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财政部公布税收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突破5万亿元,接近于2010年全年税收总收入的七成。
在中国税收保持十多年超高速增长、且目前增长势头仍然不减的情况下,市场不断质问税收有过量征收嫌疑,税负轻重问题再次被提上案头。
增长背后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税收收入为50028亿元,同比增长29.6%,上半年GDP达到204459亿元,同比增长9.6%,上半年税收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分析,GDP增速是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税收是按可变价格计算,而2011年上半年CPI达到5.4%,只要有通胀,按照现行价格计算的财税收入增速一般都会超过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增速。
“201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超过9.6%,一般在经济发展比较快尤其是高增长年度,财政税收增速都会超过GDP增速,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当前税制有重复征税的问题,GDP增长很快,税收增速也会更快。”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安体富说。
从税收收入占GDP这一小口径统计来衡量宏观税负指标来看,2011年上半年税收占GDP的比重达到24%。而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0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7.2%、17.3%、17.5%和18.4%。
从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占GDP这一中口径统计,2011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7.8%。2007年到2010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9.3%、19.5%、20.1%和20.9%。
从政府全部收入占GDP这一大口径统计,2007年到2009年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4%、24.7%和25.4%,略低于29个发展中国家35.5%的平均水平。
“现在大家比较认同从大口径统计的税负水平比较高,2010年大口径宏观税负接近35%,其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20.9%,政府基金占GDP比重9%左右,社保基金收入占GDP比重5%左右。”安体富认为。
“统计口径的不同导致宏观税负计算上有所不同,而目前对合理税负水平尚没有定论。从小口径来看,这几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大概在2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21%左右,不过我国税收收入中不包括社会保障税,而很多工业国家是有社会保障税的,所以看起来这几年我国小口径统计的税负水平稍低。”财政部一位内部人士分析。
同时,这位财政部人士还强调,考虑税负问题一般看全年数据,2011年上半年税收增速比较快,上半年税收占GDP比重比较高,但大多数年度中单月税收收入呈现前高后低现象,即上半年税收增长较快,下半年会有所回落。
从1999年至2010年每年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均超万亿元,是否意味着对企业利润的盘剥过多?“除了国际比较税负轻重之外,还应该看到,1994年分税制确定时,但是当时征管水平并不是很高,当时的想法是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所以当时尽管税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征管疏漏;而现在大多数税种的税率并没有下调,但是征管精细化程度提高,过去收不上来的税现在加强征管后都收上来了,所以很多企业会觉得在当前税制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感觉到税负加重的原因之一。”刘桓说。
“上半年税收增长较快,不排除有些地方在2010年年底进行"压库"、"甩库"的操作,比如2010年年底已经超额完成税收任务,就压着不征,让更多利润留存企业,同时税收不至于出现过快增长,这些"压库"的税收到2011年一二月份开始大幅增长,这也是导致上半年税收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刘桓说。
“下一步,我们应根据新的征管水平和能力,对税收进行全面检讨,整个"十二五"期间提出的是结构性减税,所谓结构性就意味着有的税种需要增,有的税种需要减,总体方向是要给企业减负。”刘桓说。
判断税负轻重:不应简单从数据对比
“税负轻重不能就税论税,还要和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挂钩。税负高不一定意味着税负重,税负低不一定意味着税负轻。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北欧为例,北欧社会税负比较高,但是北欧国家提供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我国虽然税负比北欧国家低,但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仍不完善。”安体富表示。
对此,刘桓亦认为不应简单从数字上对比税负轻重。“美国税负并不低,但美国经济总量和居民平均负担能力比中国高,而且美国很多政府开支都是直接返还给民众,政府对经济建设的直接投资比较少,而中国机构庞杂,百姓和企业纳高税之后,政府支出的方向用于民生比重仍不高。”
当前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占财政支出比重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2011年7月初中国政府网数据披露,2001年~2010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15.8%,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医疗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的4.57%将提高到2011年的5.35%;据媒体披露,目前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在10%左右。
而根据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5月发布的《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指出,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支出的福利性支出(含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高达68.84%、58.73%、56.73%、57.11%。
“近年来财政部一直强调要压缩会议经费、接待经费、差旅费、公车购置等一般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再分配支出。”上述财政部人士表示。
下半年税收何处去
上半年税收增长超5万亿元,但对于下半年税收增长形势,财政部已经开始给地方财政打了“预防针”。
7月初,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地方财政厅(局)负责同志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会减少一些收入,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下半年增速可能会稍微放缓和有所控制,但全年完成税收任务问题不大。”刘桓称。
从2011年9月1日起,个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现行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根据财政部的匡算,工薪收入者纳税人数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即从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
而在个税改革落定之后,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列为今年工作重点的增值税扩围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将有望在下半年拉开序幕,对于这涉及中央和地方利益博弈的调整令地方财政忐忑不安。
“增值税扩围其实不是税的问题,而是中央和地方税收利益的问题,核心在于调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刘桓认为。按照增值税扩围方向,增值税将覆盖营业税征收范围,作为地方第一大税种的营业税将被取消,那地方税收将受到很大影响。
“增值税扩围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分成问题,增值税都归国税征收,那地税怎么办?现在税政司等相关部门早已对增值税扩围进行测算。”上述财政部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