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摘 要:文章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探讨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文章认为,会计委派制对我国目前的财务监督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推行下去。但会计委派制由政府部门实施,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委派制将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会计行业监督所替代。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 成本效益分析
会计委派制在全国部分地方已试行多年,理论界对此看法各不相同。本文拟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对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一、会计委派制的效益分析
1.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现就会计委派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现状,分析它给实行单位带来的经济效益。
(1)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国有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实施形式,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现以杭州市会计委派制的实行情况为例,说明会计委派制在国有企业的实施效果。
浙江杭州市早在1997年7月,就出台了《杭州市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为《试行办法》),该文件明确了财务总监的职责、待遇和管理规定。同年9月,杭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投资控股公司和机电投资控股公司正式向5家国有企业委派了财务总监。规定:财务总监由委派方支付报酬和福利,不接受委派企业的报酬和福利,也不兼任其他职务。在人事上,财务总监独立于国有企业经营者。《试行办法》还规定了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直接监督权,财务总监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计划、预算和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并实行定期(月、季、年)报告制度。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情况、企业经营决策程序的执行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企业重大经营计划与方案的执行情况等。以上措施使财务总监在经济上独立于被委派制企业,又有相应权力,从而可以放手履行职责。
从会计委派制在国有企业的实施效果看,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对国有资产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靠国家财政支持,即所谓“吃皇粮”。出于财政依赖的惯性,往往不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浪费现象较严重,对其实行会计委派制,可加强该单位的财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施会计委派制,首先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行委派制后,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加上委派会计人员更有独立性,利于采用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并促进了农村村务公开制。而且,会计委派制加强了财务监督力度,杜绝了一些不规范的收支行为,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此外,实施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精兵简政,节约开支。如东城区实行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原来的108名减少到28名,每年节约工资100多万元。
2.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利益主体,如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公共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少数人利欲熏心,利用虚假会计信息牟取私利。会计信息的扭曲,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宏观决策的正确性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本质上是一种以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为先的强制性措施,以便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宏观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了国家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有序发展,除了市场自行调节外,国家宏观调控也很重要。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对象是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种各样的广大企业。国家宏观调控就是依据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决策,使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当前会计信息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另外,通过公开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规范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净化宏观环境。
(2)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不良资产是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人行研究局统计数据,不良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6.6%增加到1999年的10.2%.这表明,不良资产是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而不良资产增加的实质是企业经营亏损。根子是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许多企业的经营者素质偏低,不重视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成本的补偿;企业普遍缺乏投资结果的责任追究制度,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投资效益低下。
(3)净化了投资环境,加速改革开放。根据审计署1983年到1998年的统计资料,平均每年单位违纪金额与估计总体违纪金额基本呈递增趋势。特别是1998年,平均每单位违纪金额311.89万元,估计总体违纪金额268878.68万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可见一斑。
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有效防范假账真做、真账假做,以及“账外账”、“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提高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环境的净化,有利于提高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分析
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分析。即会计人员的工薪和相关管理费。目前会计委派制委派的对象,是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一般可认为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薪就是直接成本。但如不实行会计委派制,这部分工薪仍然不能节约,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所以,会计人员的工薪是会计委派制的无关成本,而从会计委派制在农村的实施情况看,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开支还呈现减少趋势。
因此,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也就只剩下了管理费用。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由财政或政府指定的其它部门派出,其档案及相关事项都得由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就会发生人事考核、办公等费用,以及该管理机构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这种成本是实行会计委派制必然发生的,也就是决策的相关成本。
2.会计委派制的间接成本分析。它是一种机会成本。是会计委派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或某过程处理不当的损失。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以下两种风险都会导致机会成本的增加:
(1)由于相关信息不对称,委派的会计“架空”的风险。因被委派的会计属“外来户”,不可能对各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经营状况完全了解,加上企业经营者可能将其看成“异己”,有意阻止会计人员熟悉企业情况和开展正常业务。这样,企业的内耗可能就消磨了会计委派制的优越性。如被委派会计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矛盾冲突反而会延误正常工作,形成新的损失
(2)委派会计被接受委派单位收买,共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风险。由于会计委派制关于被委派会计独立行使会计职责的权力,企业经营者如需进行会计造假,就必须得到会计人员的合作。在利诱之下,有的委派会计可能与企业经营者沆瀣一气,通同作弊,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会计委派制的发展对策及展望
根据“成本—效益”分析,会计委派制还是利大于弊,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不失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剂良方。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提高委派会计的素质。被委派会计应具备较高专业水准和道德素质,同时应具较好亲和力,能够与各方面开展合作。可以向市场公开招标,选拔优秀会计人员担任该项工作。这样,也有利于协调委派会计同接受单位的关系。
2.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委派会计。应设置精干的机构,对委派会计进行统一管理,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调遣,业绩考核与奖惩。该机构可按行政区在政府部门设置,或将其与现行各地区、部门的相关机构合并设置,以节约开支,降低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比如,按委派对象的不同,可以考虑设置在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不同部门。
3.加强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要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选拔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业务考核、奖惩、轮岗、继续教育制度等。特别应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应改革委派会计的薪酬制度,可考虑实行“工薪+期酬”的分配制度。工薪即工资和奖金,基本工资按岗位设计,应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按其劳动的质与量,发放奖金。期酬不同于工资,由管理机构根据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一贯表现按工作年限确定一笔酬金存入银行(应有透明度),随年限增长但不发放,到一定期限才能支取,如果该会计人员违法乱纪,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则取消这笔报酬。以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会计委派制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会计由政府部门委派,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人才市场的规范,会计监督将由政府监督变成所有者监督;而会计监督,从更高层次来说,更应强调对会计的监督。应逐步建立和规范会计人才市场,最终实现会计行业自律,来取代会计委派制。
参考文献:
1.刘明辉。会计委派制读本[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吴联生。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1(2)
3.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课题组。债转股、年薪制、会计委派制的统计监测与分析[J].经济参考研究,2001(8)
上一篇:机会成本与会计学成本比较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