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135亿元,增长28.9%.这个增长预示着什么?预示房价还在比以前更快的速度增长。自6月份创下同比上涨7.1%的历史新高后,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线飙升再创新高,同比上涨达7.5%.
房价到底是否高?统计数字其实尚不准确。其原因却很少人探究。为什么百姓感觉房价很高,而统计数字却没有太大提出?
笔者用北京的四环固定地点的房价进行分析,发现房价数据差距在于统计的是全市价格,而四环内因所开楼盘比例越来越少,五环外楼盘越来越多,且统计中并非是四环内价格而是边缘地区的价格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总体看上去“攀升不明显”。笔者研究了上海内环以内及广州、天津固定地方的价格,发现统计数字与实际房价出入在于:统计数字是全市的房价,实际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固定地方。
从2003年开始,就有经济学家提出房地产价格过高,开出药方进行调控,其中不乏有“上海的房价将会下跌50%,北京的房价将会下跌30%”的价格判断。2005年一位经济学家在演讲中认为楼市2007年一定会崩市,并且身体力行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可到现在楼市并没崩溃,价格仍在上涨。看来,我们的经济学家就是通过看数据,听传说来进行经济研究的。
CPI折射物价水平,到底物价有多高?统计数字是不是可作参考?
其实统计数字不是真实物价的反映,CPI数据来源是统计数据,而不是真实数据。如果你想想鸡蛋现在与以前比较,你就知道了价格涨了1倍,肉价涨了80%,其他吃的方面价格都在涨,少则30%,高则涨了一两倍。
食品价格的高速上涨,对城市普通百姓和弱势群体而言是不小的负担,目前他们的食品类消费占总收入的60%以上,食品价格上涨让他们苦不堪言,原先愁的是住房和看病,现在连吃什么都要精打细算。有人说,食品价格提高可提高农民收入,真是这样吗?不一定。
CPI数据公布后,人们除了关注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之外,管理层和经济学家们更应该关心CPI上涨老百姓带来的疾苦,出台让百姓真正受益的措施,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虽然给城市低保人员有肉食补贴,但补助的人太少,金额太小。另外,弱势群体也不仅仅是低保人员。最近为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又出台了廉租房和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但是,真正能够惠及到普通百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税负,百姓不清楚税负是什么,但高层清楚吗?
美国《福布斯》杂志中文版称我国税负居全球前列,税负痛苦指数位列全球第三。
税务总局表示,中国宏观税负仅为19%左右,在全世界处于较低水平。而许多媒体和网民却对税务总局的说法表示质疑,认为中国的实际税负很高,其主要理由是,中国税收增长速度连续十多年高于GDP增长速度,而纳税人却并未享受到高福利。同时,民众还对大量存在的非税收费和严重的行政浪费表示出强烈不满。显然,民众的税负痛感并非单纯来自纳税数额的高低,管理层如何使用税收也直接决定民众对税负的感受。
看看下面一段话:“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近年来,以2006年为例,主要用于支农、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就达4411.58亿元。这些数字表明,财政资金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411.58亿元高吗?我们仔细分析,中国有多少人口?农民有多少?起码的社会保障到底还要多少钱?而普通城市百姓只清楚去年收入多少,今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最后剩多少。而现在剩的越来越少。银行存款增长来自于农民,而农民的存款增长比不上物价的增长。
总之,我们现在的税收太多了,我国税收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要高出1倍。但是老观念就是认为越多越好!从个人所得税角度看,其作用就是调节贫富差距,也就是高收入者该多交税,现在起征点那么低,就起不到这个作用。这就是百姓为什么感觉税负痛苦。
利息税调低了,有报道说反应平静。百姓感觉这个税的调低不会对自己收入有多大帮助,自然就反应平静了。房价、物价不断高涨,早已超出百姓承受范围,物价上升造成贷款利息的不断上升,收入的提高已远远无法满足物价与贷款利息的增长。这都是一些部门不深入实际,只看报表、数据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