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一项农村税费改革调查发现按地征收出现新负担不公

2004-10-27 11:3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 】【打印】【我要纠错
    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日前对四川省农村税费改革进行调查后表示,由于税费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许多应有的配套措施滞后,尚未完全到位,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正逐步显现出来。

    在调查中统计部门发现,税费改革前农业税按地征收,统筹提留按人征收,现在这两项一律按地征收,影响农民负担的因素由人口向土地转移,出现了新的税负不公。

    表现之一是,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减负幅度不均。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民收入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一般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收入水平低。而富裕地区多是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产业化程度较高,或是具有区位优势的城郊地带,不论是纯农户还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收入都相对较高。改革前,贫困地区的税负普遍低于富裕地区;改革后,由于富裕地区的降负空间大,负担降低的幅度远远大于贫困地区,获得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额也较大。如经济较发达的成都市新都区,农业人口45.39万,2002年获财政转移支付207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达121.76万元。而四川省宣汉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总数达97.84万,2002年获财政转移支付4404万元,平均每个乡镇获得财政转移支付60.33万元,两者相差1倍左右。统计部门担心,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表现之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负担不均。由于税费改革方案中以土地为计税依据,承包土地的多少决定了农民的负担情况,形成了人少地多的农民负担重,而人多地少的农民负担相对较轻;纯农户、种田大户的负担较以前加重,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负担减轻。以种地为主的农民不仅要承担农业税,而且要负担村组“一事一议”集资;而未承包土地的农民只负担村组集资,却可以与前者享受均等的农村公共产品,导致了农民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这种负担差异不仅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会造成部分农民心理不平衡。

    表现之三是,计税依据不准确导致负担不均。改革方案中规定,农民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计税土地原则上以农民二轮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基础确定。但是二轮承包面积存在不准确的情况较为普遍,例如有些地方土地承包工作没有落实到户,个别地区测算口径不一致,这都导致了农民负担不均。一方面因开荒、复垦等增加的耕地没有纳入计税面积,造成有地无税;另一方面因退耕还林、建设项目占地、小城镇开发建设、水毁等因素使得耕地减少,却没有及时调整计税面积,造成有税无地。

    统计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农业税计税要素问题较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税计税面积难以核实。根据规定,农业税计税面积要严格以二轮承包面积为依据,以保持二轮土地承包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但是很多试点地区都出现了计税面积与实际数不符的情况。如果重新丈量土地,等于事实上否定了二轮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对稳定土地承包不利。如四川省渠县税改前计税面积96.4万亩,在税改中落实的计税面积是88.25万亩,尽管减少了8万多亩,但自执行新的农业税征收办法以来,一部分农户仍然反映面积不实。计税面积不准确的主要原因包括:二轮承包不完善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兴建水利占地,农户建批少占多,水毁耕地没有及时上报核减;大量的退耕还林(草)用地仍作为计税面积征收农业税。

    统计部门认为,我国农村自然与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坚持大政策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应允许各地制定不同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办法,解决试点工作之后仍然存在的税负不公、计税不准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定亩、定产、定价、定税等方面的一整套制度办法,使地区之间、农民之间的税负大体趋于合理。

相关热词: 农村税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