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儿时生活的小镇

2008-06-23 13:44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家乡的小镇历史悠久,建于南朝梁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代设置为市,清代设置为镇。小镇现位于安徽江苏两二省交界处,是全县最大最发达最繁华的集镇。

  小镇四周环水,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镇中小街由东至西呈弧形,有东桥、中桥、西桥三座石拱桥连接镇内一条青石板铺筑的街道,三条北接横山水库,南连石臼湖、姑溪河的河流并行横穿街道,东河两侧临水都是住家,中河北段两侧临水都是住家,南段左边临水是住家,右边是青石筑起的码头,西河两端只有一边临水是住家,其它三边都是青石码头,码头边有多处用青石筑起通向河下的石阶,平时镇上家家户户的吃喝用水都这,也是夏天纳凉的好处所。

  街道两边是青一色上门板的青砖小瓦门面房,还有一些带木质阁楼的房屋在临街的屋檐下开一扇小木窗。街东顶端连着通往江苏的省道,东桥以外那一小段店铺很少,过了东桥店铺逐渐地多起来,各种店铺,小摊小贩集中在东桥、中桥、西桥连接的街道中间,最是热闹,过了西桥就没有个体摊贩,街右边全是合作社开的商店,左边是一邮电所和公社大院。街道两边还有十几条小巷子,巷子中间大多只有一、二道侧门,走完小巷子才能看到许多住家户。整条小街古色古香,三座石拱桥、三条河古韵十足,是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小镇地势偏低,几乎每年夏天随着汛期的到来,河水上涨,街道都要被水淹没。水小沿街的住户在家搭跳,水大就要搬家。听老辈人说54年发大水街上能撑船。我们这些孩子每年夏天都盼着发大水,最好能大到在街上撑船。街道上水就是我们孩子的乐园,可以在水中尽情地游戏,拎一个淘米箩在街心水里捞鱼捞虾,嬉戏打闹,趴在石阶上学划水,快活无比,可终究没能学会,每天都在水中玩耍。大人们盼望早早退水,孩子们希望永远不退。

  这就是人生中最快乐不知愁滋味的无忧童年,每个人都怀念童年时光,物质上再苦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小镇上有杂货店、饭店、布店、剃头铺、缝纫铺、铁匠铺、废品收购站、等等以及各种小摊小贩。

  其中有一家做麦芽糖的,我们小镇人称麦芽糖为“糖坨子”。我们孩子光顾较多的是废品收购站,最喜欢光顾的是糖坨子铺,那时小店里连小糖也买不到,那是家家都能找到铜板、铜钱,牙膏皮、鸡毛、鸭毛等等废品,出了废品站就到了糖坨子铺,或买小画书、漂亮的花铅笔。做糖坨子的是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儿子一直没成家,有一段时间关门没做,后来听说是这家儿子得了肺结核,说这下他家做的糖坨子不能吃了,可我们这些孩子为了解馋还是常去光顾,也没听说谁传染上肺病。现在每次在街上碰到挑担卖麦芽糖的,明知很不卫生,还总要停下买些回来品尝,可怎么也吃不到儿时的甜,可还是不停买。这或许是一种潜意识地在寻找儿时的那种“甜”吧。

  饭店是我们孩子喜欢驻足的地方,看什么人有钱常下饭馆,还能闻到里面飘出的香味。早上饭店炸油条很远就能闻到香,偶尔吃一两回还要起早排队。每到夏天的下午三四点钟,饭店开始下混沌,我们那叫“饺儿”,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吃过,那是奢侈品有钱人才吃得起。

  小镇街西头顶端是公社大院,院子里有一戏台,经常在大院演出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演的最多,还有各种文艺节目,我最喜欢看的是《三句半》,由四个人拿着锣鼓,每个人说一句敲一下,最后一个人只说半句,那半句最有味、最搞笑、也最精点,四人说完敲着锣鼓在台上走一圈,再回到原来的位子接着说。

  小镇中桥桥头边有一座临水的二层木结构小楼,是当时小镇上唯一的文化活动场所——文化站。平时文化站很少开门,但只要开门我们都喜欢到里面玩。在当时的条件文化站是个很大的活动场所,且有“高高”的楼,里面有好几个拐弯抹角的活动间。楼下有一张很长的桌子,几条板凳,一个报架几份报纸,楼上有一个长年销着的书柜,里面有几本《毛泽东选节》几本《红旗》杂志,二张并没有球可打的乒乓球桌,这就是文化站的全部家当。

  我们进去一是玩捉迷藏,二是爬上“高高”的楼看水中的新奇和街上的西洋景。趴在临水的窗口,能看到与桥面上所看到的不一样的特别刺眼的波光,看到水中晃动特别有意思的倒影,同时感觉自己也在随着水波美美惬意地晃动。能看到桥洞下面黑黑静静的空旷,有种阴森森的新奇感,还能顺着窗下的砖缝辨认水蛇洞、黄鳝洞、螃蟹洞以及各种鱼洞。趴在临街的窗口,俯视街上的行人,看到的是变了形矮小斜斜的人在摇摆着丑陋的姿势移动,感觉特好玩特有意思。

  小镇每年的阴历三月十五有一个的庙会,我们小镇称“三月半”,那一天是个空前的盛大节日,比过年过节还要热闹的多得多。一年到头从不出门的农村小脚老太太,也要让小辈用老式独轮车推上街来看热闹。街上是人山人海,相当于电影院散场出来的那一会儿。那一天邻省江苏、浙江,等各地商贩,一起聚集到小镇,那个年代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卖牲口的、玩把戏的,平时买不到的看不到的,想象不出稀奇古怪的,到那一天全有,就是除了没有卖人的。那时要是有现在人的意识真能淘到好多宝物,老式雕刻的花板床、旧桌子、旧椅子、铜香炉,铜烛台、旧字画等等什么都有。整条小街以及省道马路两边,包括两边的田地都是买东西的,通往江苏的马路除了人什么交通工具也过不去,绝对的交通堵塞。到那一天我们孩子最快乐,再穷的人家也要给孩子一、二毛钱。小街上以卖吃得最多,各种五颜六色形状不同的小糖,一分钱一粒,油炸臭干子二分钱一块,腰子饼我们那叫“鸡蛋糕”,三分钱一个,臭干子和鸡蛋糕买了,都是用一根稻草打一个结穿起拎着。还有买各种小玩具的,各种扎头蝇、发夹、小梳子、小镜子,头油等等。马路边的田地里有圈起来玩把戏的,我们没钱买票只能在外面听里面锣鼓喧天热闹的呐喊声。这一天全镇自动放假,享受“三月半”特有的热闹与快乐。

  小镇人腌制的香菜,在我们马鞍山地区那是一绝,久负盛名,味道之纯正是其它地方无法相比的,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香菜的特点是香、脆、辣、鲜。每年到的阴历十月小镇人就开始忙碌,腌香菜是小镇人的一件大事。选用十月菜(又称大白菜),选择有太阳的好天,洗净切成长条在太阳下暴晒,晒到不干不湿,干了塞牙,湿了放不长会变味,再用干净手巾用热水打湿,在菜上揉,把晒时落的灰尘吸干净。腌制的过程称得上是“精雕细琢”,用料十分考究。调料都是自家备自家做,从夏天就开始储藏晒干的红辣椒,腌菜时把红辣椒,还有胡椒、八角用锅烤熟把香味烤出,再用铁碾碾碎,还有芝麻、蒜子、雪里蕻、等多种调料。淹菜,伴调料不是每双手都能的,要请腌菜味道好又不烂的手来腌,先用盐把菜腌放一天,第二天才正式放调料,放调料时讲究前后次序,最后一道是放熟香油。装罐的过程也很重要,一定要一点点地揣紧,这样才能放得时间长,不烂不变味,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真空包装,封罐时再倒上一层香油,起密封作用。留到过年家里来客人喝茶品尝,同时比较哪家的味道好,不断地精益求精,再作为礼品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才有今天出名的小镇香菜。

  小镇居民绝大多数依“打铁”为生。镇上也有一些打剪子打刀的铁匠铺,但那只是小打小闹,真正意义上的“打铁”是指在外跑刃具生意。他们长年累月漂泊在外,天南地北地跑,幸苦的同时也较富有。也因为跑的多见识广,小镇人很睿智,思维开阔、头脑灵活、待人豪爽,言行举止落落大方,穿着打扮时尚前卫。改革开放让小镇人如鱼得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多家企业,早早地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小镇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各大城市都有小镇人开设的公司。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比比皆是。

  提到小镇人,人们习惯地等同于富有。有时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小镇人,别人会脱口而出说,小镇人有钱。虽然我们家很早就离开了小镇,且没有一个从事“打铁”事业的,但我仍然为自己是小镇人为感动自豪。

  每每想起儿时生活的小镇,小镇上的人和事,总有一种难言的激动,难言的怀念。生活中的小镇永远美好、永远温馨;儿时的生活永远甜蜜、永远回味无穷。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上一篇:  浙南的元宵节

  下一篇:  爱花人作奴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