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年),广州(今河北枣强)人,西汉著名思想家。汉武帝时曾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誉为“群儒之首”。西汉前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并导致封建国家税源枯竭,直接影响着封建政权的稳定。针对这种情况,董仲舒提出了“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的建议,指出,通过限田,达到“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的目标。董仲舒还从理论上剖析了秦朝的横征暴敛政策及其后果,主张实行轻摇薄赋的政策。他称颂自己假托的古代税收制度,认为“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抨击秦朝税制是“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主张“薄赋敛,省摇役,以宽民力”。董仲舒的限田论为后世的均田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