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一)小额信贷的含义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小额信贷是指通过融资中介,按照组织化、制度化、商业经营原则,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无须抵押担保的小额、短期、连续、简便的信贷服务。
按照经营目标不同,小额信贷机构分为商业性和福利性两大类。商业性机构信贷业务遵循商业原则,以营利为目的;福利性机构多以扶贫为主要目标,但其利息收入必须能覆盖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一是为大量中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比商业银行更高,其原因有三:第一,小额信贷机构资产组合的稳定性较传统银行差,短期内资产质量可能出现明显恶化。第二,小额信贷机构单位贷款成本较传统银行高,如出现同样金额的贷款损失,小额信贷机构的资本水平下降得更快。第三,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较短,经营者和监管当局缺乏控制小额信贷风险的经验。
小额信贷和传统金融的比较(见教材第84页表3-2)。在借贷方法上,小额信贷是给予个人品行发放贷款,较少的书面证明,较多的劳动集中;传统金融是给予抵押发放贷款,更多的书面证明,较少的劳动集中。在贷款构成上,小额信贷的贷款笔数多,每笔金额很小,无抵押,期限相对短,逾期贷款数额不稳定;传统金融的贷款笔数少,每笔数额巨大,有抵押,期限相对长,逾期贷款数量较稳定。机构管理上,小额信贷主要由非赢利性的机构作持股人,很多由非政府组织出资建立,分散成小单元,多设立在基础设施薄弱的边缘地区;传统金融采用利润最大化的管理方法和个人持股者,由已有的受到监管的机构的外围组织建立,组织集中,分支机构设在城市中。
(二)小额信贷与商业银行的普通商业贷款的区别
普通商业贷款更多地是强调贷款的回收安全,因而对发放贷款时的信用保障要求较为严格,贫困农户、一般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由于难以提供银行要求的信用保障,而难以取得贷款。发放小额贷款时,放贷者虽然也强调贷款的偿还,但主要不是通过要求提供信用保障形式实现的,而是通过采取措施激励偿还的方式实现的。
(三)小额信贷的提供者
小额信贷的提供者,除了所有正规金融机构以外,还包括NGO、以成员为基础的合作组织、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行为。各种小额信贷的提供者,在小额信贷发放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优劣势,见教材第85页表3-3.
(四)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GB)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被认为是国际标准化的小额信贷模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的代表,强调项目的社会功能,即帮助贫困者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并建立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代表的是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强调机构本身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两种小额信贷模式的比较:(1)性质上,GB基本上是社会服务组织,BRI是纯粹的金融机构。(2)管理系统,GB依靠专家进行管理,工作队伍以技术人员为主,BRI是以金融系统的运行方式来管理,工作人员是银行雇员。(3)利差,GB的利率比较适合贫困者需求,BRI更多考虑金融机构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4)吸收储蓄。GB不吸收存款,但是要求贷款者每周缴纳小组基金,BRI把吸收储蓄作为重要的本金来源,是银行借以生存的条件。(5)组织机构约束,GB是依靠贫困者的自己组织,利用贫困者自己管理自己,BRI是外部组织,是独立的金融系统。(6)还贷率。两种小额信贷都保持着高还贷率的记录,但是,GB主要建立在贫困者项目成功的基础上,BRI的高还贷率主要依靠金融制度的强制。(7)可持续性,BRI把机构的可持续性放在第一位,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小儿信贷的第一个目标即帮助贫困者,它的服务对象是农村中的次贫阶层。GB模式运作成本高,至今没有解决收益覆盖成本的问题。
(五)中国小额信贷模式
中国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根据项目资金来源及其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归纳为四大类。第一,国际组织独立援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包括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小额信贷项目。
第二,利用国内扶贫资金开展的扶贫小额信贷,包括政府主导推动模式(以陕西商洛地区为代表)、政府推动、部门充分参与模式(以云南省为代表)、政府推动、社团指导经营模式(以四川省为代表)、政府推动、扶贫社经营模式(以河北省为代表)。
第三,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相结合的小额信贷项目,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福特基金会、孟加拉GB银行共同组织的河南虞城项目,均属于这一类型。
第四,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比如,中国农业银行小额贷款扶贫到户贷款、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