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

2003-10-30 10:28 来源:《会计研究》·于增彪、梁文涛

  ──兼论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

  [摘要]本文在界定以生产为起点和以销售为起点的两种传统预算编制方法所适用的条件的同时,论证了以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应以每股收益或利润为起点编制预算的观点。在实务上按照这种观点编制预算,不仅有助于提升所有者和经营者对整个公司计划和控制的能力,顺势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来影响本公司股价,而且还为财务报告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线索。由于预算编制结果也可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表述,本文建议将按每股收益为起点编制的预算以及定期甚至实时编制的预算反馈报告进行公开披露,以增强现行财务报告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明细化程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预算 预算编制起点 利润观预算 财务报告改进

  大约二十年前,我国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和企业管理的教科书中,谈到预算或“财务计划”的编制时,一律主张从生产或从确定生产任务开始(可称之为“生产观预算”),企业在实务上亦如法炮制。进入1980年代以后,我国引进西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又一律主张预算编制应该从销售或从确定销售数量开始(可称之为“销售观预算”)。我国学术界完全接受了“销售观预算”的观点,但就我们所知,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实务上成功应用这种观点的案例并不多。我们认为,这两种预算观念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上都有局限性,不适用于现代公司制企业(或简称公司)。现代公司预算编制的起点应该是“每股收益”(EPS)或利润,我们不妨称之为“利润观预算”。“利润观预算”的确立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和财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而且有可能解决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及时性和明细化问题。下文,除结束语之外,安排三个部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预算观念的形成依赖于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利润观预算”最适合于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且在逻辑上,两权分离程度越高的公司越应该采用“利润观预算”。

  19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无论是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还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都不是经过市场、而是经过国家计划部门统一调配来实现的。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公司,每个企业事实上是一个“生产车间”,整个国家并不存在市场,此其一;其二,当时,我国一方面生产能力低、技术落后,造成供给短缺,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无限制的人口生育又造成对社会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即所谓“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企业生产什么都有人需要,生产多少都能“销售”(统一调配)多少,生产决定“销售”,而利润也无非是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安排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预算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编制的起点当然是生产或产量确定。只要生产“搞定了”,其他则全部“搞定”。这是“生产观预算”的基本条件。

  与“生产观预算”相反,“销售观预算”以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为前提,销售决定生产,生产决定设备物料采购和人力聘用,进而决定筹资和投资。从预算编制的流程看,这就是从销售预算的编制开始,依次编制存货和产量预算,材料、工资和制造费用的预算,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预算,直到最后的利润预算和现金预算。也就是说,对“销售观预算”而言,只要销售“搞定了”,其他则全部“搞定”。我国从1980年代开始逐步取消统一调配的产品种类,现在已全部放开,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我国近几年生产能力提高迅猛,而社会消费相对滞后,市场供过于求,形成所谓消费者市场。在这种条件下,我国企业采用“销售观预算”似乎有相当充分的现实根据。

  但必须指出,“销售观预算”隐含着两项假设:(1)企业或企业经营者作为预算编制者具有强烈追求无限利润的动机──其唯一限制是销售,因而销售才成为预算的起点;(2)销售与利润的增减变化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与被确定的销售量(额)相对应的利润在当时限定的条件下应该是最优的,否则以销售为起点编制预算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因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不言而喻,满足这两项假设条件的或者说适合使用“销售观预算”的就只有独资企业(当然,也可包括合伙制企业),因为独资企业一般是所有者和经营者(或预算编制者)二位一体。对于公司而言,问题截然不同。因为典型的现代公司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即两权)相互分离,公司所有者处于企业之外,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而对公司不具有所有权的经营者却直接经营公司并编制预算。公司所有者当然追求利润,而公司经营者就不一定像公司所有者那样在任何条件下都去追求利润,因此,这样的两种情况常常难以避免,即销售的增长导致利润的下降和当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增加利润时而不去开拓。前者的例证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亏本出口,不仅使自己濒临倒闭,而且给银行造成很多“烂账”。后者的例证是我国中小国有企业,改革初期,其资金、技术、人才甚至市场都比民营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后来基本上是被民营企业所击垮,原因之一是没有守住和开拓市场。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采用“销售观预算”的缺陷,是我们主张实行“利润观预算”的主要论据之一。

  公司实行“利润观预算”的另一个重要论据在于“每股收益”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按照统筹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s )的思想,每股收益既反映股东利益又与公司的愿景和战略相联系①。当然,不满足客户需要、没有优化的内部业务流程不可能取得使股东满意的每股收益,但这仍然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且在逻辑上公司不可能牺牲股东利益去满足顾客需要(除非公司已造成过错)。其次,按照“杜邦分析模型”②的思想,每股收益综合而又详细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杜邦分析模型直接给出的是投资报酬率(ROI),而不是每股收益。实际上,在杜邦分析模型上增加负债率因素就可以得到权益资本报酬率(ROE),进而得到每股收益数据。同理,我们也可以从股收益推导到ROE,再到ROI,最后到整个公司经营活动。第三,实证研究证明每股收益与证券市场中企业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每股收益的变动影响股票价格(Ball and Brown , 1968;Bartholdy,1998)。第四,将上述三点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说每股收益也反映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对资本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说公司在需要资本时是否能够顺利筹集到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公司股票的预计每股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公司来说,资本竞争与市场竞争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一样重要。

  ①平衡记分卡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S . Kaplan和一家咨询公司的总裁David P. Norton于1992年共同创造,其内容可参见:Robert S. Kaplan and Anthony A. Atkinson. 1998.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368-79.平衡记分卡与公司战略的关系可另外参见:Robert S. Kaplan and David P. Norton. 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Part I and Part II, Accounting Horizons, Volume15, Number1 & 2-March & June 2001.

  ②杜邦模型将投资报酬率分解成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之乘积,然后继续分解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直到显露出企业经营活动的面貌。参见:Ray H. Garrison and etc .1999. Managerial Acounting .4th ed. Taipei:McGraw-Hill,628.。将杜邦模型与负债率结合起来,求得权益资本报酬率过程为:

  a. 负债率=负债/ 资产

  b. 投资报酬率=利润/ 资产(其中资产亦为投资)

  c. 用投资报酬率除以(1-负债率)得到权益资本报酬率,即:(利润/ 资产)÷[1-(负债/ 资产)]=权益资本报酬率

  公司实行“利润观预算”的再一个论据在于它符合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模型(余绪缨等,1996)。预算是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中,利润不是唯一内容但不可能不被放在首位,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弥补“销售观预算”的不足。由于所有者对利润的追求是无限的,在逻辑上可能发生所有者要求的利润在数量上超出可能的销售所提供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可行的办法只能是按销售来压缩利润,但这种压缩并不意味着又回到“销售观预算”,因为这种压缩是有限度的,即不能低于最低投资报酬率(MRR)的要求,否则,所有者就会采取各种形式撤走资本。有趣的是,按照委托-代理理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表现为经营者总是比所有者掌握更多的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换句话说,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是理性的,所有者最终要求的利润必须得到经营者的认可,这样,通过预算确定的利润在数量上不是超出、而是达不到可能的销售所提供的利润。最后预算究竟编制在什么水平,首先取决于所有者如何为经营者设计以预算为基础的激励制度③;如果该激励制度不能消除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取决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如何博弈。

  二、 国内外企业预算管理实务上,有证据表明“利润观预算”应用相当广泛,而应用“利润观预算”,对所有者来说关键是选择一个投资报酬率;对经营者来说既要选择投资报酬率又要将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计算的利润细化为公司成员的业绩指标。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始于新中国成立。尽管我国企业一开始就是两权分离,具有公司性质,但我国当时照搬原苏联模式,实行中央集权式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并不重视利润。我国企业开始重视利润并将利润与企业职工利益联系起来是在1958年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利润分成制度,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断。1978年四川省恢复利润分成制度并很快推广到全国。1981年以后国有企业又实行企业承包,承包内容主要是利润,国家获得固定利润数额,超额部分则归经营者(承包人及企业职工)、或者按比例在国家和经营者之间分配(吴敬琏等1993)。1984年我国国有企业完成“利改税”但企业承包的性质迄今并未改变,有些企业税利一起承包,而另一些企业则承包税后利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利润分成和承包制时,“利润观预算”就已经产生了,并不是今天的臆断。不同的是:有些企业将承包的利润或目标利润,按组织层级、单位和个细化,形成系统而又详实的利润预算或计划④,但其余企业仅仅确定一个利润预算的总数。对于前者,“邯钢经验”可以给予一定的说明。

  “邯钢经验”(于增彪等,1998;2001)是邯郸钢铁公司(简称邯钢)在我国过去50多年来企业成本管理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的伟大创造,称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邯钢经验”作为成本管理的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成是成本预算管理的经验,成本目标制定和分解的过程正是成本预算编制的过程。由于“邯钢经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倒推法”确定目标成本,因而这种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只不过是利润预算的一个部分,具体体现了“利润观预算”。邯钢确定目标成本的公式是:

  ③美国学者M. L. Weitzman 用原苏联报酬模型证明预算与激励制度设计的关系,该模型为:

  R=W+KlB+K2(A-B)A>B(1)

  =W+K1B+K3(A-B)A

  其中;R=R报酬,W=固定工资,B=预算数,A=实际数,K1、K2为奖励系数。K3为惩罚系数。也就是说,经营者或下级的工资由固定工资、按预算数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奖金和按预算实际完成数提取的奖金或惩罚等三部分组成。该公式的奥妙在于上级通过选择K1、K2、K3三个系数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可以影响经营者或下级是否利用私有信息以所有者或上级的利益为代价来谋取私利。容易验证:当0

  ④我们注意到“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的观点(参见:苏寿堂着《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但与本文的观点明显不同,简单说来就是每股收益与目标利润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和功能。

  集团销售收入-集团目标利润-集团总部费用=集团目标成本(1)

  在公式(1),“销售收入”的确定应该包括对销售数量的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邯钢的利润或成本预算是从销售开始的,因为公式(1)中“目标利润”在技术层面上是单独确定的,并不依赖于“销售收入”,并且从整个公式看,如果目标利润数额过大,只能导致目标成本数额过小,丝毫不影响“销售收入”。至于如何确定集团目标利润,邯钢没有给出严格符合逻辑的计算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确定集团销售收入、集团目标利润和集团总部费用之后,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集团目标成本,然后再将计算的集团目标成本层层分解,直到个人。

  如此证明“邯钢经验”体现了“利润观预算”似是勉强。这里可以再换一个角度讨论。大家知道,邯钢是多品种的企业,因而公式(1)中的各个项目实际上是按产品计算之后汇总的结果,如果不考虑集团总部费用或者将它移到公式的左端,便可以得到特定产品单位目标成本公式:

  (市场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2)

  从公式(2)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成本预算作为利润预算的一部分是从利润开始──在市价被市场决定的前提下,首选确定单位目标利润才能确定单位目标成本;用销售数量分别乘以单位目标成本和单位目标利润便分别得到集团目标成本和集团目标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2)正好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于1960年代首创的目标成本方法的基本公式(Young 1995;于增彪2001)。目标成本法目前仍在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流传,其贡献之一是为单位目标利润的确定提供了若干种方法。方法之一是先择定投资报酬率水平,然后乘以企业资产求得利润总额,再预测销售或生产数量,最后用销售数量除利润总额,求得单位目标利润。该方法关键是选择投资报酬率。从资本提供者的角度看,投资报酬率是资本机会成本或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从资本使用者的角度看,投资报酬率是利润与资本的比,表示资本使用效率。对一个企业来说,理想的投资报酬率应该大于资本提供者的资本机会成本并在本行业、本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此外,对上市公司来说,所有者与经营者通过证券市场连接起来,如果证券市场以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占主导地位,每股收益及其引发的股价变化必定为所有者或投资者所关注,从而所有者必定对公司每股收益产生预期或要求。作为经营者,其经营计划或预算的编制必须反映所有者的这种预期或要求,并力求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予以实现。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制定财务预算,股东大会批准财务预算,以总经理为首的公司管理当局执行财务预算。我国上市公司实际运作尚不规范,但如果董事会真的代表股东,而股东投资真是为了赚取利润,那么按《公司法》运作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的编制不可能不以利润或每股收益为起点。可能的问题仅仅在于是长期利润还是短期利润。同时,如果总经理的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特别是利润或每股收益有关,作为预算执行者,他不可能完全被动,他会主动地预测一个利润或每股收益的数据。该数据可能等于也可能不等于(甚至常常低于)董事会拟定的数据。这时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协调,并按照协调后的数据编制预算。为了实现预算,总经理通常将预算指标按照层级、单位和个人分解,将自己承担的压力和责任传递给公司所有成员。

  综上所述,在两权分离的企业中,预算的编制是从选择投资报酬率、利润水平或每股收益开始,但这种选择由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别进行,需要既定的程序予以协调。经营者根据协调后的投资报酬率、利润水平或每股收益计算利润从而成本的总额和单位产品数额,并拓展成包括成本预算的利润预算。当然,所谓的预算并不仅仅是包括利润预算,还包括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概念。之所以没有全部地予以论述,主要是因为在实务上现金预算是利润预算编制的副产品;资本预算属于长期计划范围,有专门的编制方法,一般需要单独讨论,而且当年资本预算中的支出部分已经包括在当年现金预算中的现金支出部分。

  三、实行“利润观预算”一方面可以强化公司各个层级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如果要求公司将“利润观预算”公开披露,则完全有可能弥补长期实行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的弊端,使财务信息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和明细化。

  我们首先讨论第一方面。我们认为:(1)通过“利润观预算”既可以将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又可以将年度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相衔接。因为追求利润仍然是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之一,而公司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归根到底是保持或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公司是两权分离的,股东所追求的利润不一定就是管理当局经营的目的和方向。“利润观预算”可以保障管理当局的经营决策和对公司战略的设计和实施在根本上符合股东的利润。(2)通过“利润观预算”,董事会、股东或总经理既可以控制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又可以对证券市场上本公司股票的价格施加影响。因为从一个方向看,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相关,每股收益可推导出投资报酬率,而投资报酬率又与公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因而控制每股收益就可以控制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从另一个方向看,控制或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也就控制或影响了每股收益,进而股票价格。“利润观预算”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广泛,恕不赘述。

  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方面,即“利润观预算”与财务报告的关系。我们认为:公开披露公司的“利润观预算”,并与财务报告结合使用,对现行财务报告将是一个重大改进。(1)长期以来,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证券监管部门和学术界有一大批研究人员致力于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研究,由于无法放弃历史成本原则,致使多种改进的努力徒劳无功。如何在不丧失历史成本原则积极作用的前提下赋予会计信息以前瞻性,无疑是财务报告改进的根本性问题。其他问题还有过于总括和时间滞后等等。(2)“利润观预算”与其他预算一样,其编制结果可以归结到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假定“利润观预算”编制的完全准确,那么,预算年度末实际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与预算年度初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则完全相等。不同点在于:就这三张财务报表本身而言,它们将公司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综合反映,而从“利润观预算”本身而言,它不仅反映公司整体,而且反映公司的结构──预算的数据结构与组织结构是一致的,每个层级、单位和个人都对应着相应的数据,并与权利和责任相连接。显然,如果年初按照一定的明细程度披露“利润观预算”,财务报告不仅具有了前瞻性,而且被成功地明细化了⑤。(3)预算是对公司经营活动计划和控制的工具。从过程上看,预算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预算反馈(于增彪等2001)。所谓预算反馈就是定期对预算执行的实际进度的报告,将实际进度与预算比较,并对重大差异采取矫正措施,最终实现预算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预算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实际进度的报告”(或者称预算反馈报告)就是那三张财务报表。发达国家90%以上的企业都编制预算,我国企业近几年也逐渐引进预算管理。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一般一个月提交一份反馈报告,但也有像我国中原油田这样的企业利用计算机系统三分钟便刷新一次预算实际进度报告。这就是说,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实际上已经提供月度的、甚至接近实时的财务报表,只是尚未公开披露,其功能未能充分发挥。(4)“利润观预算”对财务报告的改进最终体现在公司管理当局为股东或投资者之类的外部决策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有用性。在证券市场发达的条件下,不妨说,股东或投资者在年初是依据预计的每股收益来预计股票价格,然后依据预计的股票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是否购买或者是否继续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如果年初公开披露“利润观预算”,其中的每股收益对这些外部决策者的有用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向股东或投资者表明本公司将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利润观预算”中的每股收益数据的可靠性应该很高,因为“利润观预算”经过严格的程序编制和批准,其结构性的数据与公司各层级、各单位和各位成员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在年度中,将定期或实时取得的预算实际进度报告或者实际的三张财务报表与预算比较,从而确认差异,并予以公开披露(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能的),不仅为实现预算提供了保障,而且为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提供了更加有用的信息,它帮助股东或投资者修正年度初基于预算形成的信念(或概率),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取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颁布分部报告的第14号公告《盈利企业分部财务报告》,1997年颁布第131号公告《企业分部及相关信息的披露》,采用管理方法(Management Approach)重新界定分部概念,对第14号公告进行了修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7年颁布《分部报告》的会计准则,我国在近2-3年内也会颁布类似的准则。凡此种种都在于提高财务报告的明细化程度,这种趋势与本文观点非常接近,但其中提出的分部报告的明细程度、完整性、系统性都不及“利润观预算”。

  四、结束语

  上文提出以每股收益为起点编制预算的观点,即“利润观预算”,同时提出公开披露“利润观预算”,披露作为预算反馈报告的实际的财务报表及其与预算的差异,以改进现行财务报告。这其中涉及到会计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重大问题,诸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公司向竞争对手保守商业秘密等等。同时我们也感到:由于高新技术、经济全球化和公司巨型化的发展,刺激了企业资源规划(ERP)、业务流程再造(BPR)、适时制(JIT)和作业管理(ABM)等新的管理哲学和工具的发展,会计领域正在面临着新的变革。本文是在这个背景下立论,希望引起诸位同仁的关注和讨论,不妥之处,也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7.分部报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4号公告《盈利企业分部财务报告》,1976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31号公告《企业分部及相关信息的披露》,1997

  苏寿堂。2001.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吴敬琏等。1993.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06-172

  余绪缨等。1999.管理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10-637

  于增彪。2001a.成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北京亚太华夏财务会计研究中心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于增彪等。2001b.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会计研究,8

  于增彪等。1998c.《论管理会计的应用》之质疑。会计研究,6

  Ball, R. and P. Brown. 1968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6(Autumn 1968),pp: 159-178

  Bartholdy, Jan. 1998. The Changes in Earnings-Price Ratios and Excess Returns: A Case of Investors Over-Reac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Volume7, Issue3, pp: 237-252

  Garrison, Ray H. et al…… 1999. Managerial Acounting. 4th ed. Taipei: McGraw-Hill, 628.

  Kaplan, Robert S. and Anthony A. Atkinson. 1998.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368-79.

  Kaplan, Robert S. and David P. Norton. 2001. 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Part I and Part II. Accounting Horizons, Volume15, Number1&2

  Young, S. Mark. 1995. Reading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Englewood: Prentice Hall, 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