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论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

来源: 王瑞 编辑: 2007/01/12 11:27:58  字体:

选课中心

实务会员买一送一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课程试听

抢先体验

课程试听

高薪就业

从零基础到经理

高薪就业

  [摘 要]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它将影响不同利益集团的分配结果,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导致我国会计政策选择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使我国会计政策选择更加规范、合理,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关键词]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会计政策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桥梁和纽带,它既受会计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又直接规范和制约企业会计实务,对企业会计报表和资本市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会计的日益复杂化,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在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在现实中,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主要手段。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损害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和企业的信誉,破坏市场秩序。如企业随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潜亏挂账;利用会计期间假设及应计制,通过操纵把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应计项目的坏账损失提前确认,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滥用利息资本化;随意改变“八项准备”的计提;随意改变存货计价方法;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随意改变长期投资的计价方法;随意伸缩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等。(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目前从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上看,真正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还为数不多,大部分企业没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企业目标与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方法和程序缺乏内在的一致性,这就部分抵消了会计政策选择的作用。还有一些企业在政策选择中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选择程序,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较大,造成部分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披露中,很多企业没能充分披露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信息透明度不高。

  二、导致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缺陷,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提供了可能

  由于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特点之一就是,国家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来规定可供企业选择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因此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缺陷必然导致企业钻制度的空子,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下的弹性空间过大。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同类交易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并允许自发性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如对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可采用不同的比例,对费用归属期的选择和间接费用的分摊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固定资产残值和在产品成本的估价可采用不同的标准。这种作法的初衷是使上市公司具有灵活的理财自主权并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留给企业的选择过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钻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空子,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为满足不同目的之需将盈亏调前、调后。

  2.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特定环境条件制定的,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但情况在不断变化,实践在不断发展,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可能涵盖新的情况,导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以致一些新领域、新行业的同类会计事项或交易会出现多种会计处理方法,这就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许多企业往往就利用制度的滞后性粉饰会计报表。如对当前证券市场中的企业购并、股份回购、认股权计划等事项,对一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上如何处理和披露尚无明确规定。

  3. 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后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提供了逃逸通道。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允许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同时,规定除国家发布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和无法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外,对其影响采用追溯调整法,并将累积影响数从最早期间的留存收益期初数中调整。这种作法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制造虚假收益,提供了逃逸通道。一方面企业以前年度连续盈利,另一方面以后年度的会计政策变更将虚计的利润从股东权益中卸掉包袱。

  4. 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披露要求不严。当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影响数等内容,由于会计报表附注零乱分散、且篇幅有限,大多数企业对选定的会计政策只是泛泛而谈,并未深入分析为何使用该会计政策,使用该政策对企业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的影响。由于我国大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政策选择分析能力有限,故不能真正了解会计政策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也就使得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毫无后顾之忧。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诱发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现代公司制企业在领导、管理、激励、约束方面的制度和原则,它涉及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责、权、利上的划分和相互制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控制关系和制度结构。会计系统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必然要受到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也就是说,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司治理还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内容,从而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系统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学、严密的企业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对它的引导和控制。当企业组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时,会计信息就可能成为内部人控制以及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没有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公司治理各相关利益主体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注册会计师执业不规范,纵容了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普遍存在着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执业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注册会计师受企业管理人委托对企业进行审计,造成企业管理人是审计服务购买人的假象。一些注册会计师为达到维持客户数量,增加收入等目的,违反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企业管理人服务, 满足企业管理人需求的倾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面对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现象,常以企业遵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为借口,对此现象视而不见,闭口不谈,对会计报表中明显误导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会计政策选择也不予提示。加之相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到位,都纵容了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四)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使得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肆无忌惮

  《会计法》第十八条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只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才应改变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一是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二是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绝大部分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并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而仅仅是为了操纵利润、粉饰报表,其结果往往是使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但由于《会计法》对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的要求依从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要求,而我国会计制度并未对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做出严格的限定,从而使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审计、监督组织无法做出是否合法的判断,造成对企业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执法困难。

  (五)缺乏会计政策选择意识,会计人员素质低,导致会计政策选择不合理

  尽管我国接连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给企业以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还没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识,即使是有,部分企业也没有真正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我国当前的具体会计准则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即某些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选择,然后利用选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如收入会计准则中的收入概念,道出了收入的重要本质,即“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会计人员在运用收入准则进行收入核算时,尤其要注意分析形成收入交易的实质是什么,而不能象行业制度一样凭交易的形式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职业判断能力决定了具体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起点更高,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却远远达不到具体会计准则的要求,这必然导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合理。

  三、解决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

  逐步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过程是一个会计政策得到日益公认的过程,更是一个会计政策日益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我国当前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首先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其中既有学术界又有企业界,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民间组织,既有审计机关又有会计职业团体,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利益空间相吻合。制定出具有普遍认同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尽量消除对同一事项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差异过大的现象。

  2. 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限制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给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差,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上市公司信任度普遍不足,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以减少企业利用其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可能性。

  3.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尽量减少真空地带。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既要符合现实经济状况,同时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制度和准则能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且在理论上具有适度超前的优越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未来将出现的经济现象做出规定,从而减少在新经济现象出现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出现真空地带的可能性,避免企业在无章可选时自行选择会计政策,操纵利润。

  4. 严格限制追溯调整法,防止企业利用追溯调整卸掉以往年度虚计利润的包袱。将追溯调整的累积影响数,计入变更当期净利润,以便让投资者在利润表中直接看到变更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公司的股价做出灵活的而不是机械的判断,使前期制造虚假利润者产生“迟早暴露”的后顾之忧。同时约束随意变更行为,不同会计政策对利润的正反方向影响在利润表中作清算式揭示,不同会计政策对利润的影响在当期利润表中抵销。

  5. 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披露,扩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披露的范围。尽快制定会计政策披露规则,对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要求企业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披露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以便能够集中、系统、详细地揭示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便于增进对会计报表信息的理解和利用。对会计政策披露的范围上,不仅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影响数,还要披露变更的性质以及对变更的判断,同时在年度审计报告中说明当期存在会计政策变更及其对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影响。这能引起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注意。

  (二)完善公司治理以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针对我国当前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我们应立足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的明晰界定,为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二是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当局之间有契约关系。有了这两个条件,既可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企业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政策,又可以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减少随意性,尽可能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现代企业制度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普遍过高,这样就难以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而主管部门的介入,则无法消除政府对企业决策的行政干预。因此,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特别是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经理层实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

  3. 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应进一步探索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使管理当局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以增强公司管理当局对股东的责任心与忠诚度,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4.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它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说,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股权结构的优化,有赖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只有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了,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我们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它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限制企业经理人为个人利益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来操纵利润,损害投资者利益。

  5.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也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这就使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增加,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另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惩处力度。

  (三)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我国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及相关惩戒办法,一旦中介机构出现有违职业道德或失职行为,作为管理部门,决不能姑息迁就,应加大处罚力度,以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道德、风险意识和执业水平,加强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谨慎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公正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予以特别的职业关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变更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变更不合理或披露不充分时,注册会计师应视其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减少企业的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由于我国《会计法》未对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做出严格的限定,导致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恣意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利润,而无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要想用法律制约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利润,必须健全法制建设,明确界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行为。由于对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企业行为的监控,是国际会计界的普遍性难题。在明确界定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可先针对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同时,我国《会计法》应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此外,应与国际接轨,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企业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从而抑制其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冲动。

  (五)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确保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

  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充分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保会计人员做到既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敏锐的职业眼光和充分和主观判断能力,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熟知现行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以便在工作中结合企业实际、恪守职业道德,在给定的会计政策空间里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李姝。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J] 会计研究,2003,(7) .

  [2]刘杰。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措施概要[J] 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7) .

  [3]王振武。企业会计政策择定的原则[J] 财会世界,2001,(4) .

  [4]龚凯颂。关于会计政策的思考[J] 财会月刊,1998,(7) .

  [5]陈敏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十大破绽[N] 证券日报,2003-1-20.

学员讨论(0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