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征税漏洞放任走私钻石 质检总局联手围堵

2003-3-5 15:38 21世纪经济报道·丁 琳 【 】【打印】【我要纠错
  金伯利难题

  “到今天为止,钻交所已经有近50笔生意通过了‘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的认证。”上海钻石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钻交所)董事袁文瑶显得相当满意,“我觉得在金伯利进程方面,中国的钻石行业还是比较幸运的。”

  最近,为阻断非洲“滴血钻石”贸易而在国际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金伯利进程”,使我国目前唯一办理一般贸易钻石进出口手续和钻石交易的场所———上海钻交所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派出机构正式进驻上海钻交所,其职责就是签发“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以封堵“滴血钻石”进入我国。

  由于钻石加工贸易分散在全国各地,质检总局同时也在各个口岸开设了该业务。

  让袁文瑶感到“谢天谢地”的是,他们起初非常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主要是时间问题,多设一道手续就得多花时间,特别是毛坯钻,如果在加工环节多3天就会多出很多利息。而在这个行业,如果货在手里压了2个月,基本上就是没钱赚了。”

  据了解,目前在香港办理金伯利证书所需时间大约为一周左右,而在上海钻交所只需1天。

  显然,“金伯利进程”让国内钻石行业的满意度大于预想。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不无忧虑地指出,国家尽管付出了高昂的管理成本,但阻断“滴血钻石”流入中国市场的最终目的,眼下似乎很难达到。

  症结在于仍然“热火朝天”的地下钻石交易。“其实,金伯利证书管住的都是守法的;对那些不守法的,它有什么办法?钻石走私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保证市场上不出现滴血钻石。”因为滴血钻石主要就是通过走私来的。走私钻石不会报关,又从何查证其产地来源?

  “国内钻石行业长期处于无序状态,走私猖獗,不法交易频繁。”该人士进一步指出,“要封堵滴血钻石,首先要解决地下交易问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上海钻管办)主任方雄很坦率,“比如,以前国家将珠宝定为奢侈品,税率一直比较高。而我国市场所需的钻石大部分是靠进口的,进口税率过高形成了国内与国外的巨大反差,不法经营者也就铤而走险。”

  而钻石价值高、体积小、易携带的特点,更使其成为不法分子用来走私、洗钱的“得力”工具。“走私钻石太容易了。”据悉,目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段可以让海关检测发现有钻石通过”。

  统计数字触目惊心。2000年之前,地下交易占了整个中国钻石交易的99%。而现在,上海钻交所必须面对的仍然是猖獗的走私、贩私。

  钻交所小胜

  在开业两年多后,上海钻交所终于找到了一些“扬眉吐气”的感觉。

  2002年,上海钻交所全年交易金额为1.57亿美元,其中进入国内市场的有5200多万美元,共完成税收6700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比2001年的年交易额增长了20多倍;比1995年-2001年正规渠道的全国钻石进出口一般贸易增长了16倍;完成税收约是年税收的13倍。而据悉,国内钻石首饰消费年增长速度约在30%-40%。

  “去年90%以上的交易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方雄透露,去年6月之前,上海钻交所几乎是处于“闲置”状态。

  2000年开张之际,上海钻交所曾宣称享有特殊保税政策:钻石进口不征收三税(进口税、增值税、消费税);国内钻石进入上海钻交所可享受出口退税;国内外会员均可拥有外汇专用帐户,一律按美元结算等等。

  但上海钻交所很快就发现自己处境尴尬,拿到了政策却没有办法实施。

  “因为在操作上我们当时拿到的优惠政策与国内整体的税收体系是不相配的,只有一步步通过了细则后才能实施。”袁文瑶回忆。

  于是,无法正常营业的钻交所只好进入“试运作”。

  “实际上我们走了一条先建所后调整的路子。花了1年半的时间去与财政部、税务总局、经贸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这也是我们去年6月份之前的主要工作。”方雄颇为感慨。

  终于,到了去年5月,“所有政策的初步调整告一段落。”主要包括:凡在上海钻交所内报关进口的各类钻石,一律免征进口关税;钻石进口环节、生产环节的消费税后移到零售环节,并减半按5%征收;进口环节17%的增值税照常征收。同时,要求一般贸易钻石进出口必须通过上海钻交所海关办理报关手续,从2002年6月1日开始其他海关一律不准办理。

  以上政策的调整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钻石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转折点”。有关专家测算,钻石毛坯和成品钻在进口环节上的实际税赋分别比原来下降了50%和60%。原来分别是33.9%和41.7%。

  2002年6月1日,上海钻交所终于告别了“试运作”,步入正式营业阶段。

  效果是显著的。去年下半年,钻交所交易额大幅上升,会员猛增至将近100家乃至“房子都不够住了”。而且,在上海钻交所现有的会员中,加工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到了全国钻石加工的90%以上。

  但方雄并不满意,“我们一开始的设想是正式运转后至少应该吸纳10%-20%的交易过来,但运作一两个月之后发现远远低于我们的估算。”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钻石交易中,地下交易仍然高达93%。

  上海钻管办紧接着在全国开展了一场“打击”活动。

  黑白拉锯战“去年夏天,要开展打击活动的风声传出去后,钻交所的交易额一下子就上来了,那段时间是交易所从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的最高峰。但是一不打,交易额又下去了。”

  方雄对此显得有点无奈,“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甚至一个也没有揪出来。”

  而这场打击行动中,上海钻管办面临的一个最大尴尬,就是作为监管部门,它没有对上海钻交所以外众多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查处的权力。“我们这里有很多信息,但是又无能为力。如果有这个权力,情况可能就会得到很大改观了。”

  而实际上,由于力量有限,上海钻管办只能在上海调查,上海以外则依靠当地的工商、税务等部门。但这个行业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单凭工商、税务等非专业机构很难发现其漏洞所在。”

  当然,原因“远远没有这么单纯”。而对上海钻管办来说,在打击进行了一个多月后,他们的想法变了,“我们感觉到面对的是一种无序的交易环境,以及庞大的利益集团。打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道破了钻石走私的“奥秘”:在增值税发票上做文章。

  一笔走私钻石要卖给首饰店、商场,必须有进项发票,但“走私肯定是没有发票的,如开发票就必须去上税。”而“国内现在有专门代开增值税发票的公司,到那里买一张票面税率为17%的发票,只需支付大约6%的费用。”

  “走私钻石一般都从东南沿海进来,就是因为那里有一条龙的服务。”该业内人士指出,“有人帮忙把货带进来,有人负责搞发票。”

  而在贩私交易中,目前实行“即征即退”税收体制的黄金行业,无意间充当了一个最大的“桥梁”。比如,一个首饰加工厂用现金购买了走私钻石,为了不使账户出现破绽,就利用进项中能够即征即退的黄金空额,再钻开模糊用料性质发票的空子(不写“钻石”而写“饰品”),“轻而易举”就拉平了账户。

  以目前国内最大的首饰加工和集散地深圳为例。每年深圳该产业的产值为100多亿人民币。根据上海钻交所的登记,上海基本上没有钻石到深圳,而深圳海关现在已终止办理一般贸易钻石进出口业务。其钻石的来源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在此交易环境里,坚持只做正规交易,对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来说肯定就要“吃亏”。事实上,钻交所的不少会员现在也是“脚踏两只船”。

  这样就衍生了国内钻石行业的另一个“怪现状”:谁都不愿意讲自己的规模。因为交易不规范,一讲销售额,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政策杠杆“现在制约正规交易发展的政策瓶颈就是过高的进口增值税。”不少业内人士强调。

  他们认为,国际上对钻石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比利时、印度等,基本上都采取了集中管理和进口环节零税相结合的政策。该政策是消灭走私的关键。

  但由于税收体系不同,我国现在只是实现了零关税,在进口批发环节还得征收17%的增值税,不能像很多国家一样,将其移到后面的首饰消费这个环节征收。

  而在零售环节税收监管力度的薄弱,也让税务部门无法将增值税后移。

  “现在如果这样做,后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收不上来。”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而通过不规范开票来避税,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家常便饭”。“他们一般是模糊用料性质,比如只写镶嵌首饰或者镶嵌饰品。这与卖酒写卖液体性质差不多。首饰不同用料的成本、金额相差非常大。”

  于是,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钻石增值税的降低上。“增值税应该根据行业的不同,制定一个灵活的税则和制度,不可能各个行业一概而论。再说国外消费环节的增值税率也没有这么高。”上海勤德钻石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喻晓东的观点颇有代表性。

  “从前面我们在政策方面走出的‘成功一步’来看,运用税收杠杆是最能见效的一种方法。”方雄说。

  如何降低钻石增值税?有关人士提出,现在钻石是作为消费品征收增值税的,但钻石作为一种矿产,如能被重新定位为矿产品,就只需征收13%的增值税。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对现在利润已经很薄的钻石批发业来说,13%的增值税“还是有点高”。他们认为,可以考虑对在进口环节中实际税赋超出一定比重的部分,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

  支持者认为,以上两种方法都将进一步缩小正规交易与走私的成本差距(目前走私的成本大约是10%),有利于发展国内的钻石加工业,增多正规交易,保证国家税收的落实。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不以为然,“所有消费品都是17%的增值税,钻石没有理由比别的行业特殊。”他们认为,零关税后黑市钻石交易仍然猖獗,关键在于地方监管和执法,“如果不能开不规范的发票,黑市也就不会存在了。”

  对此,上海钻管办制定了一套“先易后难”的计划。按照设想,方雄准备先解决票据用料性质填写模糊的问题。

  “实际上,业内对各种产品都有很规范的品名和明晰的编号,比如钻石金饰、宝石金饰、钻石铂金首饰等等。税务部门只需规定:所有的珠宝行业必须按照品名来开发票,按照用料来开票,他们就很难钻空子了。”

  接下来,上海钻管办希望进一步利用税收杠杆,并加强“整个面上的监管”。

  让方雄感到振奋的是,最近他们在政策上又取得了一个“大突破”。去年12月下旬,国家经贸部批准,赋予在上海钻交所交易的国外钻石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权。“钻石行业是国内首个全行业取得这一权利的。”

  这一政策对上海钻交所的好处是,“容易形成新的规范交易的增量,并使交易所加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交易平台。”

  方雄表示,眼下他们正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以继续“寻找突破口”。

  「相关解释」

  滴血钻石与金伯利进程长期以来,在盛产钻石的一些非洲国家,反政府武装以发动内战的血腥手段抢夺钻石产地、非法开采、销售毛坯钻石和粗加工钻石,借此筹措内战经费。从他们手中流入市场的钻石被称为“滴血钻石”、“冲突钻石”。

  为遏制这种不法行为,南非、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于2000年5月发起“金伯利进程”:200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并决定于2003年1月1日起在包括中国在内的39个国家、地区正式实施。这项制度规定,出口国必须为出口的毛坯和半成品钻石签发官方证明,证书上写明钻石价值、数量、重量、级别等内容。进口国政府在验明出口国官方证书无误后,方可准予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