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资金的结构是指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不同的权益资金,对企业价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资金结构时,应该研究企业的权益结构。与权益结构相关的问题比较多,就目前来看,主要应研究以下问题: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的比例关系;职工内部股与外部股的比例关系;安定股与活跃股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些问题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权益资金结构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权益资金的结构问题,不仅是一个筹资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它既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备种权益资金忧缺点的对比分析
从目前我国企业来看,权益资金主要由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又分为社会个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构成。现在分析这些资金的优缺点。
(一)国家股的优缺点
国家股是指直接由国家拥有和控制的股份,国家股目前是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主要权益资金来源。国家股的主要优点为:①国家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能够为企业提供巨额的资金来源。②国家股一般不轻易转让,属于十分安定的股份。③国家一般会对国有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因而,拥有国家股比较多的企业往往可以享受国家政策上的优惠。
国家股的缺点主要有:①国家股容易造成政企不分,出现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②国家股的股东代表不是真正的风险承担者,其对企业的控制往往成为“廉价投票权”,即对决策的后果不承担责任,这样的投票权作出错误决策的概率往往较大,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利。③由于企业千差万别,加上国家股股东代表积极性不高,往往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④由于国家股的过度安定,往往造成企业缺乏灵活性,无法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法人股的优缺点
法人股是指由法人单位拥有和控制的股份。法人股的优点主要有:①法人股属于安定股份,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②法人股的股东代表一般都是有专业知识的人士,熟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运作,由他们作出的决策准确率往往较高。③法人之间交叉持股所形成的稳定的股东关系,有利于抵御国际游资的入侵,防止恶意兼并事件的发生。
法人股的缺点主要有:①当法人股所占比重过高时,容易产生过度安定,造成企业缺乏灵活性。②当法人股所占比重过高时,代表法人的强大的经营者集团控制了企业,使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脱离了市场和股东的监控,使企业内部权力结构不平衡,容易造成经营者控制企业并侵蚀自然人股东利益的行为。③当法人股比重过高时,市场上可流通的股份减少,股票的需求大于供应,容易出现股票价格的狂升,产生泡沫经济。
(三)社会个人股的优缺点
社会个人股是指企业职工以外的社会个人所拥有和控制的股份。社会个人股的优点有:①社会个人股的大股东会对企业形成较强的权力监控机制。他们一般能够进入企业董事会,股份制企业经营的好坏与其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他们既有监督企业管理者的条件,也有监督的动力。②社会个人股的中小股东会对企业形成较强的市场监控机制,他们十分关心企业的每股利润和每股股利,一旦企业利润和分红大幅度降低,个人股东会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企业面临被兼并的危险,而经营者的利益也会受到伤害,这从企业外部形成了对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用脚投票机制,使得企业经营者十分重视股东的要求。
社会个人股的缺点:①企业权益结构的稳定性差,有时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社会个人股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投资报酬,他们缺乏与企业共担风险的意识,一旦企业出现困难,往往大量抛售股票。②社会个人股只注重短期利益,比较注重短期内股票价格的升降和股息红利分配的多少,这会促使经营者只注重短期收益的高低,容易出现短期行为。③社会个人股属于不安定的股份,容易助长投机行为。
(四)内部职工股的优缺点
内部职工股是指由企业职工拥有和控制的股份。其优点为:①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让职工持有一部分股票,使他们拥有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利,从而把其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②有利于职工树立团体观念。共同的利益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感会把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他们会主动加强合作,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③有利于减少职工对企业的破坏行为。④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可以稳定员工队伍,尤其对稳定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具有重要作用。⑤有利于企业增加稳定的资金来源。内部职工股属于安定股份,它既有利于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也有利于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避免被兼并和收购。③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内部监督。
内部职工股的缺点主要有:①内部职工股有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因为员工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属于经营者的利益的,他们通常以一种与经营者目标保持一致的方式来行使其投票权。②内部职工股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当扩大的职工股不能与职工参与管理相结合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而当全面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时,容易出现意见分散、决策缓慢、不利于企业战略决策等问题。
二、对优化我国企业权益资金结构的看法
就目前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应建立法人持股为主、国家股和个人股为合理补充的权益资金结构。具体思路为:
(一)国家股转化为法人股,建立新型的国家股持股机制
国家股转化为国有法人股,目前就是为了实现国家股的上市流通,实现股权的正常流动,优化股权结构,彻底实现政企分开。这需要建立两个层次的约束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起国有持股机构(如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机构,国家授权它们对相应的股份公司进行管理并享有资产收益、选择经营者及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国有持股机构将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对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分别保持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非控股地位。总的思路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但不适合于公开竞争的企业如邮电通讯、铁路运输等保持绝对控股地位;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但适于公开市场竞争的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企业保持相对控股地位即可;对于完全适合市场竞争的非国计民生的企业,国有股不必保持控股地位,甚至可以完全退出这些行业。
其次,建立国有持股机构本身的约束监督机制。国有持股机构从性质上讲是一个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必须与政府部门分开,并且对国有持股机构实行破产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兼并机制,以便实现对机构经营者的市场约束。
(二)选择时机推进法人股上市,建立企业法人之间相互持股机制
只有适时推进法人股上市,才能完善对股份公司的监督约束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遏制个人的过度投机行为。但要解决法人股上市流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否则,会对现有股市造成毁灭性打击。而实行法人相互持股既是股份分散化过程,又是资本节约效应的过程。因此,适当推进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可缓解资金供求矛盾,以便法人股上市流通。另外,由于法人之间相互持股,可建立相对稳定的股权结构,防止国际资本市场的入侵,减少股市的震荡。作为一个新兴的股市,这是十分重要的。
(三)积极发展共同基金等机构法人投资主体,建立大股东对企业的约束机制
从西方国家来看,一些个人大股东对企业的监督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真正能达到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个人大股东很少,这就要培养与个人股东相类似的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建立和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①共同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由专家管理,具有智能优势,投资行为更加合理。②共同基金将零散的小额资金积聚在一起,能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巨额的资金来源。③机构投资者可成为企业主要股东,甚至成为控股股东,有权利也有能力约束企业的经营者,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
(四)适当发展内部职工持股,建立内部股东的约束机制
当前,我国企业要使员工持股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职工获取股票的方式。从西方国家来看,职工获取股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通过股票购买计划取得。在这一计划下,职工能以较低的手续费来购买企业股票。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股基本上也采用此方式获得。②通过职工持股计划取得,根据此项计划.企业提供股份或提供现金为一个专设的信托基金购进股票,然后按一定标准把股票拨到各个职工的“职工持股计划”账户中去,职工每月从工资中交付一定资金用于支付购买股票的欠款。③通过职工股票奖励计划取得。在采取此种方式下,对有突出贡献的职工的奖励不完全采用现金的方式,而是采用股票方式或现金和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在此情况下,职工因为获奖而取得股票。此种计划又可以分为奖励股票和奖励股票期权两种方式。以上方式各有优缺点,企业可选择一种,也可选择其中的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第二个问题是持股形式问题。内部职工股可以由企业职工单独持有,也可以由一定的持股机构持有。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赞同职工持股会这一形式的占大多数。在职工持股会的诸多形式中,笔者认为,由工会出面组织职工持股会是一种既可行又有效的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职工股的上市流通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发挥内部职工股的作用,应终止内部职工股的上市流通(至少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限制职工股的上市),以便真正实现职工股的内部化。具体原因为:①设立内部职工股的目的是为了将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好坏联系在一起,以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内部职工股的上市流通虽然使职工在短期内获得了一定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职工在转让其股份时,也转让了他的所有者相关的权利,割断了他与企业的这种特殊关系。②职工属于企业内部人员,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企业的一些内幕信息,职工股的上市流通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公平交易。③与一般外部股东相比,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员工在取得股票时已经享受到一定优惠,对其股票上市流通进行一定限制也是合理的。
以上只是提出了优化企业权益资金的基本思路,但究竟各种权益资金的构成如何,目前尚没有准确的比例。日本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法人股占70.8%,个人股占28.6%,政府团体股占0.6%;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法人股占33.9%,个人股占53.5%,政府团体股占12.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日本的安定性股份占70%以上,而美国的非安定性股份占半数以上。从美、日两国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已经开始寻求增加安定性股份,以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日本企业要求增加活跃性股份,重视个人股东权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笔者认为,安定性股份占60%,非安定性股份占40%可能比较适当。当然,在实际工作中,精确的数字很难找到,但大致在这个范围内,另外,由于各个企业经营情况不完全相同,企业之间的权益资金结构可能会有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