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跌宕起伏的CPA之路
作者:wzq0707414010(正保会计网校学员)
2010年(大四)——财管24、经济法69、税法63
2011年(工作)——财管未出考、会计36、战略59
2012年(工作)——财管62、会计72、战略63
……
2010年,第一次报考CPA,信心十足,头顶7、8月份的炎炎烈日,几乎天天汗流浃背,每天学习12-14小时。考前一个月,选择性放弃了财管。成绩不出所料,通过两法也给自己带来了继续CPA之路的信心和勇气。
2011年,毕业前在一家事务所实习,正好赶上2-4月的年审忙季,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12点。这3个月的经历直接影响我毕业后的工作选择,果断找了一份相对清闲点儿的行政工作,以便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备考注会。然而,事与愿违,2011年颗粒无收。回想这一年,自己曾动摇过,考过CPA的决心不及2010年那么坚定,以至于备考过程中出现松懈、消极状态。原本以为能考过的战略,偏偏得了个捉弄人的59分,复核后也无法改变这个遗憾的事实。
2012年,调整状态、坚定信念,报了2011年全部未通过的3科。上班时间空闲的时候就看书做题,上下班路上听课件,下班回家20-24点之间看讲义听课件做习题。推掉各种大小聚会,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全身心备考。9月初开始请假,用了一个半月集中复习。12月27号查成绩,3科全过,倍感兴奋,因为自己感觉财管答得不好,可能要挂掉的。
下面谈几点备考经验:
1、信念一定要坚定。2011年我也备考了,但是战略戏剧性的59分,足以证明当时的投入还差那么一点。如果信念再坚定一点,再多投入一点,也许就是59+1.
2、时间投入要足够。虽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个人建议还是要提前准备。我是1月份就开始陆续听会计课件的,虽然中途会有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会中断学习,但影响不大。平均每天投入3-4小时备考。
3、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今年的3科我都选了正保会计网校的,郭建华老师习题讲得透彻,而且难易分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水平,掌握到相应的程度;陈华亭老师幽默风趣,思维导图和形象记忆公式对我的帮助很大,多少复杂古怪的公式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杭建平老师讲得细致,案例分析有助于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4、学习中不断总结。除了网校老师的总结,自己也要做好知识点的归纳。会计:主线是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相关知识、所得税处理,其余的知识点顺藤摸瓜,难度不大;财管:筹资、投资、经营管理三大模块,涉及纷繁复杂的模型,一定要亲自动手整理,理顺思路;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把握各层级的战略,能够清楚区分并运用,掌握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这样的学习思路,容易掌握知识点。
5、合理搭配考试科目。不少学员一年一次性过6科,也不乏一次出考6科最后只过了1科的。报考科目的多少以及搭配因人而异。如果想先考最难的,那就考会计和审计;如果想树立信心,就先考两法,我偏向于从易到难。建议一次报两科,全过,是理想的方案。我就是2011年耽误了,导致自己专业阶段至少需要奋斗4年。
6、掌握考试答题技巧。由易到难,不会做的就跳过,千万不能陷进某一个题目就不回头了,记住60分万岁。对于自己能做的,哪怕花的时间可能多一点,不必慌张,沉住气把它做出来,也许你多答一步,就多了那决定通过与否的一两分。今年财管我抽到短期预算的计算题了,一大张表格,算5年的收入、成本,编制现金预算。乍一看很吓人,但是这题难度不大,思路很清晰,只要稳住,一步步计算,涉及到整数倍的借钱还钱要用试错法多试几次,结果就出来了。不会做的,要敢于放弃,一定注意成本效益。
上一篇: 2012第一次考注会的体会
下一篇: 70后考注会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