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税收增长了 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提高会受到影响吗

2007-8-8 14:15 中国财经报 【 】【打印】【我要纠错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一直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一些学者把这种现象说成是,税收收入的增长影响了居民收入的提高。这种说法从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因为在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收多了,可供企业和个人分配的收入就少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主体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据有关部门测算,由于征管制度的改革和“金税工程”的实施,我国的税收足额征收率已由1994年的54%上升到现在的67%.

  我国税收超GDP增长是税基超GDP增长和征收管理水平提高的结果,而不是提高税率、加重税负的结果。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入产出率低,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总是快于GDP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税收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变甚至下降,税收占GDP的比重也可能提高。

  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工资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由政府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如公务员、教师、军人、科研人员等)的收入是由国家工资制度决定的,这类收入是随着税收的增长而增长的,不存在税收增长影响其收入水平提高的问题。由企业支付工资的劳动者的收入是由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在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普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不收税,企业也不会因为其盈利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劳动者的报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农民的税收负担逐年降低直至完全取消,因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更不能归结为税收的增长。

  税收增长是否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不能看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低于还是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关键还是要看纳税人实际税负的变化。如果企业和个人的实际税收负担加重,企业盈利和个人收入就会减少;如果实际税负稳定或下降,那么税收的增长就不会对个人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各种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在降低,与此同时,企业的赢利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1993年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负担也保持基本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的增长不会对居民收入的增长产生挤压效应。税收增长超过GDP增长是正常的

  税收的增长源于税率的提高、税基的扩大和征收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税率不变、征管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速度是由税基的增长速度决定的,并和税基的增长速度保持一致。

  从总体上看,税收是以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税基,而不是以GDP为税基。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GDP和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往往是不一致的,相应地,税收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长速度也往往不一致,税收和GDP保持同步增长反而是一种偶然现象。这种现象,只能在GDP和社会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税收制度和征收管理水平都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主体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增值税的税基是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200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6.7%,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商业增加值增长23.3%,是同期GDP增速的近3倍。

  消费税的税基(2006年调整前的)是汽柴油、小汽车、烟、酒等11类特定商品的销售额或销售量。2004年,我国汽车、摩托车的销售额增长41.5%,是同期GDP增速的近5倍,汽、柴油的销售额增长27.2%,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

  营业税的税基是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取得的营业收入。近年来,这些行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超出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如2004年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达40%,为同期GDP增速的4倍多,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8.4%,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企业应税所得,其增长速度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是一致的。近年来,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同期的GDP增速,如2004年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8%,集体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1.3%,股份制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9.4%,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0.1%,都在当年GDP增速的3倍以上。

  近年来,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5%-20%之间,2004年接近20%.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税基是外贸进口总额,2004年我国外贸进口总额增长35%,几乎是同期GDP增速的4倍。

  在税基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的同时,我国税收征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测算,由于征管制度的改革和“金税工程”的实施,我国的税收足额征收率已由1994年的54%上升到现在的67%.

  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税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其间,我国的税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一系列减免税政策出台。可见,我国税收超GDP增长是税基超GDP增长和征收管理水平提高的结果,而不是提高税率、加重税负的结果。

  宏观税负提高并不一定表明纳税人实际税负提高

  宏观税负作为反映税收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GDP的税收负担率,并常常被用来进行国际比较,但却不能直接用来反映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这是因为,税收是以社会总产值为税基的,而不是以GDP为税基的,通俗地讲,税收是从社会总产品当中征收来的,而不是从GDP中征收来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税种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创造的GDP.

  GDP和社会总产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总产值是全社会总的劳动成果(或者叫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包括存量和增量在内的总规模的概念,而GDP只是当年社会生产实现的增加值,是增量的概念,它只是社会总产值的一部分。

  对一个具体的纳税人来讲,税收是国家从其手中无偿征收的部分劳动成果,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应该体现为其缴纳的税收占其劳动成果的比重。而不是其缴纳的税收占其创造的GDP的比重。以此推演,一个国家全部纳税人(包括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就应当是这个国家的税收收入总额占其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而不是税收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

  由于社会总产值大于GDP,因而,税收占GDP的比重总是大于税收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也就是说,宏观税负总是大于纳税人的实际税负。根据财政部对全国360291户企业的财务税收普查资料测算,2001-2004年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都低于当期的宏观税负。如2004年,我国的宏观税收负担为15.09%,当年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实际税负只有5.67%,交通运输企业的平均实际税负只有4.58%,分别比宏观税收负担低9个和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税收占GDP的比重反映不出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

  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GDP的增长会快于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即使宏观税负(税收占GDP的比重)下降,纳税人的实际税负(税收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可能上升;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GDP的增长会慢于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即使宏观税负提高,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也可能会不变甚至降低。因此,宏观税负的变化和纳税人实际税收负担的变化并不一定保持一致。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入产出率低,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总是快于GDP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税收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变甚至下降,税收占GDP的比重也可能提高,换句话说,即使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不变甚至降低,宏观税负也可能提高。反过来讲,宏观税负的提高,并不一定表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加重。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是逐年降低的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尤其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除1999年11月对储蓄存款利息恢复征税及2001年将车辆购置费转为车辆购置税外,我国基本没有出台增加税收的政策,反而出台了大量的减免税政策,其效果相当于降低税率。如果撇开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其他外部变量,降低税率的政策,会直接导致税收占社会总产值比重的下降,即纳税人实际税收负担的减轻。财政部对全国360291户企业的财务税收普查资料表明,2001—2004年,我国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呈下降趋势。由于这一阶段我国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使得GDP的增长慢于社会总产值的增长,从而表现为税收占GDP的比重上升,而税收占社会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即纳税人实际税负下降,而宏观税负却在提高。

  相关报道

  考察税负三“不能”

  不能把GDP看作税基

  税收来自于具体的征税对象——税基,而不是来自于GDP,是税基负担了税收,而不是税基的增量负担了税收,GDP是一个经济活动增量的概念,它既不是某一具体税种的税基,也不是整个税收制度的税基。税收的增长和税基的增长是同步的,但和GDP的增长却不一定同步。

  实际税负应是税收占税基的比重,而不是税收占GDP的比重。

  直接将税收和GDP相比,得出税收增长是否正常、税负是否加重的结论,并以此影响国家宏观决策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能将税收和收费混为一谈

  把税费放在一起考虑,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负担,但这种核算口径不能用作国际比较,更不能作为判断税收负担高低的依据。把费和税混到一起来考察宏观税收负担,必然造成“税负过重”的结论,让税收为收费“背黑锅”,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和混乱,不利于正本清源,不利于规范国家与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

  不能把法定税率与实际税负混为一谈

  实际税负反映的是社会总产品价值中政府所得的份额。没有一个国家的税收足额征收率能达到100%,同时也不可能做到一点减免税也没有。这样,实际税负和法定税率总是有差别的。

  近年来,一些持税收负担过重或税收负担加重观点的专家学者,包括《福布斯》排行榜的策划者,大都是忽视和疏漏了上述几个应予以把握的重要问题。

相关热词: 税收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