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投资过程中的其他决策
一、投资规模的合理水平
(一)企业投资规模选择上的税收影响
投资规模也是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企业投资规模的因素很多。
就市场经济环境而言,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只有产品有市场,才能上项目,增加生产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才不至于浪费有限的资源。所以,市场需求是确定企业投资规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且供需缺口大,则投资项目建成投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形成相应的效益,因此项目规模可以搞大一些。反之,如果产品供过于求,或虽然供不应求,但供需缺口很小,则不宜上项目或只能上小规模的项目。除了市场因素外,行业的技术特点,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保证程度,专业化分工水平,可筹集到的资金数量和外部协作配套条件等,也是确定项目投资规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当然,税收也是影响项目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税收问题。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投资者需缴纳投资方向调节税,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还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等诸多的税种。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规模确定中的税收筹划研究,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节约上。实际上,项目规模的大小还将直接影响企业将来的生产经营规模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纳税水平。反过来,企业的税负水平也制约着投资规模的确定。首先,投资规模的大小决定纳税人纳税身份的界定。我们知道,增值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它具有普遍征收的特点,适用于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出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因此,大部分企业都会遇到缴纳增值税问题。而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差别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指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和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如果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确定的投资规模,使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适合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则按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纳税,否则以一般纳税人身份纳税。因此,投资者便可以在分析、比较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后,对拟定的投资规模进行调整,使其适用低税负纳税人身份。其次,投资规模继而影响企业纳税的绝对水平。而企业应纳税额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也反过来制约投资规模的确定。一般情况下,规模大,企业的获利能力大,纳税的绝对额也大;规模小,获利能力小,纳税的绝对额也小。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依托于法定税率和企业账面记载的应税收益额,而不考虑这种账面意义的收益所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入状况。
但企业纳税行为规范却是,只要体现出账面或会计观念下的应税收益,企业就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动用现实的现金予以解缴,否则会受到税法的严厉制裁,使企业利益遭受极大损害。由此可见,在课税条件下,由于按会计收益计算的应交税额与应交税款按现实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矛盾的客观存在,使企业规模最大化在纳税目标的约束下,并非是最优的。因此,投资者在确定投资规模时,必须充分考虑纳税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即合理确定纳税目标约束下的投资规模。避免因规模最大化导致的税前账面收益极大化,由此发生的纳税现金需求超过企业现金供给,给企业带来的诸如声誉受损等不利影响。
(二)税前收益最大化投资规模决策
税前收益最大化投资规模也叫经济规模,其确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最小费用法、方案比较法和规模效益曲线法。
1.最小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根据制约项目规模的全部费用来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它是将不同规模下发生的各项费用分别汇总比较,选择单位产品费用最低的规模作为项目经济规模。
其计算公式为:
F(v)=S(v)+P(v)+T(v)+Z(v)ED
式中:
F(v)为取决于产量的总费用;
S(v)为全部材料运到企业的费用;
P(v)为年产量的经营费用;
T(v)为全部产品运到销售地的费用;
Z(v)为建设项目总投资;
ED为投资效果系数。
例如:根据市场预测,某机器市场缺口量为3000台,由主要设备所限定的最低保本规模为500台,根据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可能采用以下几个方案。
方案A:建设3个年产750台的工厂;
方案B:建设3个年产1000台的工厂;
方案C:建设2个年产1500台的工厂;
方案D:建设1个年产3000台的工厂。
各方面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最小费用法各种方案比较表
建厂方案 A B C D
方案规模 750 1000 1500 3000
费用项目
经营费用 4310 4200 3980 3900
原材料运用 240 300 400 540
产品销售运费 70 80 120 140
产品成本 4620 4580 4500 4580
方案全部产品成本(万元)1386 1374 1350 1374
方案投资总额(万元) 2800 2550 2600 2500
投资效果系数 0.12 0.12 0.12 0.12
折算年投资额(万元) 336 306 312 300
方案总费用 1722 1680 1662 1674
从表1计算可以看出,方案C的总费用最小,因此,该项目的经济规模为年产1500台机器。
2.方案比较法。
项目规模的大小,受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原材料供应、资金筹措情况和其他生产建设条件及项目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便可以在分析比较影响项目规模各方面因素后,拟出多个可能实施的方案规模,并通过对方案进行比较后,从中选出一个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规模,即为项目的经济规模。
对几个不同的生产规模方案进行比较,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首先,确定项目规模的选择范围。确定项目规模的选择范围,也就是界定最小项目规模和最大项目规模。最小项目规模,即项目保本规模或叫起始规模。最大项目规模,即市场对产品的供需缺口量。在本步骤中凡是小于保本规模和大于产品市场供需缺口量的规模方案均应被剔除。
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原材料供应、资金筹措情况和其他生产条件等的保证程度,将规模方案中以上条件不能保证的方案再作剔除,只保留几个可能实施的方案。
再次,通过分析比较几个可能实施的方案,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在本步骤中,一般通过对各方案的成本费用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计算,并进行比较后,选择成本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作为入选方案,该方案的规模即为项目的经济规模。
例如:某引进设备项目,拟生产甲产品,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后,拟出A、B、C三个可能实施的方案,各方案的情况见表2。要求用方案比较法选择项目的经济规模。
表2 经济规模方案比较表
因 素 A方案 B方案 C方案
生产规模(万m2/年产) 600 1000 800
总投资(万元) 700 900 780
年销售收入(万元) 1140 1642 1417
年利润(万元) 200 340 300
投资利润率(%) 28.6 37.8 38.5
能源供应 满足 不足 满足
原材料供应 满足 不足 满足
应变能力 较差 较好 强
建设期(年) 2 3 2
达产期限(年) 2 3 2
对现有生产的影响 无影响 有影响 无影响
通过对表2所列三个方案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1)A方案投资小,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也都能满足,但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均较差。
(2)B方案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较好,但投资大,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且可能影响现有的生产。
(3)C方案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比B方案更好,投资比B方案少,原材料、能源有保证,对现有生产也不会产生影响。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判断C方案为最优方案,即项目的经济规模为年产甲产品800万m2.
3.规模效益曲线法。
规模效益曲线法,也称盈利区间法。即通过作图在最高、最低两个盈亏平衡点之间找出一个使项目获得最大效益的建设规模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总收入、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往往呈现非线性关系。
二、投资项目的确定
企业确定了投资地区、投资行业外,还应考虑具体的投资项目。因为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税收规定。这可以从一些税种、税率差别和优惠规定上得到证明。比如,现行增值税就采取了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的模式。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税率。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则按13%的低税率征收增值税:(1)粮食、食用植物油;(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又如,现行企业所得税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它是指:(1)企业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2)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5年所得税;(3)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1年。
当然,这样的一些规定其他税种也有。企业在确定投资项目时,能够了解这些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适当决策,无疑能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
三、投资伙伴的选择
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如果因为资金等原因而需要与人合资建立新的公司时,就必须考虑投资伙伴的问题。排除合资人资金、信誉方面的情况,只就合资者的身份考虑,便会有不同的税收待遇。如能与外国人及港、澳、台投资者合作,便能享受不少的税收优惠。因此,在投资合作选择时,投资者必须就该因素加以充分考虑。
(一)企业投资规模选择上的税收影响
投资规模也是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企业投资规模的因素很多。
就市场经济环境而言,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只有产品有市场,才能上项目,增加生产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才不至于浪费有限的资源。所以,市场需求是确定企业投资规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且供需缺口大,则投资项目建成投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形成相应的效益,因此项目规模可以搞大一些。反之,如果产品供过于求,或虽然供不应求,但供需缺口很小,则不宜上项目或只能上小规模的项目。除了市场因素外,行业的技术特点,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保证程度,专业化分工水平,可筹集到的资金数量和外部协作配套条件等,也是确定项目投资规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当然,税收也是影响项目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税收问题。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投资者需缴纳投资方向调节税,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还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等诸多的税种。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规模确定中的税收筹划研究,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节约上。实际上,项目规模的大小还将直接影响企业将来的生产经营规模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纳税水平。反过来,企业的税负水平也制约着投资规模的确定。首先,投资规模的大小决定纳税人纳税身份的界定。我们知道,增值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它具有普遍征收的特点,适用于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出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因此,大部分企业都会遇到缴纳增值税问题。而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差别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指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和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如果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确定的投资规模,使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适合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则按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纳税,否则以一般纳税人身份纳税。因此,投资者便可以在分析、比较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后,对拟定的投资规模进行调整,使其适用低税负纳税人身份。其次,投资规模继而影响企业纳税的绝对水平。而企业应纳税额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也反过来制约投资规模的确定。一般情况下,规模大,企业的获利能力大,纳税的绝对额也大;规模小,获利能力小,纳税的绝对额也小。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依托于法定税率和企业账面记载的应税收益额,而不考虑这种账面意义的收益所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入状况。
但企业纳税行为规范却是,只要体现出账面或会计观念下的应税收益,企业就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动用现实的现金予以解缴,否则会受到税法的严厉制裁,使企业利益遭受极大损害。由此可见,在课税条件下,由于按会计收益计算的应交税额与应交税款按现实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矛盾的客观存在,使企业规模最大化在纳税目标的约束下,并非是最优的。因此,投资者在确定投资规模时,必须充分考虑纳税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即合理确定纳税目标约束下的投资规模。避免因规模最大化导致的税前账面收益极大化,由此发生的纳税现金需求超过企业现金供给,给企业带来的诸如声誉受损等不利影响。
(二)税前收益最大化投资规模决策
税前收益最大化投资规模也叫经济规模,其确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最小费用法、方案比较法和规模效益曲线法。
1.最小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根据制约项目规模的全部费用来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它是将不同规模下发生的各项费用分别汇总比较,选择单位产品费用最低的规模作为项目经济规模。
其计算公式为:
F(v)=S(v)+P(v)+T(v)+Z(v)ED
式中:
F(v)为取决于产量的总费用;
S(v)为全部材料运到企业的费用;
P(v)为年产量的经营费用;
T(v)为全部产品运到销售地的费用;
Z(v)为建设项目总投资;
ED为投资效果系数。
例如:根据市场预测,某机器市场缺口量为3000台,由主要设备所限定的最低保本规模为500台,根据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可能采用以下几个方案。
方案A:建设3个年产750台的工厂;
方案B:建设3个年产1000台的工厂;
方案C:建设2个年产1500台的工厂;
方案D:建设1个年产3000台的工厂。
各方面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最小费用法各种方案比较表
建厂方案 A B C D
方案规模 750 1000 1500 3000
费用项目
经营费用 4310 4200 3980 3900
原材料运用 240 300 400 540
产品销售运费 70 80 120 140
产品成本 4620 4580 4500 4580
方案全部产品成本(万元)1386 1374 1350 1374
方案投资总额(万元) 2800 2550 2600 2500
投资效果系数 0.12 0.12 0.12 0.12
折算年投资额(万元) 336 306 312 300
方案总费用 1722 1680 1662 1674
从表1计算可以看出,方案C的总费用最小,因此,该项目的经济规模为年产1500台机器。
2.方案比较法。
项目规模的大小,受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原材料供应、资金筹措情况和其他生产建设条件及项目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便可以在分析比较影响项目规模各方面因素后,拟出多个可能实施的方案规模,并通过对方案进行比较后,从中选出一个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规模,即为项目的经济规模。
对几个不同的生产规模方案进行比较,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首先,确定项目规模的选择范围。确定项目规模的选择范围,也就是界定最小项目规模和最大项目规模。最小项目规模,即项目保本规模或叫起始规模。最大项目规模,即市场对产品的供需缺口量。在本步骤中凡是小于保本规模和大于产品市场供需缺口量的规模方案均应被剔除。
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原材料供应、资金筹措情况和其他生产条件等的保证程度,将规模方案中以上条件不能保证的方案再作剔除,只保留几个可能实施的方案。
再次,通过分析比较几个可能实施的方案,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在本步骤中,一般通过对各方案的成本费用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计算,并进行比较后,选择成本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作为入选方案,该方案的规模即为项目的经济规模。
例如:某引进设备项目,拟生产甲产品,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后,拟出A、B、C三个可能实施的方案,各方案的情况见表2。要求用方案比较法选择项目的经济规模。
表2 经济规模方案比较表
因 素 A方案 B方案 C方案
生产规模(万m2/年产) 600 1000 800
总投资(万元) 700 900 780
年销售收入(万元) 1140 1642 1417
年利润(万元) 200 340 300
投资利润率(%) 28.6 37.8 38.5
能源供应 满足 不足 满足
原材料供应 满足 不足 满足
应变能力 较差 较好 强
建设期(年) 2 3 2
达产期限(年) 2 3 2
对现有生产的影响 无影响 有影响 无影响
通过对表2所列三个方案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1)A方案投资小,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也都能满足,但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均较差。
(2)B方案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较好,但投资大,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且可能影响现有的生产。
(3)C方案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比B方案更好,投资比B方案少,原材料、能源有保证,对现有生产也不会产生影响。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判断C方案为最优方案,即项目的经济规模为年产甲产品800万m2.
3.规模效益曲线法。
规模效益曲线法,也称盈利区间法。即通过作图在最高、最低两个盈亏平衡点之间找出一个使项目获得最大效益的建设规模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总收入、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往往呈现非线性关系。
二、投资项目的确定
企业确定了投资地区、投资行业外,还应考虑具体的投资项目。因为不同的投资项目有不同的税收规定。这可以从一些税种、税率差别和优惠规定上得到证明。比如,现行增值税就采取了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的模式。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税率。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则按13%的低税率征收增值税:(1)粮食、食用植物油;(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又如,现行企业所得税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它是指:(1)企业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2)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5年所得税;(3)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1年。
当然,这样的一些规定其他税种也有。企业在确定投资项目时,能够了解这些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适当决策,无疑能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
三、投资伙伴的选择
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如果因为资金等原因而需要与人合资建立新的公司时,就必须考虑投资伙伴的问题。排除合资人资金、信誉方面的情况,只就合资者的身份考虑,便会有不同的税收待遇。如能与外国人及港、澳、台投资者合作,便能享受不少的税收优惠。因此,在投资合作选择时,投资者必须就该因素加以充分考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