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将个税的去向追问到底

2005-12-18 13:19  【 】【打印】【我要纠错
  始于1980年的个税征收,立法的目的据称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至今25年未变,显然已经失去了它的调节意义。究竟是“劫富济贫”呢,还是“杀贫济富”?

  说实话,我一直没有关注过个人所得税的流向,究竟汇聚到了哪里,自己得到了哪些实惠。多年以来就是如此,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样不问结果。懒得追究。不过,说起来,数以千亿计的款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个税听证会已经在9月27日聆听过了,超过一半的意见是起征点要提高,而不是政府说了就算的1500元。谁都可以想像,如果政府想一再地体现自己的权力与威信,当然可以将个税征收泛化为“人头税”,只要你生活在这一国度,而且有一定的谋生能力,你就无法逃脱它所覆盖的范围。如此一来,调节社会贫富、彰显公平原则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个税修改草案立法听证,可以说,仅仅是起征点高低的问题。据说是破天荒之举,是问询民意的一个开端,但人民最怕的就是在朗朗晴天之下被当作一场“走秀”一秀了之。始于1980年的个税征收,立法的目的据称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至今25年未变,显然已经失去了它的调节意义。究竟是“劫富济贫”呢,还是“杀贫济富”?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说,当年个人税收的65%来自工薪阶层,真正的高收入群体贡献不多, “贫富倒挂”已成了社会各界追问的缘起。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似乎早已成了抽象的遁词。每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从地方到中央——各级政府也一直对税收收入的去向语焉不详。倒是统计数据说了,“2004年公务车开支高达3000多亿元”,“2002年以后公款吃喝高达2000多亿元”,与2004年税收所完成的25718亿元(不含关税与农业税收)相比,上述开支占了1/5之多,与增收的5256亿元相当。另据媒体披露,2004年公费出国旅游(名曰考察)2000多亿元,而各级政府行政大楼的翻新与改造所耗费的巨资仍然是纳税人的钱。2004年以高于上一年22.5%的速率增长的个税收入不过区区1700多亿元,微不足道。

  1981年,国家征收所得的个税仅为500万元。1990年代中期,个税突然出现惊人的增长。1994年,个税征收为72.48亿元,占税收总额的1.6%;而2004年的个税收入1737.05亿元,已占税收总额的6.75%,10年间的平均增幅为48%,远远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年均收入 7~8%的增长速度。纳税人的实际税负高达6倍之多,而2002年月均收入超过800元的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个税蜕变为“人头税”一说,看来并不为过。

  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计算,个税的起征点都不会是1500元。就1980年800元的标准而言,当年平均月薪为40元,相距20倍;而2004年的平均月薪已在1600元左右,若以20倍计算,那免征额度就是32000元。若以国内生产总值或个人消费收入而言,也多在20000元左右。

  个税究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这一直是学者们辩驳的焦点。增加税收的话,则应普遍征收,连乞丐都不能放过;彰显公平的话,就应该提高个税标准,使中低收入者有一定的能力为自己的子女教育、安身立命的房产以及医疗保障而努力奔命。

  然而,公民的纳税义务到底兑现了多少权利?这一点主办官员也无法回答。税收的去向缺乏必要的透明度,长此以往势必激起人民的追问。诚然,政府有权使用纳税所得,但多用于教育、医疗、养老保险、抚恤救济等社会性的公共开支,而不是官员巧立名目的挥霍与浪费,更不能搪塞不报,甚至肆意而为。

  个税听证可以是听取民意的一个标志,也可以一如既往地走走过场,敷衍了事。人民的参与并非胡搅蛮缠。在我看来,追问税收的实际去向恰恰可以体现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意。
相关热词: 个税 去向 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