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

来源: 张晓琼 李伟 编辑: 2007/02/07 16:10:42  字体:

  [摘 要]全新的表格输入法,将凭证模块和报表模块相结合,实现凭证数据的高速输入;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将制造成本核算报表化,一举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从而解决了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一个最大难题;开创了分组核算,从而提供比总分类更概括、更综合的核算指标等八大部分内容,构成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框架。

  [关键词]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

  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控模块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它进行层层分解。最高层若干模块是主控模块,它们体现了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系统风格,其模块结构的划分标准是否科学将影响会计软件的整体质量。科学的模块划分标准有助于获得标准化、通用化,甚至是全通用的主控模块结构。按功能和数据处理流程划分是电算会计模块划分的两种主要标准,它们各有优缺点,只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标准,都会显得美中不足。如果以数据处理流程为主要划分标准,将各模块重复的内容抽出来,再按功能划分,就可以扬长避短,进而获得全通用标准化主控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这是一个全通用标准化的主控模块结构,适合于任何一个会计主体的电算会计,并能实现强大的核算功能。这些核算功能主要包括:加工中央数据,实现双轨核算制。并为适度的反记账和反结账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采用主辅核算,既能满足传统编码内会计核算的需要,又能进行更详细的编码外核算;报表模块全通用,不仅能加工各种实时核算和随机核算报表,而且结合编码技术可实现成本核算的全通用。

  三、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表格输入法是指首先利用报表或辅助核算模块加工生成有关表格中的数据,如间接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等;然后在凭证输入模块根据该表格结构和项目一次性定义相应的表格输入方法;最后执行该表格输入方法,从相应表格采集数据,自动输入记账凭证数据。表格输入法将使编码内、外核算产生有机联系,它特别适合于表中有大量数据的凭证数据输入,录入效率非常高,是一种很好的贯通编码内外核算的方法。

  四、自动转账全通用

  自动转账也是一种高速的凭证数据输入方法。它是指在计算机中预先一次性定义转账方法,然后由计算机自动编制凭证,将指定的某一账户余额全部转入另一指定账户,自动转账后转出账户一般无余额结转下期,从而实现凭证数据的自动高速输入,自动转账功能只涉及账户之间的余额结转。

  商品化会计软件提供自动转账功能,但主要局限于结转损益,并没有作为一种独特的凭证数据输入的通用方法。实际上,自动转账还可用于单向编码的结转,甚至可以由用户现场指定自动转账的内容,实现自动转账的全通用。

  所谓“单向编码”,是指有些明细编码平时只有借方而无贷方发生额,或只有贷方而无借方发生额,待期末将其转平,转入相应的综合编码。单向编码期末(年末或月末)必须转平,而接受单向编码转平的对应编码称为“综合编码”。

  使用单向编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编制某些特定会计报表的需要。如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反映部分),可在“现金(1001)”、“银行存款(1002)”和“其他货币资金(1009)”3个科目的编码设计中,直接运用现金流量表的行号作为它们的底层明细编码设计。反映现金流入的那些明细编码为借方单向编码,平时只有借方发生额,当发生对借方的冲销数时,只能在借方用负数冲销,不可在贷方用正数冲销,如销货退回付现;反映现金流出的那些明细编码为贷方单向编码,平时只有贷方发生额,当发生对贷方的冲销数时,只能在贷方用负数冲销,不可在借方用正数冲销,如购货退回收现;当发生现金及现金等价之间的内部转化时,属货币资金形态的变化,既无现金流入,又无现金流出,可单独设计一个底层明细编码核算“内部结转(98)”;最后必须设计一个底层综合编码“上年结转(99)”,年末将所有单向编码都转入该综合编码,全部单向编码转平,唯有综合编码可能有余额结转到下年。

  自动转账的理论基础是“三库理论”。对于自动转账而言,待转平编码就是转出编码,它的最新余额已经加工产生,存储在中央数据表内,不必另外加工,自动转账时可从中取出指定转平编码的余额;预先一次性定义自动转账的凭证输入方法,即指定要转出的前导编码和转出方向,接受转入的编码全称,转账时的摘要信息;将不同会计期中央分类账待转平账户的余额数据与相对稳定的自动转账方法结合起来,就能产生目的库数据,即自动转账凭证数据。自动转账的三库就是中央数据表、方法数据表和凭证数据表。其中,关键是方法数据表的定义,主要是表结构和表记录的定义。

  五、中央数据全通用

  中央数据,也称中央分类账,或称余额表,是根据输入机内的凭证数据,采用实时核算方法,加工生成的一种再生数据。它就是电算会计的分类账,含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中央数据的综合性极强,是电算会计的核心数据。在会计核算软件的众多再生数据中,中央数据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存储中央数据的表文件称中央数据表,它与会计电算化的其他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加工中央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数据是连接凭证数据与报表数据的桥梁,并成为核对其他所有再生数据的依据和标准;中央数据综合了总分类与明细分类核算指标,总是实时动态提供最新会计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数据源;中央数据是会计分期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各级账户余额分期结转和发生额逐期汇总,从而准确进行会计数据分期的主要载体;中央数据是实现双轨核算制的前提。有了中央数据,实时核算和随机核算才得以顺利进行,使得会计核算的严谨性与灵活性和谐统一。

  六、报表编制全通用

  报表编制全通用应实现强大的编表功能,不仅能编制规定对外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也能编制对内有助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报告。

  财务报表关系到企业多方面的经济利益,我国会计制度详细规范了它的编制方法。在会计制度的指导下,运用“三库理论”,全面实现报表编制电子化,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库”也称三表,是指数据库、方法库和目的库。对报表模块而言,随机与实时核算已经产生了编表数据源,它们被存储在有关数据表中,主要存储在中央数据表内,无须另外加工;至于编表指令,应单独设计指令表存放,鉴于各种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互异,可分表别设计指令表;将不同会计期的数据表作为参数与指令表相结合,就可加工产生不同会计期的目的数据,即指标表的数据。

  报表编制一般要使用3个工作区,分别打开指令表、数据源表、指标表。首先在1号工作区指令表中顺次读取指令;然后执行该指令,在2号工作区数据源表中采集数据;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填在3号工作区指标表的相应位置。这种电子化的填表过程,是报表编制的高度共性。至于报表结构和编制方法的差异,则是报表的个性,这些个性充分体现在他们的编表指令上,决不会改变高度同一的电子化填表过程。显然,建立在“三库理论”基础之上的报表模块,是一个全通用的模块。

  七、成本核算全通用

  要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关键在于寻找成本核算的共性,并仔细研究其个性,找出个性中蕴涵的规律。

  一般而言,各企业制造成本核算需经历以下几个共同的步骤:按成本项目归集陆续发生的费用;期末将归集的间接费用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成本费用;将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累计成本费用在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最后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据以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对此可归纳为归集、分配、再归集、再分配和汇总5个步骤,这是成本核算的高度共性,反映成本核算数据的通用流程,一般企业要依次经过这5个步骤。

  成本核算个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定成本计算对象,如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产品品种,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和最终生产步骤的产成品等;二是选择费用分配方法,在前述两个分配环节都有很多费用分配方法可供选用。

  首先,选用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改变的仅仅是成本归属,会计电算化完全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明细编码,来适应不同成本计算对象的选择。

  其次,无论选择何种分配方法,其分配过程不外乎四大要素,即分配对象、分配依据、分配标准和分配归属,它们都集中反映在二维形式的各种分配表中。这些分配表都可以视同报表,利用报表模块将其定义为相应的指标表,然后定义生成相应的编表指令,执行指令编制报表,从而完成两个分配环节中各项费用的分配。

  因此,紧紧抓住成本核算的高度共性,利用报表模块和编码技术,进行两个模仿即可以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一是模仿手工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利用报表模块模仿成本费用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照顾各企业成本核算的个性;二是模仿手工成本核算过程,主要是选择成本核算的高度共性(即5个步骤)来进行模仿,而绝不是选择具体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进行模仿,并配合编码技术,在模仿中实现成本核算的全通用。

  八、“分组核算”全通用

  “分组核算”是指比总分类核算更高级别的核算,即对一级科目进行分组核算,可称之为“零级核算”,它提供比总分类核算更综合、更概括性的核算指标。

  分组标准。按使用的经常性程度分类,可分为常规分组和现场分组。“常规分组”是指那些经常使用的、比较稳定的分组口径。常规分组主要有:按会计对象可将全部总账科目分为“资产”和“权益”2组;按会计要素分为6组;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组;按资金的流动性分组等。常规分组比较稳定,会计软件可提供这些分组口径供选择。

  现场分组是指分组口径由用户现场指定,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也称为“随机分组”,以适应管理需要,满足用户千变万化的分组核算需求。如将资产方的各项债权与权益方的各项负债合并作一组,以反映企业的净债权或净债务;又如将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与投资性资产2组,再将权益分为经营性负债和筹资性负债2组。现场分组比较灵活,会计软件应提供相应的操作功能。

  将常规分组与现场分组相结合,既能满足常规核算需要,又能实现随机核算要求,将分组核算的严谨性和灵活性结合在一起,以尽量适应用户的各种核算需求。另外,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分组核算可与6种会计核算形式相结合,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分组核算需求。

  无论怎样进行分组核算,其数据源均来自于凭证数据。为减少数据冗余,在计算机中通常不作永久保存,而是在需要查询或打印时临时生成。

  总的来说,分组核算比总账核算的综合性更强,十分有利于对会计信息的宏观和整体性把握。分组核算将扩充全通用的随机核算功能,从而增强会计核算软件的整体功能。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一是研制方法全通用,9个专门方法形成体系,为会计电算化全通用提供技术性保证,也是全通用理论得以实现的前提。二是主控模块全通用,构建的11个标准化主控模块,使得全通用理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三是主辅核算相结合,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编码内核算不足的普遍问题。四是建立了核心的中央数据,使其受会计恒等和平行登记所制约,然后再利用中央数据来控制其他所有随机核算再生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双轨核算制的顺利实施,并实现“反记账”和适度的“反结账”。五是灵活运用“三库理论”,大大增强编表指令的可读性和扩充性,实现报表编制的全通用。六是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从而攻克了电算会计全通用的一个难题。七是利用表格输入法和自动转账,实现凭证数据的高速输入,促进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流和有机结合。八是开创了分组核算,从而提供比总分类更概括和综合性的核算指标。这8个部分紧密结合,构成有机整体。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