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5 13:01 来源:蔡凤泉
一、环境会计的特点
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环境会计既然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诸多方面必然与现代会计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必然带来环境会计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核算内容的特征。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
(1)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而发生的成本费用;
(3)因污染环境而对企业产生的损失(如对环境损害进行赔偿、由于违反环保规定而遭受罚款,向国家缴纳的排污费及治理费等);
(4)因治理污染或从事有关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活动而产生的环境及社会收益;
(5)因资源闲置而产生的损失。
环境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有如下特性:
(1)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破坏是多个企业在长时间内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企业对此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很难分清的,并且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往往带有间接性和潜在性,这种情况下确认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是非常困难的。
(2)环境经济业务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环境污染的产生和治理、企业破坏环境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企业资源闲置损失及企业因对环境治理的贡献而获得的收益,这些环境经济业务的计量、确认和揭示不仅需要会计学知识,而且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渗透,由此决定了环境经济业务的综合性。环境经济业务的长期性表现在,企业对于环境的投入具有短期内效益不明显、受益时间长的特点,由于企业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而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企业对于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的计提需要相当长时间等。
第二,成本计量的特性。会计计量是会计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上讲,会计计量工作贯穿会计核算系统,从数据输入到信息输出的全过程,它包括选择计量客体的计量属性、选择会计计量单位和确定会计计量模式三个计量要素。由于传统会计没能将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资源与环境具有价值,应视为资本性质,这种资本的价值能向人造资本转换,会计理论工作者应探索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间的转换比率,并对其进行合理计量。传统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且经过长期的会计实践,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价,已经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计量方法与计量体系。但是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大多难以形成一个交易价格,这使得会计计量困难重重。
第三,报告形式的特性。环境会计报告既揭示财务信息(如环境治理投资)也揭示非财务信息(企业的环境目标及其执行情况,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水平等)。报表中除数字信息外,增加了大量文字内容,表外披露信息增多。报告的使用者也不同于传统会计,环境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主管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工商管理部门、审计监督部门、企业内部等。
第四,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传统会计研究主要运用政治经济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环境会计则需要涉及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比如运用环境科学的知识,运用货币的时间价值论进行有关环境工程优化的评价与选择;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环境污染损失和环境治理中各种消耗进行计量研究;运用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法和数学归纳法,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工程费用进行近期的预测和决策。
第五,会计目标的层次性与社会性。环境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1)基本目标。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具体目标。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等有关资料。环境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环境会计的社会性表现在:其一,环境会计运用其特有的理论与方法促使企业在经济管理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积极致力于环境治理工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其二,环境会计试图确认、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的环境、社会效益,核算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提供社会性环境会计信息。
二、环境会计给传统会计带来的冲击
现行会计模式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小成本循环理论,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均不完整,若将环境因素纳入现行会计模式中,必然给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与问题。
第一,会计基本假设的含义将发生变化。如果考虑环境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当企业发生与环境相关的经济行为时,这种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肯定不限于企业内部本身,必然要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单位和个人。企业环境问题造成的外在不经济性必须构成会计核算的对象,这时,企业显然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为价值尺度来计量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并假定币值相对稳定。但是并非所有的环境信息都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环境信息有的可以用货币来计量,如企业实际的环保支出;有的难以用货币计量,如由于企业披露了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信息,从而改变企业形象,投资者争先购买其股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有的环境信息没有必要用货币计量,如反映环保执行情况的环保指标等。
第二,会计核算体系与报表体系均发生变化。将环境信息纳入现行会计模式必将扩大会计要素的内涵及报表信息的内容。以大成本循环理论为基础的环境会计的成本核算项目将增加传统会计所没有的自然资本要素,负债项目也相应地增加,所有者权益也要发生变化。资产负债表中增加环保资产或自然资产及其计提折旧的科目;同样,企业采取治理环境措施发生的各项费用及改善环境资源所获得的收入等业务的核算扩展了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内容,损益表中必然相应增加有关环保收入与费用的科目。由于环境因素计量的特殊性,一些难以计量的环境信息和没有必要计量的环境信息必然将在报表外予以披露,这将丰富现行会计表外信息披露内容。表外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有:与企业环境有关的环境问题类型,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一些环境指标及其执行情况,环保措施对目前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等。
第三,将环境信息纳入会计核算,不仅给财务会计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现行会计的另一分支管理会计。由于资源的有偿使用,使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成本预算或计划时,必须考虑自然资源成本;企业在选择评估投资项目时,必须对有关环境方面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通过对环境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的比较,掌握环境会计的特性,同时,也了解环境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的内在联系,为建立环境会计学科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这样,构建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就有两个思路:一是在现行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加上环境会计的有关内容;二是抛开传统会计的理论方法,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环境会计核算模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何去何从,仍有待于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们的大胆探索与实践。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