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3 11:04 来源:刘淑蓉
摘 要:以往对会计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技术角度去审视和探讨,这很容易导致会计研究中的一种倾向:重视对会计技术方法的研究。然而会计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在特定文化背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研究会计,以社会文化观来看会计。
关键词:社会文化;会计文化;会计准则;会计模式
一、文化对会计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涵盖面广泛的环境因素,其实质是渗透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与价值体系。文化特征与会计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内在关系,这个问题西方学者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荷兰学者Hofstede认为,把握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须从4个范畴入手:一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是权距;三是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四是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沿着Hofstede的分析思路,另一位学者Gray提出联接文化与会计的框架结构,他把影响一个国家财务报告实践的因素也分为4个方面:
1.职业化与法律管制
是指在会计实务中是坚持发挥职业判断能力并保持职业自律,还是遵守法律法规、减少会计人员独立判断的空间。职业化强的会计社会倾向于减少政府干预、由会计职业团体或其他独立机构制定准则,会计的规范较为原则性,强调会计人员自我管制能力。而职业性较弱的社会倾向于政府用法律法令规范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
2.统一性与灵活性
是指会计规则是否应当详细规定每一细节,并用法令强制统一实施。重视统一性的会计社会倾向于用法律手段统一实施会计实务,企业因地制宜进行会计处理的余地较少。重视灵活性的会计社会中则倾向于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不同的情况具有较灵活的会计实务。
3.稳健主义与乐观主义
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采用稳健的方式还是激进的方式去计量会计要素。稳健的会计文化要求会计人员以谨慎的态度来核算公司的利润,乐观的会计文化则倾向于采用乐观的带有风险的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
4.保密性与透明性
是指会计信息只向与公司管理活动和资本融通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士披露,还是采取公开的、透明的方式向更多人士披露。保密性的会计文化倾向于将会计信息作为商业秘密来处理,而透明型的会计文化则乐于公开会计资料,展示经营业绩。
根据上述的分析,Gray提出了如下4个假设:(1)一个国家个人主义倾向越大,权力距离越小,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低的社会,会计职业特性越强。(2)一个国家集体主义倾向越大,权力距离越大,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高的社会,其统一性的会计价值越高。(3)一个国家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高,个人主义倾向越小,阳刚性越低的社会,稳健主义的会计价值越高。(4)一个国家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高,权力距离越大,个人主义倾向和阳刚性倾向越低的社会,其保密性的会计价值越高。显然,Gary理论框架的前提是基于“行为是文化的函数”这一命题,在这一命题下,他的理论框架可概括为: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会计人的塑造→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会计行为方式(即会计惯例处理和会计理论研究的行为方式)。
二、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有一定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对会计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个人主义盛行、权距较小、阳刚、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的文化模式下,会计模式会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会计管理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靠立法和行政管理,政府的作用有限;在会计准则上,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在会计职业上,会计职业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财务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透明公开;在会计核算上,强调真实反映,核算方法偏向乐观,保守程度较低。美国是典型代表。在集体主义盛行、权距较大、阴柔、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的文化模式下,会计模式在管理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导向和行业自律差,政府的作用大;会计准则强调指令性、强制性、统一性;在职业上,会计职业地位较低,权威性不强;在信息披露上偏向保守;在会计核算上,采取保守的态度,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准备金”概念频繁使用。法国、德国是典型的代表,它们的会计被形象地称为“准备会计”。一个国家会计模式的产生、发展,始终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认识到文化模式与会计模式之间的对应规律,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会计模式并发展这种会计模式,从而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我国的会计模式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会计模式。在会计管理上强调立法管理,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来管理会计工作;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上,强调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会计职业应当也正在有着相当大的提高,会计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在信息披露上偏向适当暴露;在会计核算上,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态度较为保守。“准备金”的概念只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使用。
三、会计文化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特征反映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会计准则来讲,反映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内容及执行上。
1.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有3类,即民间组织、官方组织和半官方组织。个人主义取向的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会计职业界比较发达,政府对会计准则制定介入较少,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中政府的统一会计规则比较完善和有很高的权威性,实务中较少需要职业判断,会计职业界相对力量较弱。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民间组织,中国则是财政部,属官方组织。美国人的个人意识较高,比较注重个人努力,会计职业团体发达,尊重个人职业判断,职业化程度较高,又由于其权力距离较小,强调平等与参与,不喜欢政府以法规形式干预企业的会计活动,加上对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人们比较能从容应付风险因素和陌生事物,不喜欢用僵硬的教条规范会计行为,因此孕育较高的会计专业意识,美国强大的职业界完全有能力自主地制定准则。中国历来强调礼治秩序,尊卑有序,人们惧怕权威,服从长官意志,“官大一级压死人”,社会等级森严,位高权重,儒家又强调以“仁”“爱”为本,忍辱负重,加上人们对付风险的意识不强,造成了会计、审计人员独立发挥职业判断的空间狭小,会计职业团体的影响不大,所以只能由权威的政府机构来制定准则。
2.准则制定过程也受着文化的影响
强调个人主义、权距小的社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意识都比较强,强调集体主义、权距大的社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不高。美国的准则制定过程很复杂,要经历多次征求意见,就算发布后也要随后审议。中国人做事一向不喜张扬,虽然我国准则制定程序是借鉴西方,准则制定过程中也广泛征求意见,具有一定的“公开性”,但比起美国还远远不够。许多会计实务工作者甚至理论工作者都反映,他们并不知道准则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待见到时有不同看法为时已晚。即使有些曾经参加过准则讨论的人也有这样一种感觉,讨论和提意见的时间太短,似乎来不及认真思考,而且所提意见或建议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中国人含蓄、谦逊而又礼让,保密性较高,在准则制定广泛征求意见时透明度不够,外界参与意识也不强。
3.文化对会计准则内容的影响
文化差异在会计准则的内容中得到了最广泛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谨慎程度在资产计量和收入费用确认所用的方法的选择上,对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社会表现出较强的保守主义倾向,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处理比较谨慎;而对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的社会则保守倾向较弱。中国人属于前者,崇尚稳健主义,讲究“有备无患”,比较谨慎保守。比如规定企业公司计提的8项准备,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或有事项的处理等等。美国会计准则虽然也对谨慎原则比较重视,但在很多方面不像中国那样过于谨慎。关于收入的确认条件,中国准则分成商品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等,每一部分都限制了确认条件,缺一不可,非常复杂。美国准则没有分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来规定如何确认,只是在第5号概念公告中提出了一个通用原则,收入确认的条件也相对简单。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高使中国人要求在立法时详细,最好将所有可能的事项全部列上,以便逐个查证,规避风险。谨慎性还体现在规定一些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上。
(2)保密性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对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造成较强的保密倾向,而保密倾向对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揭示有直接的影响。中国人的对风险的普遍厌恶使其保密意识很强,“人怕出名猪怕壮”,对公开披露信息可能带来的风险非常敏感,企业及会计人员对公开会计资料有抵触心理。上市公司也是在第一号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出台以后,才勉强对外披露要求事项,而且披露仍然比美国简单。比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第57号要求揭示关联方关系的性质,即使他们之间没有交易。而中国准则规定企业与关联方存在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时,没有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可以不披露关联方关系;当存在控制关系时,有关联交易的情况下要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只披露最终控制的母公司、直接控制的母公司以及所属于公司的关系。又如美国准则对关联方交易披露事项中包括“应收高级职员、雇员或联营企业的票据或账款需要单独揭示,不包括在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的总栏目下”,我国准则就无此规定。
4.文化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会计准则的执行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很大关系,由官方组织制定的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执行时具有强制性,集体意识高的社会又要求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因为集体主义强调整体利益及协调,硬性规定可以减少诠释准则或自由选择引起的争议。人们权力距离过大,习惯服从长官意志,所以会计人员大都愿意接受教条式的准则,可以游刃的空间较小。民间组织制定的准则不主张有太多的政府法令来约束会计行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影响极为广泛,地位如日中天,容易取信于民,执行时也较灵活,自由选择的空间较大,但权威性较弱。
以上我们分析的是文化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不否认其他因素如经济、政治等因素对它的影响,但文化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易动摇的,它也通过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准则。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会计准则的协调也日趋重要。关于如何进行协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忽略各国特有的文化特色。不能以国际化为借口,不顾别的国家的文化背景,强行推行统一会计模式,同时也要看到,各国的文化也是有其共性的,会计准则在某些项目、某些程度上还是可以协调的。我们的会计准则不能为了协调而忽视自己的文化背景,也不能过分强调文化特色而闭关自守。对于外国文化我们可以做到“扬弃”,同样,对于会计准则我们也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妥善处理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革。国际会计文化研究的三大理论及其启示[J].广西会计,2003(2)。
[2]王棣华。浅探改革开放与我国的会计文化[J].财会月刊,1997(7)。
[3]刘冰。何斯德文化模式在会计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