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办公设备集中打捆采购与协议供货相结合成效显著
办公设备政府采购采取单一协议供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采购时间、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的作用,但由于协议期较长,在商品价格、品种变换较快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把握市场价格,不能及时调整协议供货价格,造成监管难度大,重复性采购及零星采购频繁,货物性价比低,供应商随意夸大承诺,实际兑现难,产品更新时虚报价格等问题。
2009年以来,安徽合肥市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本着“满足需要,勤俭节约”的原则,进一步创新理财方式,对市直单位需求的办公设备实行集中“打捆”采购与协议供货相结合。市直单位在每年3月20日之前申报办公设备采购项目,然后根据单位申报需求及当前市场形势,对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摄像机、空调、家电、投影仪及投影灯泡等,审定统一的标准,逐一细分、归类汇总,分类“打捆”成若干个“包”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于集中“打捆”采购,金额大、数量多,同时中标后又有一年内有效的协议供货合同作保证,很多供应商看中这一商机,纷纷踊跃投标,承诺给予更大优惠,保证了政府采购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更好的设备。
经过一系列招标、公示程序,按照有效最低价中标方式确定供应商,签订当年内有效项目合同,组织供应商按合同要求供货。
对年度采购预算安排的项目,单位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后1个月内,提交《合肥市政府采购直接支付申请书》、验收证明、供货合同原件等资料报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审批后,由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拨付资金给供应商,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
对非年初预算安排的应急设备采购项目,不再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是直接根据集中采购中标结果,通过与供应商签订的协议来供货,减少了办事环节和零星采购,提高了采购效率。
一年内有效的协议供货合同,既避免了供应商随意变动价格,又避免了单位随意采购,并且合同期限短,变更快,也有利于办公设备产品能跟上市场更新换代的步伐。另外,市财政局在招标前后全程监督,对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是否按相关程序办理采购事宜、是否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中标供应商存在违规违约行为,协议供货提供货物同等配置高于集中采购价格或同等价格低于中标配置,可进行举报,由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按合同规定给予扣减履约保证金直至取消其定点资格的处罚,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
几年来,集中“打捆”采购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2009年市直单位办公设备第一次集中“打捆”采购,预算安排720.0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544.6万元,节余资金 175.47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24.37%。截至目前,共受理了办公设备预算采购1727.13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430.57万元,节余资金296.56万元,资金节约率平均达17.17%,充分发挥了政府集中采购规模优势,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统一了市直单位办公设备品牌,为今后市直单位办公设备资产管理、维修、售后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