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成为近期的一大议论热点。有网络调查显示,约95%的投票者认为应该征收,更有近50%的投票者认为需按收益的80%征收。
不过,如此得到市场认可的建议,也经专家之口出现在权威媒体上,但其操作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证监会在该建议亮相的次日即表态:没必要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如果要开征,那么应当平等地对所有证券投资所得都要征税。“大小非”持有股权时间长,也承担了企业能否上市、能否盈利的风险,和其他流通股一样是平等的,而且国有大股东和其他类别的大股东都支付了对价。
在证监会明确表态之后,支持与反对开征暴利税的各方继续争论不休。站在中小投资者的立场来看,开征暴利税或许有望成为一大救市利好,有人甚至建议把征税所得用于四川灾后重建,但股市一不是慈善资金募集场所,二不以政策讨价还价为核心,大小非政策的变动有几分可能?
第一,难以体现公平性。大小非减持早就拉开帷幕,突然加上暴利税这把锁,难道对已经兑现的大小非还要补征吗?第二,有碍政策稳定。大小非的解禁是当初股东大会通过的,大小非也自认为通过送股等方式付出了股改成本。这就有点像起初双方谈妥价格,而今一方看看不划算有变卦之嫌。第三,有太多既得利益障碍。可不能小看既得利益的能量,若开征80%的暴利税,估计自愿延长锁定期的三一重工大股东,都会加入反对征税的行列。第四,会增加市场恐慌与压力。倘若证监会不及时出面澄清征税之说,开征暴利税的议论极可能动摇大小非的持股信心,提醒他们政策不稳定的风险,逼迫他们尽早落袋为安。要知道开征这样一个重大税目,在立法程序上不会简单,而在征税实施前,非但不会有助于维稳,相反可把股市一脚踹到地狱。第五,存在股改成果推倒的风险。若征税不能为熊市大跌解围,决策者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笔者看来,大小非暴利税讨论得热闹,但普通投资者不必当真,尤其不要将此作为传闻中的利好。如果上演“二次股改”,看似给当前市场减压,但悬着的“堰塞湖”终究没有改变其危害的本质,早晚会让市场为之付出代价。专家此次同时建议,“将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所持股份区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票——控股股权和普通股权并分离交易平台。”若这样的话,岂不是一圈兜下来,变成了另类股权分置。
其实,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及分离交易的建议,波及的不仅仅是股改前的存量大小非。2006年6月“新老划断”后新诞生的增量大小非,由于发行上市了一批大盘股,其数量更加可观。据有的媒体估算,截至8月22日,整个A股市场流通市值为5.5万亿元左右。而所有全流通下发行的新股,所有原股东限售股全部解禁后,累计流通市值高达6.67万亿元,大大超出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存量大小非与增量大小非一样,将对二级市场估值体系构成冲击。一个证券市场的实际流通量翻倍变化,且增量大小非源源不断冒出来,震荡与压力是难以避免的。假如开征暴利税只针对股改前的存量大小非,一旦增量大小非解禁数量“成患”时,新的问题还会冒出来。
大小非暴利税是与非的争论,再次表明投资者对大小非的担忧。在这样的氛围下,熊市的周期将拉长,场外资金不敢贸然入市。不过,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判断,不宜因此再放大,当初的股指上涨毕竟包含着业绩增长的功劳。面对股指跌去六成多,对大小非的恐慌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后市调整以时间换空间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