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看“镇馆之宝”读中国税收历史

来源: 编辑: 2008/05/04 14:02:04 字体:

  4月初以来,作为重要的税收教育基地——全国各大税务博物馆热闹非凡。来自北京、杭州、南京、安徽和河南等地税务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税收宣传月期间,有关部门已组织了近百批次、数千名中小学生走进税务博物馆。日前,记者分赴上述各地税务博物馆,与众多参观者一起探访各馆“镇馆之宝”,从中领略我国源远流长的税收历史文化。

  中国财税博物馆:3张百年债券体现总理关怀

  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吴山风景区的中国财税博物馆,是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管理的财政部直属单位。该馆馆长翁礼华介绍,中国财税博物馆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平台和三个中心,即建设一个融实体建筑和虚拟数字化为一体的面向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交流沟通平台;建设成为我国的财税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学术交流研究中心及财税信息资料中心。

  据了解,中国财税博物馆占地27亩、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包括“中国古代财税历史陈列”、“中国近现代财税历史陈列”、“中国当代财税历史陈列”三大主展区和“民间财富崇拜”、“摇钱树与理财家馆”等一般展区。翁礼华说,馆藏中有很多珍品,在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和精彩的故事。

  在主展区,记者看到展出的古代官服图案和清朝官员捐纳价目表。据介绍,从宋代开始到明清时期,官员官服上皆以禽兽图案标识文武官员品级高低和食禄多寡。如明代规定,文官官服图案为仙鹤、锦鸡等禽类,武官官服图案为狮子、老虎等兽类。古代卖官按等级划分,明码标价,是财政收入之一。翁礼华说:“‘衣冠禽兽’本意是区分官员品级大小的中性词语,反映了古代通过卖官鬻爵组织财政收入的客观事实,到后来就衍化成专指道德败坏者的贬义成语。”

  翁礼华说,其实现在还有很多词语都与古代的财税历史文化有关。如在中国古代,为了不使盐税流失,国家对盐实行专卖。但有些人动歪脑筋,把竹杠节头打通,把盐藏在里面,偷偷摸摸贩卖私盐。当时国家也有缉私队,有人抬着箩筐过关时,缉私人员先要看一看箩筐里有没有破绽,然后拿木棍敲一敲竹杠,听听是实心还是空心,这就是“敲竹杠”的来历。

  参观中,有3张1908年清政府在德国发行的津浦铁路债券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陪同参观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收藏这3张债券,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2004年2月,罗马尼亚总理讷斯塔赛随社会党国际代表团访华时,向温家宝总理赠送了1908年清政府通过上海德华银行在德国发行的3张中国铁路债券。温家宝总理指示将这3张中国铁路债券转交相关博物馆收藏。经征询国家文物局,中联部决定将其交给中国财税博物馆永久收藏。

  工作人员介绍,1908年清政府与英德签订借款合同,规定通过上海德华银行借款315万英镑,通过英国华中铁路有限公司借款185万英镑,共计借款500万英镑,修建清朝末期中国重要南北干线—————津浦铁路,并以直隶省厘税每年120万两银、山东省厘税每年160万两银、江宁厘金局每年90万两银、淮安关每年10万两银作偿还保证。这3张债券就是清政府为修建津浦铁路向德国发行的,其中1张面值为100英镑,另外2张面值为20英镑,规定逐年支付年息5%,以30年为期。“这3张债券作为珍品交给我馆收藏,体现出了温总理对财税文化建设的关心。”工作人员说。

  北京税务博物馆:弥足珍贵的六朝卖房长契

  今年税收宣传月活动期间,北京市地税局在北京税务博物馆举办了“走进历史传承文化”大型税收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北京税务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的普度寺,也就是原来清代睿亲王多尔衮的王府。该馆2003年底开始筹建,2006年4月试行开放,2007年5月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北京税务博物馆主要布置了当代北京税收展和中国税收文物精品展两个专题陈列。全馆陈列税收文物上万件,其中一部分为税收文物精品。像清朝税务大臣关于厘金税上缴和拨付使用情况的奏折、清朝皇帝关于整顿盐务的上谕、六朝卖房长契、崇文门税关税则等文物,都是非常罕见的文物珍品。

  记者看到,六朝卖房长契长337厘米,宽58.5厘米,系统地记录了自乾隆至民国六朝北京中铁匠胡同15间民房被转卖的历年执照和纳税记录,并印有民国验契章。中铁匠胡同也就是今天的文昌胡同。这件契约订立于乾隆年间,经过6次验契,最后一次是民国时期。最初的契约由满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

  工作人员介绍,这件契约反映了清朝一段特殊的历史。清初满族人入关以后,满族人曾经大肆“圈地”,侵占汉人田产,满汉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为了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康熙朝曾规定“旗人交易田宅,须将原上手老契粘连于左”,以显示土地、房产的来源可靠,杜绝旗人侵夺汉人财产。这件长契就是这段历史一个很好的佐证,也因其完整,价值弥足珍贵。

  另外,贴有清朝印花税票的卖地连三契也是难得的珍品。这是一张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的卖地连三契,附有民国时期的验契纸。比较珍贵的是上面贴有清代美国版的印花税票。清末光绪年间,为了填补国库空虚,引入印花税,曾经仿行西洋税制,发行过两套印花税票。一套日本版,四方连六枚,票上书“大清印花票”,因为上面没有“税”字,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后来又仿行美国制了一版,依然是四方连六枚,上书“大清印花税”。这件连三契上贴有一枚20文的美国版印花税票,表明了清末印花税票的实际应用,非常珍贵。

  北京税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馆内翔实的展陈,吸引了大量观众。有观众在留言中写道:“这个博物馆办得好,让我感受到了税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写道:“让人民群众了解认识税收的重要性很有必要,此展览应长久办下去。”还有观众写道:“我会带朋友,尤其是孩子来,从小有税务的知识、理念,为国为民,从税收开始。”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努力提高展陈质量的同时,还积极和其他单位合作,举办文明共建活动。去年,税务博物馆被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市司法局授予了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称号。今年,税务博物馆还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

  南京税收文化教育基地:一枚地丁银记录一段屈辱历史

  “中国税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数千年文字记载从未间断,为世界所仅见……”当记者踏进江苏省南京市税收文化教育基地的大门时,解说人员正在给一群中学生作讲解。

  由南京市地税局组建的税收文化教育基地,于2003年8月筹备,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2004年4月1日正式建成,向社会免费开放。近几年来,南京市地税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税收文化教育基地,把它作为宣传税收文化、传播税法知识的重要阵地,定期免费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发放税收宣传册《税收文化漫谈》和宣传片《基石》,至今已接待参观13万余人,其中未成年人超过12万人。今年4月以来,已有近30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南京市税收文化教育基地在全国收集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用展品的形式将一幅壮阔的中国税收文化历史画卷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在这个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投入上百万元的展馆里,收藏了税收历史文物72组477件(枚)、文字12000多字、图片64幅、图表16个、模型4组。工作人员介绍,南京市税收文化教育基地还从夏周时期“井田制”租税为起点,以闪点形式来展示中国税收历史中最主要的最形象的内容,如贡、赋、井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青苗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全面展示了中国税收历史中的主要内容。

  在基地明朝展区,陈列着一本珍贵的明朝鱼鳞册(由于在册中画出的土地形状远看像一片片鱼鳞,故得名鱼鳞册)。工作人员介绍,鱼鳞册是中国古代的田赋册,记录各家各户拥有土地的情况,政府以此为依据征税。展馆收藏的这本鱼鳞册记录的是明朝某个时期的田赋征税情况。作为一种历史资料,鱼鳞册在人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以服务现代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展馆中藏着一份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税票执照,也可以说是一份清代的完税凭证。在这张看似普通的税票执照上,盖有一枚由纳税人自己刻制着“但求无愧我心”字样的印章。反映了我国古代纳税人的心理—————按期、如实纳税,但求无愧我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纳税人诚信纳税的传统典范。

  在文化基地展出的大量历史完税凭证,记录着从古至今人们缴纳税款、支援国家的史实。其中,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的一份卖田税契,皮纸木刻水印,有签押和“兑(税)、六分”的记载,是一份我国早期税票的雏形,非常难得。

  在第一展区“税收文化的历史足迹”中,一枚地丁银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清政府向老百姓征收割地赔款的地丁银实物。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取得了对我国多项税收的支配与使用权。海关税竟成了外债的担保品,就连大清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宝座也拱手让给了英国人。清政府割地赔款,将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展馆中所藏的地丁银即为当时清政府向老百姓征收割地赔款的实物,也记录了清政府的无能。一名正在参观的中学生说:“看到这枚地丁银,就能感受到当时中国的懦弱,也激发了我建设祖国的决心。”

  南京市地税局局长林克勤说,该局建立税收文化教育基地的目的旨在增强青少年税收法律意识,用博大精深的税收文化帮助青少年和广大社会公众增强税收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法制观。争取通过10年、20年的努力,将青少年培养成为未来建设祖国、纳税报国的诚信守法公民,使城市公民增强税收意识,优化全社会税收环境。

  目前,该基地已被命名为江苏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基地、市民法制教育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示范点、江苏省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2.5万件“徽州文书”再现明清税收征管过程

  由安徽省黄山市地税局创办的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参观人数已达2.8万人次。在今年的税收宣传月中,黄山市地税局利用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开展“诚信纳税千年,史话万人解读”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学生和广大纳税人分批参观,让社会各界了解历史上诚信纳税故事,进一步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黄山地区发现了一批史料档案,被史学界称为“徽州文书”。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尤以赋役文书为多,包括黄册、鱼鳞图册、实征册、归户册、推收税票、串票、税收告示、已税红契和未税白契等20多个门类200多个品种。为了保护、利用好徽州赋役文书,发挥其在税收宣传中的独特作用,黄山市地税局创办了这座藏品丰富、特色鲜明的税文化博物馆。目前,该馆馆藏徽州赋役文书达25000余件,主要分为图册、契约、税票、官府文书和碑刻器皿五大类。其中,黄册底籍、鱼鳞图册、山脉田地图、纸皂代差等藏品,被誉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明朝万历十一年~十三年(1583年~1585年)的祁门县黄册底籍,是明代官府为了有效地征派丁役,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所谓黄册就是户口总册,乡里把全部清册供单汇总成册呈报给县,县编造本县户口总册送府,府、布政使司也层层造册上报户部。送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黄册详细记载每户的人丁和事产状况。根据黄册,政府对每户的人丁事产就一目了然,赋役征收就有据可依。由于建于南京玄武湖中的黄册库曾被烧毁和清代“摊丁入地”改革废除了黄册制度,目前存世的黄册底籍极为罕见。

  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的黟县鱼鳞图册是记录农田清丈、经理田土的一种土地账册。鱼鳞册以都图字号为单位编制,所列土名、原额、见业(户主)、田地四至、新丈额等项,并绘田地形状图。明清两朝通过编制鱼鳞册等赋役文书,将全国的土地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为赋税的征收提供了依据。鱼鳞册已少见,鱼鳞图则更为罕见,而一馆之中竟拥有63张连片鱼鳞图,则堪称奇迹。

  明宣德十年(1436年)九月祁门税课局的税票是一张蓝字刻板、黑色填字、已经使用过的宣纸税票文物,几乎成28×28厘米的正方形,内容是祁门县税课局颁发给“本县七都程福升”的纳税凭证,这是该馆藏品中最早的古代完税凭证,至今虽历572年,但品相依然完好。

  清同治五年(1866年)休宁县张世泰为清厘事绘制的山脉田地图。清代同治年间,休宁县偏远山村土地状况不明,造成田赋流失,为清理税源,县令委托画家张世泰经实地勘察,绘制了这幅山脉田地图。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歙县正堂颁发的催收钱粮“纸皂代差”。上面盖有“不用酒饭,专催欠户”字样。用“纸上皂隶”代替差役,避免扰民,是古代清官体恤民情的廉政之举。

  该馆负责人介绍,通过对馆藏的鱼鳞图册、易知由单、催粮纸皂、推收税票等赋役文书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税制演变和地方执行的真实情况,再现古代税收征管过程,填补中国税收史研究的一些空白,而且可以发挥其在税收宣传中的独特作用,对于改进和深化税收宣传作了有益而有效的尝试。

  黄山市地税局局长吴念能说,他们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税局税务文化建设要求,努力把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三个阵地,即保护、利用好馆藏文物,广泛开展税务文化交流活动,使之成为文化交流的阵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宣传功能,使之成为税收宣传的阵地;不断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做到知古鉴今,使之成为爱国主义和廉政文化的教育阵地。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两件鄂豫皖根据地的税收文物堪称“镇馆之宝”

  坐落在河南省新县新集镇的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陈列馆已有77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的税务总局;红军走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政府的税务局;刘邓大军南下打下新集,又把它作为税务局;全国解放后,新县人民政府又把它建成新县财税局。

  2006年7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放。全馆文物共分六个部分来展示,整个布展以红、黄、蓝为主题色调,紧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革命税收这条主线,重点展示了根据地统一后的税收工作。展示的文物包括根据地时期制定的税则、使用的税票、苏区制造的银圆、纸币、布币和税务人员使用的手枪等文物、史料以及根据地时期办公用具共30余件,另有部分史料以多媒体的方式展出。陈列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鄂豫皖根据地时期的税收历史和税收工作状态。

  在陈列馆的第二展室,记者看到了两件鄂豫皖根据地最早的税收文物。一件是1930年9月17日中共鄂豫边特委以边界通告第十四号发布的《关于征收累进税问题的通告》,另一件是1931年7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发布的《关于商业累进税之规定》。这两件文物堪称该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其中,《关于征收累进税问题的通告》对农业累进税的征收进行了详细规定,使农业累进税税则在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关于商业累进税之规定》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4个小税则,分别是佣金税、营业累进税、进口累进税、特种税。

  据陈列馆负责人介绍,累进税的实施,标志着根据地税收政策走上统一和规范的轨道。统一后的税则,在内容上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税制的构成要素,明确了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征收办法、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处罚规定以及包括起征点在内的具体免税项目,这两件文物内容齐全,结构完整,为新中国税制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是我国税收上的宝贵遗产。

  据新县国税局局长翟金钰介绍,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陈列馆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团体、游客参观250多批次,累计参观人数多达2万余人。为扩大对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陈列馆的宣传,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修缮和陈列改造工作项目组专门建立有“红色税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税收纪事”网站,并于2006年9月正式开通。

实务指南

本月报税倒计时

距11月报税开始还有

新政解读 纳税辅导
答疑精华 财经法规
直播课程 会计准则

免费试听

  •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价值管理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价值管理免费听

  • 中国18税种详解与实务应用

    中国18税种详解与实务应用免费听

  • 科技研发企业财税管控与经营管理特训专题

    科技研发企业财税管控与经营管理特训专题免费听

限时免费资料

  • 每日新闻/问答

    每日新闻/问答

  • 每周税讯速递

    每周税讯速递

  • 月度法规汇编

    月度法规汇编

  • 年度法规汇编

    年度法规汇编

  • 增值税汇编

    增值税汇编

  • 所得税汇编

    所得税汇编

扫码关注我们

扫码找组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