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3月20日登载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游客的海外消费热面临冲击》,摘编如下:
中国国内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36%。解决消费失衡的一个办法,是削减中国内地沉重的消费税和奢侈品税。分析人士说,中国政府很可能会这么做。
这有可能对近些年最大的投资题材之一──中国内地游客的海外消费产生深远影响。所有受到中国内地人海外消费行为提振的企业都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而寻求在中国内地扩大业务的外国奢侈品品牌则应该会受到减税的提振。
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在3月早些时候发表的言论被广泛报道,点燃了人们对中国减税措施的期待。人们预计政府会对消费品和奢侈品进口税至少实施两轮削减。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财政部长谢旭人承诺将健全中国的消费税制度。
瑞士信贷银行说,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2011年利用银行卡在境外消费达人民币3000亿元(约合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7%,这一消费习惯可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注意。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除2011年为欧洲贡献了62%的奢侈品消费额外,中国内地购物者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在海外共花费72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28.6%。
如果看看中国目前的税率,不难发现为什么海外购物如此受欢迎。
一般奢侈品的进口税率在10%到25%之间,高档化妆品和酒类的进口税率可高达35%到60%。再加上增值税(税率17%)和消费税(具体税率因商品而异),进口奢侈品在中国内地的价格贵得让人难以承受。据中国商务部的调查,中国内地市场的奢侈品价格比香港高45%,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如果征收这些税的初衷是为了以富裕消费者为征税目标、达到促进社会公平以及限制资产阶级消费习惯的目的,那么这些愿望似乎落空了──足迹遍及全世界的中国内地消费者只是把国内的奢侈品消费转移到了海外。
预期中国采取税收措施的另一理由,是政府最近注重通过国内消费提高经济增长。刚刚过去的周末,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基点”。另一位官员也强调了中国的进口意愿。
但在他们表示这种扩大进口的迫切愿望之时,中国刚刚在2月份创下315亿美元的月度贸易逆差。在出口增长预计将保持相对疲软的情况下,这又让人有理由相信当局不那么希望看到人民币通过无节制的旅游支出流失到国外。
与此同时,对于很多内地人来讲,在国外消费的好处不只是免税。中国的资本管制和有限的国内投资选项,意味着奢侈品消费常常满足了多种次级需求。
瑞士信贷银行说,如果奢侈品税确实降了,普拉达、Coach、Hugo Boss、路威威登公司或蒂芙尼等将产品输往中国的奢侈品牌将会受益。另一方面,对于曾经受益于中国境外游的零售和旅游行业来讲,进口关税的下调将给它们带来日益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