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税收收入增长21.9%,大大高于GDP增长10.7%的增幅。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表示,税收增幅高于GDP增幅的原因主要有:价格因素和统计口径差异;税收结构与GDP结构之间有差异;外贸进出口对GDP增长与税收增长的作用不同;加强税收征管;累进税率制度。
宏观税负是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用GDP来代表)的比值。一般而言,宏观税负提高了,企业微观税负也在提高。但宏观税负适度上升可以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经济调控职能,强化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税务总局认为,税务税收是按照现价计算征收的,税收增长率是按现价计算的,而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是按照不变价核算的。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但按现价计算,增长14.4%,与税收增幅的差距缩小3.7个百分点。此外,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占全国税收70%的东部地区GDP的增幅高于全国增幅,税收增长依赖于各地经济发展,如果考虑地区因素,全国税收增幅与GDP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了。
另外,GDP由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组成,2006年三次产业的现价增长率分别为7.1%、17.2%和13.3%.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很少,税收主要来源于工商业增加值、三产的营业收入、进出口及企业利润,而这些指标的增长都大大高于总的GDP增幅,由此带动增值税等相关税种收入增长也高于GDP增长。
GDP核算的是进出口净额,一般贸易进口对核算GDP是减项,但是体现在税收上是加项,进口贸易增加了,进口税收就增长。而出口退税不从税收收入中扣除,作冲减财政收入处理。因外贸进口和进口环节税收对GDP和税收的相反影响,使总体税收增长会高于GDP增长。2006年,进口总额增长19.1%,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税收增长17.7%,拉动税收增长近2.4个百分点,这也是税收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的一个原因。
税务总局同时认为,加强税收征管和累进税率制度对税收增长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来自税务总局的数字显示,1994年以后,我国宏观税负持续提高,但不含社保基金的宏观税负大大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但有专家认为,由于中国政府收入中非税收入比重较大,我国企业税负可能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