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市低迷依旧或推更多救市举措
近日,部分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不久将可能推出更多刺激住房需求举措,但房地产市场仍很难在明年恢复元气。
中国10月22日公布扶持房市系列政策,包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以降低购房成本;后又于11月9日提出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内需计划。
明年或再推后续举措
市场猜测后续举措有可能在中国政府议定2009年经济政策时推出。
分析师认为,中国对占固定资产投资四分之一的房地产业,仍有充足的政策支持空间,例如进一步降低各种税率及按揭利率。
对于地产开发商而言,问题在于将要出台的一些政策,可能会压低房屋均价,特别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通过三年多时间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孙明春称,中国房市供过于求现象严重,目前仍有20%的降价空间,但料不会超过30%。他在研究报告中称,从今年初开始的房价修正过程会持续约两年的时间。
重庆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称:“无论政府使用什么政策,最终目的都在于刺激交易,而非价格。”他认为地产商仍需3~6个月才能消化现有住房存量。
对开发商来说,年底前他们急需现金支付已购土地所需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李战洪称:“开发商有可能在年末展开一轮新的价格竞争。”
任志强:减免购房人个税是最有效救市法
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会对经济有促进和拉动作用,但今天保民生的前提仍应坚持不能对市场经济造成破坏、限制与挤出效应的条件上,按凯恩斯主义的说法,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责任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绝不是代替市场经济。
美国政策救市中出现的国有化也同样绝不是为了消灭市场经济,而是要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中也有些是涉及房地产的,也被称为是救房地产的,如重新确认了房地产的支柱型产业地位,降低首付和降低贷款利率,放开信贷规模,特别是放开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限制等。当然还有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等,以便拉动钢材、建材以及就业。
2007年的增加供给,已让中国的房地产开复工总面积在2008年高达24亿多平方米,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证明市场并不缺少供给量,救楼市不能用增加供给的方式来加剧供过于求的局面。现有的供给量中一部分已被停工、中止或虽在建设但却无法消化,新的供给量岂不是让楼市雪上加霜吗?
长沙市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用财政资金购买或购买商品房按经济适用住房标准给予现金补贴的办法,来减少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的建设,并消化市场存量。这远比再增加市场中的增量和风险要好得多,但却存在许多操作与分配中的问题,也远不如购房减免个税的救市政策更有效。
现有除廉租房外,各市所确定的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两限房的标准已证明这些家庭都要先交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然后再用这些税后收入去购买政府免征或优惠地价的住房,且这些住房的财产权残缺、交易受限,政府也减少了大量的土地收益。
如果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和两限房,用土地的收益变成购买住房的税收减免收入,并不会产生总收益上的减少,还会省去纳税的管理成本与支出,并促进市场化的建设与活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