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不如无知
在世法中无知是一种贬斥,在佛法里无知却是至高的智慧。
世法中的无知只是有所不知,而非全然无知,即使是一个植物人也是有所知的。要想真正无知却是件极难的事。世人都有所知,只是知之多少不同而已。但这个有所知以佛家看来却是妄念,有所知必有所不知。有所知的范畴总出不了心意识。一个世间学者虽然知识渊博,但其知识总不离缘起性空,总脱不了声色光影。有所知正是佛家的所知障。
人生犹如迷宫,不思如何走出迷宫,却学习思维如何在迷宫中生存的知识技巧,以迷宫为真实,纵然对迷宫中事了如指掌,但结果却不免坐困愁城。世人大抵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其实这种求知欲和所谓的博学,对于解脱生死并无作用。但世人大多以博学而自豪,自认为上通天文下懂地理,眼界思想大大开拓。然而这种所知事实上都会成为轮回的因缘,可谓作茧自缚。但是要让人,尤其是好学者,放弃其求知欲又是甚难之事。因为世人只知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这种力量犹如地球引力,将人永远系缚在三界之内。
关键是要明白万事之虚幻,我们的知识也不过是妄想。没有出离心者断透不过此关,但即使生起出离心者也难以去掉有所知。无知的境界是很难到达的。知即是妄,去妄返真,谓之无知。我们常常在书上看到无知而无所不知。就是这样的。因为无知者必定去除了一切执著,真如本性已经完全显现,心如明镜,自然能够无所不知了。虽然无所不知却还是无知,所谓寂照同时。
因此,无知是经过漫长艰苦之修行而达到的境界。所以,当你听到某人说我很无知的时候,你不可认为他真的无知,他只是有所不知而已。而其之所以有所不知,却是因为他有所知,即此自知无知之心即是知也。《楞严经》上说,一切世界都在虚空之中,而这无边无尽之虚空,在我们的真心中却犹如虚空中之一片云而已。由此可见,真心之广大是何等不可思议。
虽然佛教有十宗,法门有无数,但一切教法不过是要去除我们的有所知之心而已。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他至少得有这样的根基:能够突破日常经验,不被一切常识所缚,清楚一切知识皆为虚妄,而能够离心意识专修。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对自性的信心之上。
上一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
下一篇: 求学与求道的分辨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