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试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

来源: 程梅英 张军 编辑: 2006/12/13 08:37:15  字体: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及我国现状

  会计区别于其他社会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而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这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客观基础。而基于经济的全球化及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解决与他国之间贸易纠纷的需要、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

  以19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为起点,我国已积极参与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之中。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到目前为止,已制定发布了企业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涉及关联方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量表等项目。基于此,我国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一致或进行了协调。具体表现在:

  (1)在会计准则中统一使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等式,以国际流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取代了“资金来源=资金占有”会计平衡等式。

  (2)接受了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会计原则、基本假设和其他会计基础惯例,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与国际惯例趋同。

  (3)提出了资产、负债和收入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比如在确认收入时,主要考虑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否转移给了购货、接受劳务方,而报酬是否转移给了销售方,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也是一致的。

  (4)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有选择的采用了长期被视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制度,采用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体现稳健主义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方法。

  (5)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制造成本法,认可了允许将企业期间损益的确定建立在资本保全基础上的资本保全制度。

  (6)建立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在内的财务报告体系。报告从格式、项目到内容,均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致。

  上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得按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在境内发行B股和到香港发行H股,按我国国际会计准则所要做的调整已经大大减少。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到指导作用。但我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其结果是,我国没有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而采用了将中外会计准则的个别差异分项处理的方法。另外会计准则体系不够完备。财政部已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 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数量上与国际会计具体准则41项和美国会计准则100多项存在明显差距。况且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仍不够快,实际中暴露出来的可能影响财务会计数据质量的一些重大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如:各项损失准备不够充分,不良资产不能及时得以消化,虚盈实亏、资本消释现象比较严重。

  2、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突出市场经济主体,尤其是满足投资人和债权人信息需求的信息披露不足。首先表现为信息披露范围太窄。例如,我国的会计准则缺乏通货膨胀下的相关规定以及职工福利和退休金方面的财务信息。而国际会计准则(IAS)第29号对恶性通货膨胀,第19号和第26号对退休金费用和计划分别作了有关规定;其次是信息披露规范仍过于简单,层次仍不够清晰,透明度仍不够高,也没做到公平执行;以审批代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仍不够大等。

  3、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解释的明确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欠缺,导致准则利用上的随意性。如利用关联交易和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滥用追溯调整法,有意推迟确认当期损失,以后年度再进行追溯调整,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这些均与准则规定笼统、解释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有关。

  4、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投资主体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清晰,国际会计准则强调的保护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准则也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5、相关法规的不协调。如《公司法》规定以企业利润指标而不是以有关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指标作为对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这不仅导致我国企业为粉饰利润指标而采取种种违法、违规的做法,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更加关注现金流量等指标不相协调。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比较混乱,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规范模式,一方面,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非上市公司企业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另一方面,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不一,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

  三、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

  国际会计准则需要协调的道路究竟怎么走?当然,协调工作并不一定要按已有的某一思路进行,甚至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思路。我们认为,无论是从近期还是远期,地区还是地界的角度来看,实现完全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不可能的,“协调”的目标只能是逐步增强可比性,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领域内一些基本的会计原则得以国际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实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将来的会计准则应该既参照成熟市场经济中的会计准则,同时也要考虑中国特色,构建中国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成文的国际会计惯例,缺点是比较简单、原则不够细致,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香港和台湾)有关准则中的合理内容以及不成文的会计惯例,由于经过了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检验,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在与我国法律和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应尽量加以吸收和运用。

  2、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增强协调方式、方法的可比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必须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有一个发展规划,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具体操作应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行,不单是会计技术问题,本质上是国际利益的调整问题。

  3、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完善,所有者要到位,这样,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就十分强烈,就会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这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必要前提,如果连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没有保证,还谈什么国际化!

  4、会计准则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会计准则是国家法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个法规体系而存在,它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各方利益向背,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共同存在和发展。(1)会计准则与证券交易法的协调。(2)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协调。(3)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

  5、介入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积极开拓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空间。新的经济形势下,应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向双向主动的会计协调方向发展,既有选择的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又要将我国会计准则介绍出去,在欧美主导的国际会计标准体系中注入新的力量,同时也更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情况,使这个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

  6、把推广统一的会计术语和财务报表格式作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又一突破口。给国际经济交流造成障碍的,首先不是会计确认、计量方法的不同,首要的障碍在于会计基础概念的分类、财务报表的格式、报表项目的含义等差别太大。而推广统一的会计基本术语和财务报表格式比推广统一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遇到的阻力应小得多,因为前者一般与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并不抵触,其阻力仅限于传统习惯不同,如果其改变和统一能够顺应各国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需要,应该是能够接受的。这样以此为突破口,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就能够向前推进一大步。

  7、改革和完善会计教育,普及现代会计观念。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