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会计目标的定位和策略
2005-07-27 08:51 来源:上海会计·刘国武
中国加入WTO这一全球性经贸组织后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同时,也给中国的
会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
关于中国会计的目标定位。
中国会计发展的目标,应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考虑。从长远来看,中国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将中国会计融入世界会计的发展轨道,中国与世界各国采用共同的国际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实现全球间标准化和通用化。从近期来看,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应是在充分考虑中西方会计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保持中国会计特色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缩小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差异,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在大多数重要方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提高中国企业尤其是公司制企业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
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化应采取的策略。
(1)借鉴国际惯例,构建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国目前发布的基本会计准则,行文简单,不够严谨,对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间的联系尚欠深入系统的阐述。随着中国会计环境的变化,重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通过重构,使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有个性,又接近国际惯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2)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结构应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中国在颁布
企业会计准则后,即开始制订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理论基础,对发生在企业中带有共性或特殊性的某个或某几个会计业务加以具体规范。中国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会计环境的差异,充分参考和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会计准则的内容,使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
(3)适应国际惯例,逐步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会计准则和税法具有不同的规范目标,二者很难统一。硬性追求两者的协调,会导致会计准则服从税法的需要而破坏会计准则的规范性。各种快速折旧方法、计提坏帐准备方法之所以在中国不能全面推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为适应国际惯例,逐步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使财务会计能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按照真实、公正的要求来提供会计信息,从而进一步缩小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差异,提
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4)以公司制企业为重点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从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用的历史经验来看,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业主和合伙人的需要,对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强烈。公司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需要按照会计准则提供规范化的会计信息,以反映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我国应以公司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为重点来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这是因为国际上流行的会计准则是以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会计信息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我国的公司制企业既按国际惯例规范运作,则用以规范公司企业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必须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走国际化道路。
(5)扩大对外交流,逐步由单向会计协调转为双向会计协调。会计协调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我国目前主要是单向借鉴和吸收西方会计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有用成分。我们的目标应是从单向被动的会计协调行为逐步向双向主动的会计协调方向发展。双向的会计协调活动,即是由一定的国际组织,组织各方对某些会计问题通过协商达到共识,然后将这些共识以会计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供参与该组织的各方共同遵守。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应积极参与所有重要的国际会计组织的会计协调活动,以扩大中国会计的影响;同时,在引进、消化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时,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促进这种理论体系能为国际会计学界所理解和接受,并对世界会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