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字号理财师培训传授税务筹划,这在主办方来说本来是一件推进财经税务领域专业化建设的好事,但不说好事变坏事,变成有争议的事情,却是一转眼之间的。因为这个培训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节税避税”。
培训公开讲授“节税避税”内容一事经媒体披露后,社会争议也随之而来。网上、报上均有各
类针对性评论,有些网评甚至颇为尖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认为此举有“公开帮富人免税漏税”之嫌。
■避税合法就应该避吗?
对于目前社会的高收入人群,也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富人们来说,节税避税已经成为了目前积累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位年收入税前超过80万的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最近刚刚因为基金发行获得了分红,他告诉记者,其实对于大额收入来说,稍微进行一些处理,就可能节约相当大的税款。他们的财务部门,也主动地帮助他想办法节税,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节税观念。从更高级别来说,许多企业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时候,也会相应的提出节税要求,并且进行专业化操作。
有人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1笔20万元的个人收入款项,采用合理的节税避税方式,其税收至少可以少1万元。这对于日进斗金的中国富裕阶层来说,自然是有极大诱惑力的。但是节税避税,是一种以合法方式进行的税收手段。举例来说,在美国,“偷税”是一种恶意违法,而“避税”则是合法的,许多美国富豪都聘请专业人员为其避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其实目前社会对于节税避税的认识有误区。节税避税不但是富人们的专利,其实在百姓日常的理财活动中普遍存在。比如家庭保险。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参加保险所获得的各类赔偿是免税的。另外,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推出的分红类保险目前也暂不纳税。还有教育储蓄,教育储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国家规定免征利息税,单此一项,教育储蓄的实得利息收益就比其他同档次储种高20%以上。
其实近年来的媒体也对税务总局在节税避税上的态度进行过报道,总局有关官员对“税务筹划”做有条件默认,称“税收筹划空间比较大”,但应侧重于“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和运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不足和漏洞上”。
■可能导致“马太效应”?
但是担忧依然存在,最大的担忧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理财师的培训中公开讲授节税避税,是否会引起中国税收的大量下降。美国的例子是活生生的。2004年美国的公司税收占国内税收总额的比例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交纳的税收总额仅为1318亿美元,大大低于2000年的2000亿美元。在中国国内,目前主要企业税收总额的下降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在中国税收观念仍然不普及的情况下,过分强调节税避税,是不是会造成原本并不完善的税收观念日益淡薄。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收入的整齐划一,税收观念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刚刚开始形成的,中国的税收建设比起美国来,落后了半个世纪都不止。因此目前的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也没有建立起来,这都是一种基本的公共精神。过分强调节税避税,势必会导致中国公共利益的损失和公共精神的缺乏。
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富人们的节税避税,势必会导致富人们越来越富,穷人们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形容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现象,名字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目前中国体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65,明显高出国际警戒线,如果还正面肯定“节税避税”,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避税合法就应该避吗? 教富人避税引发争议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