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汽车消费税调整结果实属政府无奈之举

2008-8-17 10:4 大河报 【 】【打印】【我要纠错

  2008年9月1日起汽消费税再次调整,此次调整具体包括: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笔者认为,政府此次调整汽车消费税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汽车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亟需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二则反应了政府矛盾的心理,汽车在各国都是重要的税收来源,加之今年整个经济形势又异常严峻,车市销量也是持续下滑,消费税这剂“药”下到何种程度是政府制定政策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2005—2008年乘用车各细分排量市场份额

  从消费税调整范围我们可以看到,1.0升至3.0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是没有变化的,中国目前汽车市场销量的主体正是在这个区间之内,准确说是在1.0升至2.0升(含)的乘用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0升至2.0升(含)的乘用车销量占到整个汽车市场的82.9%,意味着这一区间车决定整个车市走向,即车市晴雨表。

  另一组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34.47亿元,同比增长30.41%,增长额为101.30亿元,增幅同比回落35.3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总额808.55亿元,同比增长27.01%,增长额为171.95亿元,增幅同比回落10.98个百分点。

  一系列数据表明,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之大,对于稳定国家税收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我们不难理解政府在调整汽车消费税上不改变1.0升至3.0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率的原因。

  首先,今年汽车市场可谓多灾多难,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国家制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稳定车市。

  从年初的雪灾,国际油价飙升、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企、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今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同时国内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心理决定了绝大数人购车时首选1.0升至2.0升(含)区间内乘用车,此时如果提高1.0升至2.0升(含)乘用车消费税率,汽车企业肯定是要将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区间内潜在消费群体必将流失,流失方向也只能是往更小排量走的,而1.0升以下排量车利润是远低于1.0升至2.0升(含)区间内乘用车的,这将意味着税收要流失,政府此时当然是不愿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

  其次,国内早前已经对汽油和柴油价格进行了上调,加上车船费、养路费等等,有车族们的使用成本并不比美国和日本低多少,提高1.0升至2.0升(含)区间内乘用车消费税的现实要求不在。

  今年以来,国际价格飙升,但进入7月底,冲至147美元每桶的石油开始逐步回落到每桶116美元,世界汽车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市场的产品已经开始调整,由于市场本身的自律性,这种调整是伴随石油的价格进行调整的。反观中国市场却是慢了国际市场几拍,大排量车没有因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有销量下降的势头,此时国家出手调高3.0升以上乘用车税率,正是为了进一步遏制大排量车在中国的盲目增长,同时填补因下调1.0升以下乘用车消费税所带来的损失。

  再次,国家机关用车大多集中在1.5升至3升(含)的乘用车,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车辆采购约达到750亿元,可以说,汽车采购已经成为政府采购的重点,政府在调整汽车消费税过程肯定会有所考虑这方面因素的。

  笔者认为,此次维持1.0升至3.0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不变,受打击最大依然是1.0升以下小排量车,3.0升以上大排量车一直以来在国内汽车市场份额并不大,很多国外车企又可利用CKD方式进口汽车零部件散件,组装后以国产乘用车的身份出口,何况有些富人不会因为消费税上调而放弃购买豪车。

  总之,此次调整汽车消费税难以起到“抑大扬小”的效果,除非出台购置税等其他税种进行联动调整,或者大幅度的提高1.0升至3.0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前者牵涉到政府各部门利益,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后者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也是不允许的。

  那么下调1.0升以下小排量车消费税现实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更多的是体现政府想“节能减排”的态度,同时也给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的小排量车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