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左右大中型企业都将实施新会计准则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就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得到了全面有效实施,今后,财政部会计司将进一步完善分析系统和分析工作的长效机制,持续地跟踪和监控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从现在开始,跟踪分析工作的重点将转入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新准则和报告分析,同时关注非上市公司新准则执行情况”。
刘玉廷提出,在巩固上市公司平稳有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将稳步扩大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目前,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新准则的实施已经扩大范围。中国用3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实现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新准则的目标。小企业继续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新准则的有效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他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继续加强财政与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监管等部门的协调,形成监管合力,严格监督检查新准则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新准则实施中的鉴证作用,借助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推动新准则实施到位;继续开展上市公司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约谈工作,切实解决新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违反会计准则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进行严厉处罚,绝不手软。
关于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问题和关于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五级分类的关系问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他说,针对我国新兴加转型经济的实际,需要组织专门力量研究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指导企业在实务中正确地运用公允价值。另外,根据新准则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贷款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监管部门要求按照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计提,对于专项准备,还进一步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类,并分别规定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实际执行中,有的执行准则规定同时考虑了监管要求;有的对两者关系处理不当。有必要尽快开展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明确恰当的处理方法。
他还提出,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绩效考核指标和监管条件更多地侧重利润指标(利润表观),导致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短期绩效或者规避监管要求人为地操控盈余,滋生短期行为。因此,有必要推动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监管规则,为新准则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财政部会计司跟踪分析了每一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发现一些问题,如1570家上市公司中,41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度实施了股份支付计划。41家上市公司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总额为28.06 亿元,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总额为18.92亿元。分析发现,有的股份支付计划在实施中,对设定的业绩条件作了较大调整,值得关注。
另外,1570家上市公司中,316家上市公司发生了债务重组,占20.13%.316家上市公司中多数都披露了债务重组对营业外收支的影响金额,但披露债务重组具体内容的详尽程度各不相同。少数上市公司披露了债务重组过程中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个别公司债务重组利得较大,值得关注。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