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证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从而促使投资减少,最终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然,中央银行在卖出政府证券的同时,也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利息率上升,这同样可以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速度过慢、投资锐减的不景气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大。当然,中央银行在买进政府债券的同时,还将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利息率下降,这同样可以促使投资增多,达到刺激总需求扩大的目的。
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有几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按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中央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第二,中央银行能以这项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情况;第三,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式和步骤也可以自主安排;第四,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逐日进行,如有需要,可以迅速进行反方向操作。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上其他民间债券增加,减轻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强制影响力和对公众预期影响力较弱。
2.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在市场货币供应量中,一部分称作基础货币,包括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自己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另一部分称作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所创造的货币。商业银行在吸收居民的存款后,除一部分要作为准备金外,大部分作为贷款放出,这些贷款或者被贷款人存人银行备用,或者由贷款人用于支付购买商品的款项,转人销售者手中,由销售者存人银行,这就形成与贷款额大体相等的存款。这种存款就是居民存款的“派生存款”。同样道理,这些派生存款还可以形成二级派生存款,二级派生存款又会生出三级派生存款,如此下去,最终形成数倍于初始存款的存款总量。根据这样的关系,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就会增加或减少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派生存款的总量,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不仅可以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而且,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能间接地影响利率水平,但是它不能影响利率结构。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迅速压缩贷款和投资规模,容易引起经济的波动,不宜随时调整,因而缺乏伸缩性。从理论上讲,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造成大致相同的影响。
3.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在信用关系发达的情况下,各专业银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中央银行贷款,一是将各种票据,如国库券、国债等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政府债券、其他财产作担保向中央银行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都叫再贴现。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和需求量,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人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后者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运用调整再贴现率进行调控的操作方式是: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导致商业银行借款数量增加,这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派生存款的数量,由此使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扩大;反之,在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效果。
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整再贴现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的缺陷。第一,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由于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只能产生间接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因而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工具;第二.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第三,就伸缩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变动,若随时调整,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第四.调整再贴现率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对商业银行缺乏强制性影响。
除以上三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工具:(1)利率政策。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2)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3)间接信用指导。可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