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是否会在下半年到来,这个问题还没有在国内形成一致的答案,但是最近一系列的数据都在暗示着,由于内需不足导致的通缩危险越来越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虽然继续取得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结构升级型消费增长出现大幅减缓、居民储蓄倾向增强,我国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依然后劲不足。
根据国家商务部最新公布的调查分析报告:我国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将逾七成。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内需不足还在挤压着企业的利润水平。工业制造上游价格居高不下,下游价格如温吞水,上下游产品的价格涨幅继续保持较高落差:上半年工业企业购进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同比上涨9.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而到了最终消费品市场,价格涨幅滑到2.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59.3%,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也达543亿元,增长84.4%.
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经济在经过一轮高速增长以后,原本就难以解决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问题,已经变得更加突出了。物价水平在今年下半年走向负值可能性很大。
根据北大经济学家教授林毅夫的观点,中国式经济通缩由于和西方国家通缩产生机制不同,因此即使下半年出现通缩,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会大幅减弱。
中国的通缩“是由于前一段时期投资过热,等投资建成之后生产能力突然大增,需求的增加赶不上供给的增加,于是物价下降形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没有由于泡沫破灭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就是一般居民,在通货紧缩时财富并没有减少,短期之内消费也就不会有太大变化。”林毅夫因此认为,“即使在下半年或是明年出现通货紧缩,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社会各界也不用有过度反应。”
由此原因,政府宏观部门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还是持有一定信心。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下半年国家将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适时适度进行微调,“总体上既不加大也不放松宏观调控的力度”。
但是,即使出现通货紧缩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还不算大,但是通货紧缩的隐忧如果长期不能够得到根本解决,迟早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由于中国式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生产能力超过了国内需求,那么进一步释放国内的需求能力则是治愈通货紧缩的惟一良方。
如何才能提高内需,实施真正的“富民政策”将是关键。只有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才能增加本国国民的财富积累,才能刺激进一步的国民消费。在这样一个时刻,修改“个人所得税”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上周,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本报记者的报道,北京市地税局负责人透露,将要出台的全国个人所得税的新扣除标准考虑定在1200元左右,在国家酝酿出台的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上浮的上限是20%.由于此次个人所得税修正案只是简单提高了个税的起征点,今后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但是,就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长远的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笔者认为,“小幅狐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办法,对于提高居民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的作用不大。
今年前6个月,我国的城乡居民存款1.2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600亿元,4、5月份城乡居民存款比去年同月分别增长83.8%和 72.6%;6月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13.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较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0.1,比5 月份下降了4.2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企业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盈利状况恶化,居民作为企业职工不仅没有工资上涨预期,甚至担心失业,他们的消费自然会受到抑制。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简单的小幅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不能让居民立即决定消费更多。提高内需,还要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我国内需不足致通缩危险增加 狐步调税难解隐忧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