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1、经济资本主要用于规避银行的( )
A、预期损失
B、非预期损失
C、灾难性损失
D、常规性损失
标准答案:B
2、组合限额是商业银行资产组合层面的限额,是组合管理的体现方式和管理手段之一,它可以分为( )两类。
A.风险等级限额和行业限额
B.授信集中度限额和总体组合限额
C.行业限额和集团限额
D.行业限额和产品限额
标准答案:B
3、有关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B、连环担保十分普遍
C、系统性风险较高
D、风险监控难度较小
标准答案:D
4、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风险预警方法是( )。
A、黑色预警法
B、蓝色预警法
C、红色预警法
D、橙色预警法
标准答案:C
蓝色预警法侧重于定量分析。
5、专家判断法中的“5C”方法不考虑的因素为( )。
A、债务人资本实力
B、贷款抵押品
C、经济或行业周期形势
D、信贷专家的主观性
标准答案:D
6、在对贷款保证人进行分析中,下面不属于考察范围的是( )。
A、保证人的资格
B、保证人的贷款规模
C、保证的法律责任
D、保证人的财务实力
标准答案:B
7、组合贷款层面的行业风险属于( )。
A、系统风险
B、非系统风险
C、特定风险
D、宏观风险
标准答案:A
8、下面关于非预期损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预期损失表示资产损失的波动幅度
B、非预期损失真正体现了银行的风险所在
C、非预期损失可通过提取准备金的形式加以规避
D、从计量角度来看,非预期损失是无法确切计算为某一个具体数值的
标准答案:C
9、采用VAR方法来计算非预期损失时,需首先确定( )。
A、信贷资产组合潜在损失的分布
B、信贷资产组合价值的分布
C、不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特征
D、信贷资产组合的组成成分
标准答案:A
10、“5C”方法属于( )评级方法。
A、信用评分法
B、专家判断法
C、模型法
D、部分基于模型法
标准答案:B
11、在针对单个客户进行限额管理时,关键需要计算客户的( )。
A、最高债务承受能力
B、最低债务承受能力
C、平均债务承受能力
D、以上均不对
标准答案:A
12、可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于某一行业的限额管理类别是( )。
A、单一客户风险限额
B、组合风险限额
C、集团客户风险限额
D、以上均不对
标准答案:B
13、假设某商业银行当前账户中有1年期、利率为5%的2亿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目前1年期无风险的美元和人民币贷款的收益率分别为10%和8%,该银行将1亿元人民币用于人民币贷款,而另外1亿元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后用于美元贷款,同时假定不存在汇率风险,则该银行以上交易的利差为( )。
A、3%
B、4%
C、5%
D、8%
标准答案:B
10%×50%+8%×50%-5%=4%
14、( )指的是自期权成交之日起,至到期日之前,期权的买方可在此期间内任意时点,随时要求期权的卖方按照期权的协议内容,买入或卖出特定数量的某种交易标的物。
A、平价期权
B、欧式期权
C、买入期权
D、美式期权
标准答案:D
15、假如一家银行的外汇敞口头寸如下,日元多头150,马克多头200,英镑多头250,法郎空头120,美元空头280。用短边法计算的总外汇敞口头寸为( )。
A、200
B、400
C、600
D、1000
标准答案:C
150+200+250=600
120+280=400
16、假设商业银行当年将100个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为BB级,第二年观察这组客户,发现有3个客户违约,则其( )为3%。
A.违约概率
B.违约频率
C.不良债项余额在所有债项余额的占比
D.违约损失率
标准答案:B
17、通常金融工具的到期日或距下一次重新定价日的时间越长,并且在到期日之前支付的金额越小,则久期的绝对值越( )。
A、不变
B、高
C、低
D、无法判断
标准答案:B
18、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的表内外资产可以分为( )两大类。
A、银行账户资产和客户账户资产
B、银行账户资产和交易账户资产
C、负债账户资产和资本账户资产
D、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
标准答案:B
19、关于商业银行资产分类的会计标准和监管标准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
A、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B、随着人们对风险日益关注,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将慢慢消失
C、资产分类的监管标准是直接面向风险管理的
D、资产分类的会计标准有强大的会计核算理论和银行流程架构、基础信息支持
标准答案:B
20、对资产的价值有:公允价值、名义价值、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四类价值计量指标,在市场风险计量与监测的过程中,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 )。
A、公允价值和名义价值
B、名义价值和市场价值
C、市场价值和公允价值
D、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
标准答案:C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