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小财政”力撑“大民生”

2011-09-26 17:48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近些年,是呼中区创新发展建设崭新局面的时期,更是民生改善力度最大的几年。

  记者了解到,在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入1亿多元用于民生等领域。为62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多方努力,为6000名职工提高了工资收入……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小财政”支撑了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等“大民生”。

  2010年,呼中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3642万元,比2005年增长80%,年均增速12.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463万元,比2005年增长64%,年均增速12.8%;一般财政收入实现819万元,比2005年增长87.43%,年均增速17.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16元,比2005年增长67.2%,年均增速10.8%。

  截至6月末,呼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536万元,同比增长13.6%;全口径财政收入1381.9万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03元,同比增长16.1%。呼中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安居千万间百姓尽欢颜

  “我家的房子从父辈就有了,翻修了几次,但又旧又小,全家几代人挤在里面。春天出门一身泥,冬天深一脚浅一脚,常滑倒……”在林场生活了20年的赵伟说起棚户房的生活,有无数的苦衷。居住难、喝水难、如厕难、出行难、取暖难……长久以来,成为棚户区居民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

  呼中区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呼中区棚户区改造新建楼房53栋、改造平房743栋,安置居民达7592户;教育医疗上投入近6000万元,更新了设备、设施,让5万呼中人受益;一项项惠民举措的坚决实施,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让呼中区在改善民生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由于“先生产、后生活”等历史原因,呼中区住房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结构以板夹泥、砖木平房为主,居住条件差。

  长期以来,城镇建设规划落后,职工生活环境质量低下。低矮的房屋,随处可见的自建房,曲折幽深的巷道,坑洼不平的路面……这是呼中区棚户区的一个缩影。

  2011年,将棚户区改造作为首要的民生工程,积极实施人性化拆迁,累计拆除破旧房屋831户,新建8万平方米、19栋楼房主体全部封顶,14.89万平方米平房花园式改造工程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平房改造目前已接近尾声,后接偏房基础施工。在呼中镇内规划了18500平方米的商服房工程和3600平方米钢结构封闭市场工程,目前施工图设计已完成,用地拆迁已经开始。

  “我们赶上好时候,房子宽敞多了,房租也很便宜,我们住得很踏实,也更加舒心了。”刚刚喜迁新居的居民们欣慰地说。

  仅三年时间,棚户区改造拆迁面积达18.6万平方米,新建楼房53栋、面积23.1万平方米。花园式改造平房743栋、面积14.89万平方米,合计惠及职工群众达7592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历史积怨颇多的“老大难”——棚户区改造拆迁,没有发生一起因拆迁、房屋质量、分房不公而上访事件,职工群众满意率达到了100%。

  以人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追赶跨越的城镇建设气魄,彰显和验证了呼中区城镇建设速度。

  打造宜居小城镇,改善居住环境是关键。呼中区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树立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局址边缘向中心区域聚集,山上居民向山下集中,实施生态移民、林场(所)撤并,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7592户棚改户将告别低矮潮湿的平房,住进集中供热、宽敞明亮的楼房,享受幸福生活。

  一栋栋棚改楼拔地而起,一缕缕民生情应运而生,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旅游名镇,一个生态型花园式滨水生态宜居城镇的雏形,正在大白山脚下开始显现。

  城镇环境生态化宜居小城正崛起

  宽敞整洁的街道、修饰一新的楼体、大气现代的广场、挺拔摇曳的绿树、悠闲散步的人群,构成了呼中人幸福和谐的美丽画卷。

  这是呼中区几年来生态小城镇建设成果的一个剪影。呼中职工群众身在林区就能深刻体验到城市化生活的方便与舒适。

  近几年,呼中区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的有利契机,突出前瞻性,按照城镇功能现代化、城镇环境生态化、城镇管理规范化的建设目标,探索出了具有呼中特色的林区城镇化建设之路。

  借鉴先进设计理念,针对局址内穿城而过的呼玛河水系发达的特点,在基础建设设计上突破惯性思维,在滨水生态上做起了文章。

  借鉴北欧风格,实施“园林化”建设,大树镶边城区、绿色布满呼中,提升了整体生态效应。并通过雕琢景观小品,用色彩点缀呼中,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绿化品位,实现了色彩美、层次美、自然美,真正达到了“春赏花、夏有荫、秋观叶、冬常绿”的绿化格局。这些为林区老城平添了时尚新潮的现代都市气息,高品位地打造了“生态型花园式”城镇。

  突出环保、高效、节能、低碳的理念,多方筹资5210万元,进行了集中供暖改造,逐步拆除了24根小烟囱,实施集中联网供热。局址道路全部硬质水泥化,实现了街区巷道干净整洁、不露土。全面实施城区改造,对城区楼体外墙做装饰贴面和楼顶平改坡处理,并新增路灯、景观灯700余盏,小区亮化标识30余套,让岭上小镇焕发了新光彩,让职工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化”的生活。

  在近三年的棚户区改造中,呼中区借鉴以往成功经验,坚持高品位、高质量、建精品的原则,开工建设了“民悦小区”、“建工小区”、“站前小区”,并紧抓棚户区和平房改造的契机,提出了两年内彻底消灭局址平房棚户区的宏伟建设目标,倾力打造一座质量、效果、品位俱佳的“魅力林城”,彻底使老城旧貌换新颜。

  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目前已进入二层楼板浇筑阶段,即将进行钢桁架屋面安装。结转的19栋2010年棚改楼房,已实现主体封闭。

  增加职工收入提升幸福指数

  呼中区永青森林经营公司前身是呼中森林经营所,职工多为原建工处剥离的职工,职工平均年龄偏大、工伤人员多,由于人多活少,企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为了职工都能富起来,公司班子在区局的带领下,大力扶持职工从事养殖黑木耳、笨鸡、笨猪的职工自营经济,几年来,公司已有40多名职工脱贫,有18名职工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致富。

  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渐枯竭,将如何让职工有活干、有饭吃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中,呼中的黑木耳养殖等特色养殖业一直走在了全区的前列,黑木耳养殖数量多年保持在7000万袋以上,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的黑木耳经纪人,形成了产业化发展链条,年创产值达1.4个亿。成为呼中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了呼中人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同时呼中区还通过保护资源,发展林下资源采集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绿色矿产业,让呼中人看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希望。

  全区在岗职工达6000元的平均工资2010年已达到1.6万元,是“十五”期末的2.3倍。年均增长17.8%,快于同时期GDP年均增速5.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达到8716元,比“十五”期末增加3053元,年均增长10.8%。“十一五”期间779户家庭实现脱贫,人均增收1609元,自营经济户比例达14.7%以上。

  几年来,区局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了多项惠民工程,按照建设“黑龙江省小北欧”的城镇发展目标,相继实施了林呼公路、呼阿公路、秀中园、清溪公园、“兴安欧式风情街”、休闲广场等一大批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共硬化区内道路30多公里,实现了区址内主街巷道无沙土路面。

  破解“上学难”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走进呼中,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走进校园,迎面扑来的是满园书香;走进教室,新桌椅新门窗光彩夺目。几年来,呼中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改造校舍近4万平方米,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全区实现数字化教学,升学率全面提高,2011年高考二表以上34人,理科最高分634分,全区中考、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100%和85%。

  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清溪河畔建设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同时,12个健身休闲区、“清溪园”、“休闲广场”和“秀中园”街心公园给林区人提供了广阔的休闲娱乐健身空间,新增的艺术雕塑更是给林区小城增添了城市文化元素,使小城镇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健身操、太极拳、交响乐这些现代的、民族的、高雅的娱乐健身活动逐步走进了林区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升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没想到老了干不动了,政府每月还发给500多元养老金,真是赶上好时候啦,还是党的政策好啊!”领到工资的碧水镇“五七工”、“家属工”退休的张大娘高兴地逢人就说。

  从去年起,家住呼中区的40、50人员在办理了退休手续后,政府按月发放生活补贴,解决了他们老有所养问题。像张大娘这样的“五七工”、“家属工”呼中区共有2611名。

  2010年,这个区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为1458万元,是“十五”期末的4.8倍。将2611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社会养老统筹。呼中区还为293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447万元小额担保贷款,通过与大兴安岭技工学校合作,开展职工再就业培训,平均每年达10次以上。累计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690万元,62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这个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904人。形成了加快发展惠民生、改善民生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公共服务完善社会更加和谐

  看病就医,一直是林区百姓一个难题。破解“看病难”为百姓就医减轻负担。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呼中区累计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500万元,购进西门子螺旋CT、电子胃镜、新型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增添信息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心电工作站,彻底改变了医疗设备陈旧落后的状况。改建了消毒供应室、艾滋病初筛室、病理室及药房,改造了手术室和各科治疗室。

  他们相继维修了呼中医院及碧水、呼源两镇的卫生院,为60岁老人和7岁以下的儿童免费体检700余人次,为1300余名儿童免费进行了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区医院与哈医大二院、四院结成协作医院,定期派送人员到二院、四院学习深造,同时这个区还下调了近500余种药品价格和检查收费标准,让利药费近100万元。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对各学校校舍进行改造,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巩固了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硬件发展建设的同时,呼中区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今年,教育部选定大兴安岭中小学生的版画作为胡锦涛主席赠送给500名俄罗斯师生的“国礼”,其中100幅作品就是由呼中区第二小学师生创作的。

  近年来,呼中区以“博雅画苑”被命名为大兴安岭版画院呼中分院为契机,着力打造自己的版画文化品牌,在省“放飞希望、描绘龙江”青少年版画展中,这个区有8件版画作品分获金、银、铜奖。

  像发展版画教育在内的校园文化一样,呼中区着力打造“群众文化”、“知青文化”、“校园文化”、“冰雪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六大文化品牌,将文化建设放到了事关城镇形象、事关城镇品位、事关城镇长远发展的高度,用文化的力量打造呼中精神,全区文化事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助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坐落在大白山脚下的呼中区,一系列社会保障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一大批不稳定因素得到消除,全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暖阳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