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央视今日关注 高收入者该交纳多少个税

2006-11-15 17:26 央视《今日关注》 【 】【打印】【我要纠错

  央视《今日关注》2006年11月14日播出节目《高收入者该纳多少税》,以下为节目内容。

  工资、奖金、稿费、股息等等,您是否意识到这些收入要交个人所得税。从明年起,年收入超过12万就要到税务部门自行报税,不管您的收入是否都已纳过税,这是否意味着重复纳税?12万这个下限又是如何确定的?稍后请看《今日关注》。

  王世林(演播室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

  今天我们来关注个人所得税申报这个话题,现在有很多人从就职单位、兼职单位或者银行获得了多种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报酬、利息、股息等等,但是您是否知道您的这些所有收入可能需要您在明年初的时候进行自行申报。另外,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也宣布,年所得1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五种形式必须要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年收入12万的界线是怎么确定的?作为个人来讲,又怎么样来计算自己的年收入,即使您的每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在这一年之中已经代扣代缴了,但是,您是否知道到年底的时候还需要自行申报?等等。今天我们来关注这些所有大家关心的一些话题。

  演播室请到了两位嘉宾参与我们的讨论,一位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孙钢教授,您好。

  孙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大家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教授李楯先生。

  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你好。

  主持人:

  欢迎两位来参与我们的节目。

  这个话题11月8号大家都开始关注了,因为在那一天,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年收入12万元以上,在年底的时候需要申报个人所得税等等,规定五种情形,但是,5天过去了,我们等了一下,看看大家的反应,我们的记者也上街头进行了采访,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什么样的看法?

  (记者采访)

  记者:

  知不知道前两天国家有个规定,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要到税务局去自行申报税,您知道吗?

  市民1:

  知道。

  市民2:

  我还不太清楚。

  市民3:

  听说了。

  市民4:

  不知道。

  市民5:

  知道。

  记者:

  您怎么看这个事情?

  市民6:

  我觉得这样税务管理能更好一些,因为自行报税,那就是个人行为了,如果有漏税的,你可能自己要承担一些后果。

  记者:

  中国年收入12万算高收入吗?

  市民7:

  应该算中等水平。

  市民4:

  我想我应该会去申报,但有的时候我不知道,税务局要给我们自行申报的话,必须给我们留出一个能够使我自由申报的很自由的空间来。比如说申报时间,我上班肯定没有时间,周末是不是需要办公,我觉得这个都做好了的话,作为公民应该这么做。

  市民3:

  我就是想问一下,我一年超过12万了,但是我其中有一部分,比如说五万六就作为房贷或者车贷了,再去区申报税务的时候含不含在12万里面?

  市民5:

  就是想请问一下,年收入超过12万的没有去纳税申报,国家有没有对其进行惩罚的一些措施。

  市民8: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已经把所有的税都交过了,还要到税务局去申报呢?

  市民9:

  有些企业经营者他的年收入非常高,但是他的工资条上没有表现出来。比如说公司给他们报销中饭、午饭这些钱,还有私底下请客户吃饭的钱等等没有在工资表上表现出来,我就想问一下专家,这个税应该怎么收,收了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

  主持人:

  看来,大家对这个规定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在里面,实际上大家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除了12万元以上的收入需要自行申报以外,这次规定中是五种情形,那么到底这五种情形是什么样呢?我们先来给观众朋友说清楚,然后我们再来回答刚才观众朋友提到的那些问题,再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11月8号,国家税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办法规定,五类情形必须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五类情形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关于取得哪些收入合计达到12万元需要报税,办法第六条列举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稿酬等十一种收入。此外办法还规定, 金融债券利息,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等所得不用计算在内。

  主持人:

  好,这五种情形已经给大家解释清楚了,但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是,就像刚才前面我们采访的那些观众所提出的问题,关注点也是在12万以上收入这个情形的。那么,到底哪些收入应该计算到12万元以内呢?我们还是举例来说明一下,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我这儿有一个手写板,这是我一个重庆朋友的收入情况,我把它列了出来,希望两位专家看了以后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哪些收入应该算在这12万元之内?我这位朋友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本身这是他的就职单位,那么他肯定就会有工资、稿费等等;另外,他还在其他一家报社做兼职,还有一些其他的报酬;还有,他最近好像得了一次病,然后住了院,保险公司给他赔偿了1000块钱,这也算一个收入;住房公积金也算他的一种收入;还有就是稿费等等,这是他平常拿得比较多的。另外还有国债利息,他买了国债,分得了300块钱的利息;还有最近他中了一次奖,得了5000块钱彩票的奖金;还有他买了股票,最近分了500块钱的股息;另外,重庆这个地方属于高温地区,国家还有一百块钱的高温补贴;另外他现在住在自己的宿舍里面,还买了一套房,把那套房出租了,每月还有2500块钱的收入。李教授,您不是税务方面的专家,您选择一下。

  李楯:

  这个问我比较难,我考虑可能保险赔付、住房公积金、高温补贴恐怕应该是在纳税之外。

  主持人:

  您觉得这仨应该抛出在外。

  李楯:

  这是我的想法,这要得问咱的专家了。

  主持人:

  您代表了一般观众的想法,请孙教授拿红笔给我们画一下,您觉得这个收入中哪些应该算在12万元里面的?

  孙钢:

  刚才李教授已经说了,还差了一项,实际上国债利息也不应该计算在内,因此应该申报的应该是这么几项:一个是工资。

  主持人:

  就职单位的收入,兼职的收入。

  孙钢:

  再一个是稿费的收入,然后是彩票中奖的、股息和出租房屋所得。这6项是所谓的12万年所得所涵盖的范围。

  主持人:

  对,就是算一算你是不是到12万,应该算这几项。

  孙钢:

  对,这几项加起来基本正确,如果已经达到12万,那你就应该自行申报。

  主持人:

  李教授就落了一个国债利息,国债利息这块也不应该算在这个里面。就是金融债券的所得不应该算在自行申报的个人所得税里面。

  孙钢:

  严格说不是这样,只是国债利息,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务券,但是企业发的债券得的利息还要上税。

  主持人:

  那你要是买了基金呢?

  孙钢:

  基金现在是免税的。

  主持人:

  之所以关注12万,是因为大家觉得12万这个数额的确定,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标准在里面,就是根据什么来确定12万,为什么不是12万以上也不是12万以下,而是12万?孙教授,您怎么来理解?

  孙钢: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其中比较重要的两项,一个是把工作薪金分解出标准,从800元提高到了1600.另一项就是加强对高收入者的调解。那么,什么叫所谓高收入?这个定义怎么来定?有关部门根据全国收入的状况,等于选取了一个中界线。12万就相当于每个月1万,一年12万就是每个月我都是万元户。过去万元户给人的概念就是高收入者了,你每个月都能够拿到1万,应该说已经是比较高的了,所以把这个划了一道线。

  主持人:

  12万应该是算税前的?

  孙钢:

  对。就是说是税前的各项所得,不包括应该扣的1600,或者应该扣的其它该扣的东西还不算在内,是指没扣税之前的所得加起来,如果达到12万,那么就属于这次应该自行申报的范围。

  主持人:

  但是,我注意到刚才我们记者在街头采访的一位女士,她说12万应该算是中等收入吧。李教授,您觉得呢?

  李楯:

  因为国家税收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在于掌握国家把税收拿来用于财政开支的这些,包括给每个人都能享有的一些公共产品这样一些方面,所以,要找到一个点来均衡各方利益,我觉得主要是这样,这个点确定的合适不合适应该看一个过程,看这个时候人民是不是满意,由于国家的协调,使不同收入、不同利益的人能够生活在大家都能够接受,比较和谐的状况之下。

  主持人:

  对,但是孙教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12万这个标准已经确定下来了,可是中国地区地域的差距、贫富的差距都体现出来了。假如说在宁夏和在上海,是不是都同样适用这样一个标准,有没有考虑到这种地域的差别?

  孙钢:

  因为地域的差异,作为法律不可能顾及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它必须是一个统一规定的标准,只要是12万这条线,可能说在上海富人多,这12万可能不起眼,在宁夏富人少,这12万可能就大些。

  主持人:

  就是不管地区的差异,反正就是确定这个线了。

  李楯: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收入低的,比如说像比较贫困的地方,他的生活消费也低,收入高的消费也高。另一点我们要考虑到我们是个开放的社会,人是要流动的,这个人可能在宁夏有收入,下个月可能到上海去了,他可能再下个月又回来了,这种情况是很多。

  孙钢:

  因为这种差异不光是上海跟宁夏,即便是在上海,在黄浦区跟在崇明岛可能又有差异,要是讲差异,那是说也说不完的,总也画不完的,因此画一条统一的标准,对大家都是公平的。

  主持人:

  这一次的规定出台以后,很多人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我这一年之中所有收入,我的每一笔收入,在我拿到手的同时都已经代扣代缴了,换句话说,我都已经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了,但是为什么到年底的时候我还要再去申报一次呢?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我们的很多明星也没有搞明白,所以社会上有一些对明星偷税漏税的一些议论等等,我们再通过一个背景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影视明星、歌星一直是处于税务机关监控的最前沿,他们的纳税行为可以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但是就像他们的绯闻不断一般,明星的纳税丑闻也不时被暴出。出现这种现象是他们的纳税意识淡薄吗? 前不久,北京地税组织了一些纳税明星就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话题进行了研讨。

  陈红(歌唱演员):

  每次参加一些大型活动的时候,其实我第一,对方邀请我的是第一是我有没有时间,但是我要求对方的是第一在税收方面是否能够完善。如果在这方面不能够达到完善的话,我好像是一般都会拒绝这种演出。

  尹相杰(歌唱演员):

  作为北京一个公民,我认为应该有这个义务,有这个责任来响应这个号召,加强这个税收的力度。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演员也都是一种督促,一种责任社会,应该这么做。

  解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的偷漏税呢?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说,现在演员等外出演出的税基本上是由主办单位交纳的,而演员也需要拿着税单到本地税务局报税。

  北京市地税局局长 王纪平:

  我们演员在这边有工薪所得,一般个人所得税都进行扣缴了,可是他又在外地有演出,有一些劳务上的收入,或者演出上的收入,应该在当地来完税,由演出单位替他扣缴,在当地税务局交税,他拿着这个完税证明回到北京以后,应该在北京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登记,我们就对他进行归类的管理了,就把他归到原来的账号上。

  解说:

  很多时候,演员对回到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申报这一环节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演出的地方已经交纳了所得税,但是由于没有及时申报,客观上造成了漏税的事实。

  主持人:

  这个片子最后说是客观上造成了漏税的事实,看来有一些地方也需要演员们更多地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到底是怎么样说的。假如说,演员们对这个规定已经非常了解了,并且也自行申报纳税了,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避免,比如说漏税等等就可以避免。

  孙钢:

  应该说可以大大地减少。因为申报是纳税的一个基础环节,我们过去比较强调申报是纳税人的义务,其实它也是纳税人的一种权利。

  主持人:

  为什么说是权利呢?

  孙钢:

  就是说别人替没替我纳税,这个我不清楚,如果让我申报的话,每一次如果他代扣代缴,我要取得完税证明,有了这一点,我知道他给我扣的税对不对,是不是扣多了,如果扣多了我可以及时发现,如果我要不去自行申报,有可能这方面给我代缴的税更多一些,那么对我来说是一种损失。

  主持人:

  既是一种义务,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但同时也是我的一种权利,看看我的权利是不是受到了伤害或者损害。还有一个问题,李教授可以回答以下这个问题。就是有的人说我确实年收入不少,12万以上,甚至更多,但是我负担也很重啊,我买了车是贷款的,我买了房子是贷款的,最后算下来,我这一年还是负债生活的,还需要纳税吗?还许多报税吗?

  李楯:

  那当然还需要纳税。现在不只是富人,我们缺乏一种对税收的理解,我们交税做什么?我们交税通过国家买来安全、秩序、社会保障、服务,以及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使大家理解,就是财政的公开什么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从私里考虑,他会尽量想办法少交,我觉得解决税务问题,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制度。

  主持人:

  对。有一个问题还是需要说清楚,报税并不是让你再交一次税,就是说你要像税收机关去申报清楚,这一年我到底有多少收入,有哪些收入我都已经纳过税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纳税和报税到底是什么概念?

  李楯:

  是两个概念。

  孙钢:

  纳税应该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包括申报、缴纳、税款入库等等很多的环节,我们这次强调只是说你需要自行申报,申报的用处在国外来说,自行申报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申报的结果就是税务部门,一开始是预交,通过你的申报然后多退少补,交得多了,退给缴,如果你少缴了,就得再补上,是一个事后的弥补措施。

  李楯:

  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一个税制。

  孙钢:

  我们国家现在还是分类税制,不存汇种的这种情况,但是我们今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是要朝着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这么一种模式去发展,至少现在要开始起步,开始做这方面的一些适应性的工作。

  李楯:

  这个改革是一个好的出发点,但能不能达到效果,还要到看一段时间。

  主持人:

  是。

  李楯:

  他对税收机关的工作成本和对纳税人的负担都会加的很重的。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今日关注》,今天我们关注的是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的相关问题,稍候欢迎继续收看。

  解说:

  在中国,高收入人群究竟是哪些?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总额中高收入人群的纳税份额是多少?为何纳税人数还不到中国总人口的10%,高收入者为何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今日关注》继续讨论。

  主持人: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这个话题。

  我这儿还是有一个手写板,还是需要两位嘉宾来给我们做一个选择题,因为我们这次关注关于纳税的这个问题,涉及到高收入人群,比如说12万以上就是高收入人群。到底哪些人是高收入人群,我想孙教授肯定是很明白的,李教授你还是先来做一个回答,您代表观众来选择一下。

  李楯:

  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很不太一样,我们只能说哪些人是低收入人群,比较好识别,比如像农村进城打工的人,或者是事业下岗的人。哪些职业是高收入人群是相对的,比如说大中学教师,有的时候很高,有的时候一般。比如律师,有时候月收入几千块钱,有月收入几十万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很难,包括演员、时装模特也是这样,有的演员收入非常高,而作为群众演员,收入可能就很一般,所以我是不主张单纯从职业上来看他的收入高低。

  主持人:

  但是我想孙教授作为研究税务问题的专家来讲,肯定知道一个标准。您拿红笔再给我们选择一下,这些人群里哪些算是高收入人群?难回答吗?我看您直为难。

  孙钢:

  对,有些东西就像李老师所说的,很难说……

  主持人:

  那您先画觉得肯定是高收入人群的。

  孙钢:

  现在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比如足球教练和运动员、演员、时装模特、文艺体育和经济活动的经纪人、股评人、律师、会计师。

  主持人:

  或者换句话说,您觉得这些里面哪些人群是高收入人群比较集中的?

  孙钢:

  私营企业主,医生应该是很宽泛的概念,一部分。

  李楯:

  私营企业主也很宽泛,当然到足球,要是说比较成名的,大队的,俱乐部的足球,那收入肯定是高的。

  孙钢:

  笼统地讲,所谓的高是相对而言。

  主持人:

  让您用笔选择的话,您会选择哪几个?

  孙钢:

  你要是让我选的话,我总觉得差不多都选上了。

  主持人:

  好,您的回答基本上应该算是准确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列出的这几类都是高收入人群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或者是人群。说到高收入人群,我们要探讨一个问题,到底高收入人群税收的收入占到一个国家税收的多大比例,孙教授,您知道中国的吗?

  孙钢:

  中国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公布得不够,现在好像有这么一个材料,就是按照工薪所得这块。工薪所得里面如果我们画一条线,按照25以下的税率缴税的人和30以上的人画一道线,从人数上看,25以下的人数占多,可能要占到70%,30以上的人可能只占到30%,但是从纳税额上来说,30以上缴纳的税款可能占到60%.

  主持人:

  我听着有点晕。您觉得现在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总额中,哪类人群交的数额占的比例是最大?

  孙钢:

  一般还是那些高收入的行业以及一些比较著名的人士,就是社会很关注的一些人。

  主持人:

  但是我这儿的一组数据却是说,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中,工薪收入家庭人数是最多的,是3亿人,在全部的个人所得税中,60%是来源于工薪收入的家庭。您怎么来看待这个数字?

  孙钢:

  你这个资料不知道从哪些来的,这里面有很多模糊的概念。

  主持人:

  为什么?

  孙钢:

  第一个,工薪收入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一个月一两千块钱的低收入者,也包括一个月可能是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高收入者。

  李楯:

  大公司的总裁。

  孙钢:

  对。所以你把工薪收入者作为一个整体,不能把他作为一个中低收入的代名词,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主持人:

  据您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国外一般高收入人群占到了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多少?

  李楯:

  我觉得很难同中国比,但是最起码有一个点,一个社会要做到公正,肯定高收入的人要负担相当大的税负才行,我们这里在这方面恐怕存在问题,就是说我们会有一些收入很高的人,但是他没有按照他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存在的。

  主持人:

  孙教授,您觉得这个问题存在吗?

  孙钢:

  这个问题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但是你也不能把它认为是唯一的问题。

  主持人:

  就是说什么样的一种比例是合适的?

  孙钢:

  你刚才说是3亿的纳税人。

  主持人:

  工薪收入的家庭。

  孙钢:

  工薪收入的家庭有3亿人。

  主持人:

  对,工薪收入的家庭里面纳税的人数最多。

  孙钢:

  那么3亿家庭真正成为纳税人的连1亿都不到。

  主持人:

  家庭总数是3亿人,但是真正能够成为纳税人的是非常少的。

  孙钢:

  在一个非常少的群体里面,也就是说90%的人口的里面只有10%的人承担纳税义务,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你再让他抓住多少,他可以通过对10%的人征税能够缓解社会矛盾。

  李楯:

  我总觉得我们现在在个税上的改革出发点都是很好的,但是有很多问题在今天不是靠技术能解决的,也不是靠外在制度能解决。首先看中央关于和谐这个文件说的,收入首先要相对比较均衡,让中等收入的人占的人口比较多,然后你再来调整又是一个状况,如果收入相差非常悬殊,这时候你调解又是一种状况,而且我们要尽量使人少逃税,除了本人的认识之外,要有良好的制度,那就是你的财产所有权是不是很清晰,你的资金流转是不是大量通过银行,而不以现金交易。我们现在很多东西,就是说使国家投入很大力量监控,你都不能搞不清楚它。

  主持人:

  为什么高收入的人一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李楯:

  我们是在市场经济中第一次分配,只要你是合法经营,有本领挣多少算多少,都是你的。第二次分配,国家要考虑公平,所以我们说市场出效率,政府保公平,使我们那些由于各种困难,由于各种机遇不好,或者由于有病的人都能够体面地活着,这样一个社会才是一个祥和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主持人:

  所以说关于税收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话题,孙老师刚才讲到了,你这数字是从哪儿来的,要讲究科学。但是确实,关于税收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更多地了解税收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社会逐渐走入正轨,正如刚才李教授讲到的进入一个和谐的社会。

  好,非常感谢两位今天来参与我们的节目,谢谢两位。

  好,今天的《今日关注》先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相关热词: 央视 高收入 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