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今年春天,一份名为《上海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方案》的文件,把沪上公务员搅得思绪万千。这份文件由上海市纪委、组织部、监察委、财政局、人事局、审计局6部门联合颁布,旨在调整公务员不合理薪酬。上海十余万公务员正经历着一场力度空前的收入调整“风暴”,这个目标一旦实现,上海公务员人均年薪将由12万缩至10万。
今年1月17日,《上海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方案》文件正式下发,规范范围囊括市、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等。从3月开始,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公务员面对着一张新的工资条。不过,“大幅降薪”的传闻,年初已经在公务员圈内流传数日。
擅自发放名目300多项
规范方案的矛头直指公务员津贴补贴名目繁多、发放秩序混乱的现状。力争用三年时间,逐步消除地区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终促成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行政权力彻底脱钩。
上海一厅级官员介绍说,1993年公务员薪资制度改革时,为使收入分配适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国家提出建立“地区津贴制度”,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制定自身的“津补贴”,但国家未出台统一政策。在此背景下,地方公务员的津贴补贴名目逐渐失序,甚至婚丧嫁娶也在其列。
专门研究过中国公务员薪酬问题的复旦大学博士孙琳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擅自发放的名目达到300多项。
非税收入一律上缴财政
“不规范的背后是部门利益膨胀失控的现实。”孙琳说,“各部门竞相利用手中的权力取得财政预算外资金。”一是各种各样的行政收费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安、建设、工商、房管、教育等所谓“肥差”部门;二是下属实体上缴收益。它们在其主管部门的“势力范围”内享受着优先甚至垄断所得的暴利,以上交管理费、承包金及年终机关福利的形式汇入部门账户,成为公务员隐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上海此次规范公务员薪酬要求严厉,规定各项政府非税收入,一律上缴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津贴补贴的发放也一律通过财政集中支付平台,以银行卡形式进行,禁止发放任何名目的现金、实物以及有价证券。
这意味着大量受益于此的公务员遭受减薪阵痛。据报道,“此番规范,上海市直机关中以公安、税务、财政等强权部门受冲击最大。至区县一级,则减薪范围更广,幅度尤甚。”
“非税收入”历来是个令人心旌摇曳的“动感地带”。截住了“非税收入”,基本也就管住了可以伸手的“资源富矿”。鉴于上海的情况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无疑,上海的“革薪”风暴对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
要求全市企业
至少涨工资5%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布2008年度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要求全市企业参照5%涨幅的“下线”,给包括一线职工在内的劳动者涨工资。
根据相关文件,上海2008年度企业工资增长的平均指导线为11%,上线为16%,下线为5%.
据悉,此次发布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是有关部门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后,对企业提出的工资增长指导意见。
有关专家指出,5%“下线”是基于物价增长等因素确定的,企业今年工资涨幅应至少达到这一比例,才能使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上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