这两条线运行。
【例题。多选题】我国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形成了( )模式。
A.安信
B.安华
C.互助制
D.共保体
E.安盟
[答案]ABCDE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