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论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来源: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郭煜晓 编辑: 2006/05/23 10:22:39  字体: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企业融资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一种规范,其存在的目的是使会计处理达到科学、合理、内在一致。人们一直倾向于将会计准则当作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但事实上,会计信息并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定的经济意义。根据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不同的会计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会计信息将产生不同的经济影响,从而影响到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本文着眼于会计准则对报告企业自身的影响,重点分析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影响企业融资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利用内部积累或向外部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会计准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资本市场规范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因素。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企业的资金融通才会规范、有效。

  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在实践中,由于融资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企业融资活动的主要特征,人们通常将资本市场视同于证券市场(在本文中,将不对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进行严格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所需长期资金的主要方式。随着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从货币所有者手中直接融资,而各种类型的资金所有者则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购买股票、公司债券、基金以及其他证券的途径实现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会计准则是现代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企业融资是否能够规范有效地进行,主要依赖于资本市场健全与否。从各国的经验看,资本市场的健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法律、规章、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对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规范化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未来前景进行投资决策而不会有过多的投机色彩,这必然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现代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一方面,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中普遍遵守的实务标准,它为企业融资建立了市场规则和秩序,对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会计准则为投资、贸易和信贷建立了信用基础,减少企业融资活动的风险,促进企业融资活动的发展,从而保障和促进国家经济、金融体系规范、稳定发展。没有会计准则,就不可能形成统一、高效率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资金容量和流量巨大的资本市场也就难以形成。

  会计准则的改革、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回顾各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推动会计准则产生的原动力来自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因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希望有准则来规范企业对经济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行为,以便可以比较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投融资决策。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也就成了企业融资的一项基本需求,同时也成为会计准则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离不开会计信息服务的支持和会计准则的专业保障,会计准则的发展客观上必须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的改革和发展史就是资本市场逐步走向规范的历史,这在各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会计准则最完善的国家,其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是在为资本市场服务的基础上成熟起来的。在1929年以前,美国的会计实务非常混乱,上市企业更重视市场的筹资功能,市场监管也相对宽松,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如折旧处理和合并报表过于多样化,缺乏折旧政策的信息,不报告销售收入总额,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未作明确划分,实发股利超过报表上的已宣告股利,等等。所以1929年经济危机一开始,就有人猛烈抨击会计界,认为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崩溃和萧条的主要原因。在这一形势下,美国会计职业界开始制定会计准则。1938年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成立并负责制定公认会计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本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新的融资工具不断出现,新的交易手段层出不穷,会计准则的作用更加重要。为适应这种状况,促进公认会计准则的发展,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了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随着资本市场深入到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利益团体要求参加到会计准则制定中来的呼声渐高,会计准则的独立性、客观性更加得到重视。为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72年成立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广泛吸收相关利益团体参与准则的制定,确保相关利益团体的意见能够被吸收和考虑。FASB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确立了其制定的准则的权威性,满足了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团体的需要,对维护美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会计准则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技术缺陷影响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尺度,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代表企业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是他们评价企业优劣、进行重大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非常注重企业整体的市场价值,因为进行投融资决策必须按市场规则使用市场价值。然而,由于会计准则本身的技术缺陷,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报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充分体现企业价值。

  传统财务报表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即使是最完美的会计准则,也不一定代表了最公允的经济后果。事实上,由于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和一些强势集团的存在,现行会计实务中被采纳的会计准则往往并不是具有最公允经济后果的经济行为规范。尤其是当会计准则在确认和计量标准方面存在多重选择时,我们选择的标准并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提供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财务报表的可用性很差。美国现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RobertH·Herz于2002年指出,只有19%的投资者及27%的财务分析师认为财务报表在表达企业真实价值上非常有用。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财务报表仅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货币和实物资本,二是现行会计学界重视历史成本原则,关心会计收益而忽视对公司价值、财富变动及经济收益的关注。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企业市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从1978年的平均账面价值是其市值的95%,降至现在的20%以下。这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非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也即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严密有效的治理结构、产品品牌价值、行业领先的垄断地位以及未入账的其他无形资产等。随着高科技公司的大量涌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这些无形资产和商誉等企业核心能力的计量与披露越来越重要。这说明历史性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价值与其企业的市场价值不仅相距甚远且有相互背离的趋势。为此,美国业内人士发出了进行企业财务报告“第二次革命”的宣言,人们称之为企业价值报告革命。

  不确定性(uncertainty)影响人们对于企业价值的判断。企业价值不是市场化的产物,而是企业评估与会计核算的人为计量结果。在人们的常识中,会计应当是一门精确性的科学。复式记账体系保证了会计记录的计算正确性,会计平衡等式必须分毫不差地成立。这些算术计算上的绝对准确往往掩盖了会计系统的本质特性———不确定性。会计系统是对客观事物数量特征的计量,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随机性、模糊性,会计计量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假设基础上,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会计估计的确定具有主观性,业务数据的传递具有时滞性,必然产生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极端情况是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即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目的,刻意计划一些交易安排,在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条件下隐瞒或者歪曲部分财务信息,虚拟企业价值。震惊世界的安然事件就是规则失真的典型例子。安然公司投资了许多控股50%的子公司,按照当时的美国会计原则可以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安然公司通过这些子公司掩盖了企业的真实债务状况与利润来源并从事大量筹资与投资活动。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价值具有重要影响。会计政策是用以指导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一系列原则、程序和方法。会计准则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经济后果理论(ECT)认为,会计信息并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还代表了一定的经济意义,不同的数字将会有不同的影响。不论有效证券市场启示如何,会计政策选择能够影响企业价值。例如,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三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对发行B股等外资股份的公司强制执行,发行A股的公司自愿执行。从执行结果看,发行A股的公司和发行B股的公司之间形成了极大反差。无论是哪一种减值准备,发行A股的公司的运用比例都远低于发行B股的公司,这并不能说明发行A股的公司中三类资产的质量要远好于发行B股的公司,而只是反映两类公司的管理人员对三项减值准备计提政策态度上的差异,是自愿执行或强制执行这种政策差异所产生的结果。会计制度区分不同公司执行三项减值准备计提政策,客观上加剧了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影响了市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力。鉴于此,财政部于1999年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废除了发行A股的公司“自愿执行”的条款,规定所有上市公司都强制执行三项减值准备计提政策。

  三、会计准则的国别差异增加企业的跨国融资成本

  近年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速度加快,跨国融资与投资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公司则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成本的资本。然而,这一发展却遇到一大障碍,即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因会计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缺乏可比性。这使得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具体表现在:

  会计准则的国别差异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资金的国际流动使相关国家认识到对世界各国会计规范进行协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采用一套普遍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降低全球投融资的成本,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竞争。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自197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国际会计准则,然而,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民间机构,它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缺乏强制的约束力,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按自己制定的会计准则(或制度)处理会计事务。由于各国的经济、文化、历史不同,各国会计准则之间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依据这些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存在差异,从而对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产生影响,误导投资者,增加企业跨国融资的难度。如一个A国企业要到B国证券市场融资,该企业按照A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盈利的,但按照B国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却可能是亏损的。2000年中国石油、中国联通、海洋石油等公司在海外上市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显然,如果不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则很有可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而要在国际投融资或者经济往来中,经常性地调整各国会计信息的差异,不仅大大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模糊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给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带来混乱。

  国际资本市场的准入条件不同,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各国资本市场的准入条件是不同的,一般要求按照本国会计准则编制会计信息,有些国家还允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AS)提供会计信息。这意味着如果A国企业要到B国证券市场融资,就必须按照B国的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若B国允许)编制财务报告。对许多企业而言,即使其产品的技术标准非常先进,可以通行国际市场,但如果其财务报表不是按资本市场所在国或者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编制的,而是遵循本地区、本国的会计准则报告的,它们就根本无法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跨国融资。

  [参考文献]

  [1]周小川 关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问题[N] 中国证券报,2001-04-13

  [2]刘峰 会计准则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彭剑君,黄中生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1)

  [4]张亦春 现代金融市场学[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