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1年第二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已经进入备考阶段,为了帮助充分备考,小编整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学习愉快!
第十章 证券登记与交易结算
判断题
1.证券登记是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证券发行人建立和维护证券持有人名册的行为。( )
2.变更登记是投资者后续进行买卖、转让、质押等流转和处置行为的前提。( )
3.通过网上发行的证券,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证券发行人提供的网下发行证券持有人名册,将证券登记到其持有人名下。( )
4.在我国,股份公司经主管部门批准公开发行新股,曾采用股票认购证、与储蓄存款挂钩、“全额预缴、比例配售”等网下发行和网上定价发行、网上竞价发行等方式。( )
5.证券公司参与结算应当按照规定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取得结算参与人资格。( )
6.结算参与人同时应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预留指定收款账户,用于接收其从资金交收账户汇划的资金。( )
7.结算备付金指资金交收账户中存放的用于资金交收的资金,因此资金交收账户不同于结算备付金账户。( )
8.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同业活期贷款利率向结算参与人计付结算备付金利息。( )
9.结算备付金利息每月结息一次,结息日为每季度第三个月的20日,应计利息记入结算参与人资金交收账户并滚入本金。( )
10.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按结息日的利率计算利息,不分段计算。( )
11.最低备付指结算公司为资金交收账户设定的最低备付限额,结算参与人在其账户中至少应留足该限额的资金量。( )
12.最低备付可用于完成交收和划出。( )
13.结算参与人被认定为高风险结算参与人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有权随时提高其最低结算备付金限额;而对于被认为风险较低的结算参与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降低其最低结算备付金限额。( )
14.结算参与人资金交收账户每日(包括节假日)日终余额加上冻结资金后,不得低于其最低结算备付金限额。( )
15.最低结算备付金可用于应急交收,但如日终余额扣减冻结资金后低于其最低结算备付金限额时,结算参与人应于次一营业日补足。 ( )
16.结算系统参与人无对应交易席位且已结清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切债权、债务后,可申请终止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结算业务,撤销结算账户。( )
17.证券交易的结算可以划分为清算和交收两个主要环节。( )
18.在清算过程中,除计算应收和应付价款外,并不需将印花税、经手费、监管规费等税费一并纳入净额清算中。( )
19.由于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实行滚动交收制度,因此一般来说,不同交易日发生的交易是分开清算的,在同一个交易日发生的交易才会进行轧抵处理。( )
20.对于实行逐笔交收的证券交易,沪、深分公司也一并将其纳入到净额清算中计算对应结算参与人的应收和应付金额。( )
21.对于证券,由于客户可能卖出超过其实际可卖数量的证券,且证券原先即托管在证券公司,因此证券公司需要专门组织证券以备交收。( )
22.在最终交收时点(A股、基金、债券、ETF、权证等品种最终交收时点为T+1日16:00),沪、深分公司将进行证券交收和资金交收。( )
23.除ETF、权证等新品种外,现行A股、基金、债券等品种证券交收过程与上述流程不同,实际做法是根据成交记录直接记增或记减投资者证券账户。( )
24.因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沪、深分公司并不直接维护客户的资金账户,因此资金交收仅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沪、深分公司与结算参与人的资金交收这一“集中资金交收”环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并不具体处理结算参与人与客户的资金交收。( )
25.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沪、深分公司也会在次日闭市前,将完成交收后的证券账户余额等数据发送给证券交易所,供证券交易所实行前端监控。( )
26.对于资金交收违约,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沪、深分公司除向该结算参与人交付其应收的证券外,同时按规则计收违约金。( )
27.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沪、深分公司不需向违约结算参与人收取垫付资金的利息。( )
28.如果违约结算参与人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弥补证券交收违约,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沪、深分公司将利用暂不交付的款项补购证券(称为强行补购)。( )
29.《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规定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不能要求高风险参与人提供交收履约担保。( )
30.证券流动性风险方面,由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对A股等多数品种实施前端监控,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证券交收违约,因此对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来说,证券流动性风险并不突出。( )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