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企业决策的前提

来源: 编辑: 2007/02/25 11:31:54 字体: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税务筹划一词已广泛进入我国经济界。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不仅被政府和国民认可,而且应用十分普遍。这一词语自1994年进入我国以来,受到业主的极大关切,但在学术界学者之间认识差异较大,其目的和具体操作方法不尽相同。由于大多都以服务于企业利润为理念,往往使一些纳税人错误地认为脚踏红线就是最优。节税筹划与避税筹划成为纳税人的主要手段,但这种行为往往不能立足于企业整体利益,影响企业决策。

  笔者认为,税务筹划应归为财务管理范畴,其目的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具体操作应以企业各个环节为基础,以市场大环境为背景,以国家政策法规为纲领加以制定和实施,应作为企业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税务筹划就是对纳税的统筹和规划,是对纳税目标的统筹和对纳税行为的规划。其目标是长远有利的目标,其行为是合法有效的行为。以下从三个层面讨论税务筹划乃企业决策之前提。

  一、从意图层面上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财务管理行为,其操作主体是纳税人,其目的就是满足纳税人个体的财务目标。因此,我们在理解税务筹划的意图时就必须理解征税意图和财务管理意图,只有建立在此之上才能使纳税人的税务筹划更准确、更合理。

  1、税收意图是税务筹划的根基

  税务筹划就是纳税人对缴税方面的筹划与谋断。一般认为纳税是对自己财富的减少,是对纳税主体一种不利的行为。这是一种正确提法,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之上,这和税收的意图有直接的关系。在奴隶社会税收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逃避课税是非常合理的理性选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纳税的意图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税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是满足公共欲望、提供公共物品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在公共物品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对社会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进而可以成为宏观调控和保障经济与政策稳定的工具。对于国家来讲,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部门运转的基础和生命线,其过程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目的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立法不断提高和完善,具体体现在涉及更加广泛、具体,立法更加公平、合理,税收意图更加明确、突出。税收意图确立了纳税人的身份,体现了纳税人的权利,反映了纳税人的义务,其最终目的是保证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就为税务筹划提供了一个决策基础,顺应税收意图是纳税人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税收为纳税人创造了适应其发展的空间,作为社会源动力的一分子,纳税人的成功筹划应建立在收税人的筹划之上。

  2、财务管理意图是税务筹划的纲领

  税务筹划就是对纳税的统筹和规划,涉及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因此隶属于纳税人的财务管理行为范畴。所以,税务筹划的行为纲领要符合纳税人的财务管理意图。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具。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整体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获利。企业必须生存下去才可能获利,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因此,企业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维持企业管理目标基础上,保证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税务筹划是保证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和获利的具体一项措施,只有站在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高度,才能保证税务筹划的合理制定和顺利实施。企业管理的纲领是财务管理的纲领,财务管理的纲领是税务筹划的纲领,这一纲领应作为税务筹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3、税务筹划的意图

  经以上分析,很明显税务筹划不同于一般的财务管理行为,它是不可避免并影响深远的一种行为。不可避免是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和强制性;影响深远是因为纳税不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还关系到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和维系其发展的政治环境。因此,税务筹划的意图就是要根据纳税人的自身特点,平衡市场、政治和现金流的关系,来增加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目前,有人认为税务筹划就是节税筹划,是一种合理避税行为,这是对税务筹划意图的片面理解。合理避税就是利用税法的导向性及税法内容的模糊和漏洞,来逃避或避免纳税的行为。节税筹划就是把税收看成企业的一种成本,筹划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现金流的一种增加。不难看出,合理避税和节税应是税务筹划的一部分,更确切的说是其中的一个步骤。首先税务筹划的前提就是对税法的充分理解,包括其导向性和不完全性(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条件的),但是是否逃避或避免纳税还要看很多因素。其次税务筹划必然要把税收看成一种企业成本,但经济社会环境也是一种企业成本,有时税收可以看成是经济社会的一种机会成本,要做出选择还要看两种成本的大小。比如,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制定一些纳税额度指标,并配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当企业面对这些鼓励政策和自身纳税额度时就要综合考虑筹划的成本与收益,有时甚至有必要多纳税。

  二、从时间层面上

  不同的学者对税务筹划有着不同的分类,原因在于对该问题看法角度不同。本人认为税务筹划贯穿于企业决策的始终,具有针对于纳税行为的时间性,这种时间性可以把税务筹划分为应税行为前的筹划、应税行为中的筹划和应税行为后的筹划。

  1、应税行为前的筹划

  应税行为前的筹划就是指对应税行为的选择。应税行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纳税人如何纳税和纳多少税的问题。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充分研究税法的具体规定,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或者说尽可能少纳税,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比如,对税收“优惠”的利用。包括正面利用和反面利用,也可以说是依法利用和漏洞利用。这种利用包括对经济特区及税收优惠政策等的运用,选择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产业及投资期限和再投资决策等,虚设常设机构和虚设中转销售公司等。

  2、应税行为中的筹划

  应税行为中的筹划就是指对应税行为的财务处理。在应税行为发生期间可以利用税法的不完全性、模糊性和起征点特性等,对发生额进行财务处理来降低应纳税额度。

  比如,转让定价法、筹资避税法等。转让定价法是指对利益关联企业间商品的交易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低息借款或转让预付款、提供不合常规计价劳务等手段。筹资避税法是指利用一定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税负最轻的方法,包括内部筹集资金、利用企业与经济组织之间资金拆借等。

  3、应税行为后的筹划

  应税行为后的筹划就是指对纳税行为发生后纳税的时间选择。纳税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减少,预交税款作为资本存在于企业。因此,对缴税时间的控制可以看成是对预付帐款的控制,另外纳税时间还可以规避税收政策。但做出决策前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二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

  比如,滞延纳税。纳税期的推后可以避免高边际税率,也可以降低税收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

  三、从方法层面上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税务筹划在不同的应税行为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和操作方法,但其意图具有同一性。税务筹划基于自身的特点和分类,具有特定的准则和实施方法。首先应根据财务原理分析其成本和收益,然后评价风险,最后进行对策归纳,真正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1、税务筹划的行为准则

  首先,税务筹划具有不违法性。不违法性是指税务筹划不能违反税收法律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逃税行为,应坚决抵制。比如,某企业为了使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工资在税前扣除,采取虚增职工人数,增加税前扣除额的办法。这种做法在内容和手段上违反了税法规定,违背了税务筹划的行为准则。

  其次,税务筹划具有行政性。税务筹划不同于一般的财务管理行为,它是纳税人对纳税的筹划行为,其行为不但要符合企业的要求,还必须取得收税人的许可和认可。这种许可体现的就是筹划的不违法性,收税人的认可体现的是政府的行政意图。政府为了达到行政意图往往制定一些奖惩措施,这些措施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损益。例如,盲目的逆法避税筹划可能会降低企业的政府信誉度。如此,小可使税务部门对企业频繁取证,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工作成本;大则可能促使政府采取行政控制(如,银行信用贷款等),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无形损失。

  最后,税务筹划具有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包括一维整体、二维整体和三维整体。一维整体是指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整体,即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是税务筹划的范围,例如:生产、经营、销售、投资、设立、人员配备等等。二维整体是指要立足于企业环境的整体。企业是市场和社会的一个单位,其税务筹划行为即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所处环境的其他单位。三维整体是指要立足于企业的存续时间上。理论上,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追求利益的长期性,这符合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般准则。因此,可持续性和长期性的时间整体观,是税务筹划的重要原则。

  2、税务筹划的财务原理

  税务筹划符合财务资本的特性,既存在成本又可形成收益。其成本包括筹划过程的直接成本,筹划内容的机会成本和筹划目标的隐性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筹划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协调、机械耗材等直接反映现金支出的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筹划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种筹划方案的目标价值。机会成本的大小体现税务筹划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税务筹划的目标和内容要对税务机关及利益关联方产生影响,隐性成本就是这种影响对企业的反作用而产生的价值。

  其收益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其税款的支出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没有直接与之配比的收入项目。因此,节约税收支付等于直接增加企业的净收益,也就是显性收益。隐性收益相对于隐性成本。经以上对税务筹划行政性和整体性的分析,隐性收益对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明显的影响。但,隐性收益向显性收益的转化是模糊的、长期的过程。

  低成本高收益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税务筹划的目标。但高收益必然存在高风险,这也是财务管理不变的定律。因此,要做出最优的筹划决策风险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3、税务筹划的风险评价

  税务筹划基于多种原因具有对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理财活动管理风险目的是要识别、衡量、选择和获取增加企业价值的机会。努力做到收益相同的情况下风险最小化,或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最大化是进行风险评价的目标要求。税务筹划的风险体现在自有成本的形成和预期收益的评定上,两项的差额是筹划目标,这种差额即包括显性又包括隐性。其风险性在于反映这种差额的形成过程。因此税务筹划的风险包括外在风险和自有风险。

  税务筹划是对一种长期行为的统筹和规划,因此要面临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即外在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很多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随之而来,便是与这种新情况相适应的行政政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阶段,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等不具有长期的确定性。作为纳税人应立足于筹划行为的整体性,准确定位纳税实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纳税人积极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可以降低筹划的外在风险。

  税务筹划属于财务管理范畴,相应也具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即自有风险。自有风险体现在成本收益关系及处理这种关系的财务手段上。用一简单实例说明该风险,比如某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法进行合理避税筹划。在行为前如果对税收法规认识不清,就可能转入关联交易的范畴,不能起到避税的效果,徒劳无功。具体操作时如果做过了,就有可能被税务部门怀疑或认定为偷逃税,这必将给企业带来一定成本,得不偿失。在行为发生后,如果结果达不到预期要求,这将会使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

  风险和报酬是对等的,高险高酬和低险低酬也体现在税务筹划中。风险评价一方面可以作为确定折现率的参考,另一方面为税务筹划的对策归纳提供理论支持。

  4、税务筹划的对策归纳

  税务筹划是企业决策众多前提的一个,因此为了使企业更好的做出最终决策,就必须对筹划行为做出详尽的对策归纳。税务筹划的对策归纳一方面表现为对纳税人预期采取应税行为方案的纳税归划和预测,这种规划和预测为应税行为的评估分析提供一定的利益权重;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应税行为期间的纳税分析与评估,为纳税人提供适时、适事的税收决策。

  在进行对策归纳时首先要实施财务预测,此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及应税行为的变化,因为税务筹划在受到应税行为制约的同时也反作用于应税行为。其次,就是依据以上论述的财务原理和风险评价进行科学的对策评估。最后,得出税务筹划的结论,包括筹划依据、筹划目标、筹划过程和筹划对策,全面服务于企业决策。

  税务筹划既要考虑成本与风险又要评价收益与价值,既要兼顾整体又要顺应政策,它不但为纳税人规避额外税负和优化税务策略,还为纳税人争取有利的税收政策。税务筹划在企业运行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它是企业决策不可或缺的前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