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理论研究现状的评价

2005-08-30 10:03 来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赵国强

  网络的出现及迅速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总结现阶段汀环境给现代会计假设理论带来的影响,预测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假设理论的发展趋势,是现代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研究现状与评价

  互联网的运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十分普及。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只是一种临时结盟体。它可以由整合、重组各独立公司中密切联系的业务而形成,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网络经济的出现动摇了会计假设的合理性,据此有的学者提出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认为会计主体是多重的权益主体,包括:债权人权益(银行、商品及劳务供应商)、职工权益、政府权益、投资人权益;对会计假设进行创新,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等。

  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取代现有的会计主体,但“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难以涵盖非赢利组织会计主体:“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代替传统会计实体假设”,这样的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含;用多重权益主体理论重新界定会计主体,同样也未突破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多会计主体问题并不是在IT环境下才产生的,也不是IT环境下独有的会计问题。在IT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多会计主体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会计主体的含义决定了会计主体在空间上的极度伸缩性,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个法人实体,也可以是若干个或很多个法人实体。实际上,多个会计主体的集合仍是一个扩大了的会计主体。在IT环境下,虽有多会计主体的运用,但多会计主体实质上是众多会计子主体的集合,仍可以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企业的投资人或企业其他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界定了权益的范围,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虽然网络公司是虚拟公司,但严格来说,会计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特性: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经济行为承担责任。虚拟公司围绕着自己的经营目标,对各个组成方进行统筹规划、任务分配和资源配置,并在期末进行收益分配和责任分担。它是一个整体,对外需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对内需进行经营规划。虚拟公司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独立支配的经济资源,需对其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它完全具备会计主体的两个特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会计主体。

  由此可见,会计主体的内涵并未因虚拟企业的出现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会计主体的形式而已。不能因为会计主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发生改变而取消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在网络时代,会计核算的对象仍将是一个特定的主体,会计信息依然要以这一特定主体客观发生的经济活动为惟一依据。

  二、网络环境下持续经营假设研究现状与评价

  在IT环境下,网络公司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打破联合公司间的时间间隔,属于临时性结盟且分合迅速,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变化多端的种种市场机会。网络公司的组合可以是双方,也可以是多方;各个独立企业可以在网络公司开展业务前组合,也可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以在完成一项交易后即行解散,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企业合并、重组、破产、解散的情况屡见不鲜,持续经营假设有时就不再适用。据此,一些学者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概念来替代现有的持续经营假设,或变持续经营假设为破产清算假设。这些观点就有探讨的必要。因为,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会计核算就要以企业持续的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这样,企业才能够按原定的用途去使用现有的资产,按过去和现实承诺的条件去清偿各种债务。从表面上看,持续经营是要解决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有多长的问题,实际上它主要是要解决资本性支出的摊销期限有多长的问题,从而相应解决会计期间的损益确认问题。这实质上是一个企业经济利益在相关时期如何在各社会经济利益集团之间分配的问题。这里既涉及投资人的利益,又涉及国家的税收问题,网上公司也好,虚拟企业也好,都要同其他企业一样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规范。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概念来替代现有的持续经营假设,将破坏不同经济利益体的相互制衡的均势,是不能为不同的经济利益体所共同接受的。

  此外,持续经营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描述,是一个无限的时间段概念,而破产清算是对某一时刻企业经营状况的描述,意味着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终止。虚拟企业虽然也要在企业契约到期或中途解散,但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为了破产,破产清算只是例外情况。更何况虚拟企业也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联合组成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虚拟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这有利于实施自身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在IT环境下持续经营假设是必须遵循的。

  三、网络环境下会计分期假设研究现状评价

  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网络迅速的传输功能,克服了会计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障碍,以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做出来的报表在瞬间即可形成,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查阅财务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已失去意义。此外,虚拟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暂性,使公历年度的会计分期不再适合,需以交易或假设取而代之。据此有的学者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概念来替代现有的持续经营假设;也有的学者认为,在IT环境下,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将受到强烈的冲击,会计假设可延伸到多个主体,不等距会计期间。

  对此,应该知道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一是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二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角度而言,会计信息的质量比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更有意义。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为加快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手段,但这种手段的使用应首先受制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需求。会计分期假设为会计信息的可比和可用提供了保证。随着会计信息加工速度的加快和加工成本的降低,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需求,有可能缩短现有的会计分期,加大一定时期(如一年)的会计分期数量,但缩短现有的会计分期并不等于取消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是任何会计环境不能回避的。因此,即使在IT环境下,会计分期假设也是不会动摇的。

  在IT环境下,也不能用不等距会计期间来替代现有的会计分期假设,现代会计分期假设仍是IT环境下不能违反的会计假设之一。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永恒特征之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保证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前提之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既包括信息内容和信息处理方式的可比性,又包括信息所对应时期长短的可比性,这二者若缺少任何一面,会计信息都将失去可比性,从而失去有用性。如用不等距会计期间取代现行会计分期假设,将使持续经营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失去信息所对应时期长短的可比性,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另外,在IT环境下,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照样有赖于财政税收的稳定,而财政税收稳定的前提之一是均衡地获取财政税收,这就要求均衡地计量企业的应税收益,要求企业在均衡的时期里提供会计信息。从国家权力和法律层面上讲,在IT环境下也不允许不遵守现行会计分期假设。

  四、网络环境下货币计量假设研究现状与评价

  在网络经济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资金在企业、银行、国家间高速运转,资本市场交易活跃,这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IT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交易也变得非常容易,既可以用多种货币计量,也可以用统一的电子货币作为会计计量尺度。

  对币值稳定的挑战并不是对货币计量的否定。货币计量是会计计量在不同计量方式中所作的历史选择,是最合适的计量方式。对币值稳定的挑战,是要改变货币计量的属性,这同改变货币计量尺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否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用一般物价水准或现行成本这两个计量属性中的一个来替代历史成本这个计量属性,但并没有改变货币计量尺度,也即没有改变货币计量假设。因为一般物价水准或现行成本,都是货币计量范畴的内容。

  用统一的电子货币作为会计计量尺度,也没有否定货币计量假设。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区别,在于两者占有的空间不同、传递渠道不同、计算所需时间不同。作为综合计量尺度,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在会计上,更注重问题的实质而非问题的形式。货币并不是一个充分稳定的衡量单位,但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还是有必要坚持币值稳定假设。在IT环境下,能否用多种货币去计量同在一个或若干个会计期间,但不在同一时点发生的同一会计要素,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但是,在IT时代,一般对外报告会计信息时,仍不能用多种货币去计量不在同一时点发生的同一会计要素。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之一是明晰性,即强调会计信息要使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对于大部分各个特定区域的社会公众而言,所得到的会计信息中含有他们不熟悉的币种,将妨碍他们对会计信息的正确理解,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有效性。另外,由于不同货币的购买力水平不同,直接用几种货币表示同一会计要素,得出该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结果无精确的经济意义。比如用几种货币表示的固定资产总额,就没有直接可比性,简单汇总没有经济学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光勇,黄赋。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1999,(1)。

  [2]张皓。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假设创新[J].财务与会计,1999,(9)。

  [3]蒋尧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评价[J].财务与会计,1998,(9)。

  [4]余玉苗。关于网络时代的财务会计假设[J].财会月刊,2001,(9)。

  [5]孙铮,韦华宁。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J].上海会计,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