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财务利益主体行为差异分析

来源: 财会月刊·袁天荣 编辑: 2005/11/26 12:57:17  字体:

  企业财务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其财务行为必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利益主体在重大财务活动方面的行为,揭示其差异,为完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

  一、不同利益主体行为差异的原因分析

  企业财务中,利益主体可以分为所有者、企业员工、债权人三大层面。其中,所有者可分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企业员工可分为管理层和一般职工。此外,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在税收、就业等方面承担着社会责任,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关注企业财务情况的变化。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希望企业能快速平稳地发展,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企业财务中的角色、责任、地位等不同,又有着不同的利益预期和利益要求。利益要求差别和承担风险的差别是不同利益主体财务行为差别的主要原因。

  1.所有者的利益目标是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定期获得较高的红利;二是能获得较高的资本利得。在对待风险方面,所有者又会持两种不同的态度:①希望回避风险,不奢望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②愿意冒风险以取得高额的风险报酬。当所有者财力雄厚,企业发展较为顺利时,往往会促使他们采取偏好风险的态度。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容易强化所有者的风险偏好,冒险的成功能带来巨额的回报。当出现风险苗头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所有者可能通过转让所有权来转移风险,或吸引新的投资者来分担风险。如果产权交易市场完善程度不够,所有者一般希望通过稳健的经营来回避风险。

  2.企业的员工无疑希望企业能够稳健地发展以获得安全感。这也为职工就业和收入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一般员工在企业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企业员工中有代表意义的是管理层的行为,特别是高层经营者的行为。管理层具有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同时,由于其受聘于所有者,与所有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在行为上也就有一定的趋同性。另一方面,管理层以其职业技能和经验服务于所有者,在企业内部处于主动地位。面对风险,他们一般保持谨慎、回避的态度。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等不一致时,他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所有者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内部人控制”。“代理理论”无疑揭示了这一特征。

  债权人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按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偿还债务。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所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债权人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尽快收回借贷款项,为此会不惜诉诸法律,这有可能使企业在困难时期雪上加霜。只有那些借贷金额较大、约定的还款期限较长的债权人,才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此时他们有可能为企业的债务重组提供方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国家作为公众管理机构,其责任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治安环境、基础设施等,并依法向企业征税。一般而言,不应介入企业的财务活动。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国家进入战时状态,特定行业的发展有可能影响到国际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当企业的行为有可能危及诸如就业、社会稳定、国家信誉等社会公众利益时,国家才有可能介入企业的财务活动。

  二、重要财务活动表现的行为差异

  不同利益主体在重要财务活动中的行为差异为:

  1.筹资活动中的行为差异。这主要表现在新旧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企业重大筹资活动的决策权在现有股东。当所拟投资的项目回报丰厚,成功的概率较高、风险较小时,现有股东乐于通过按照比例追加资金的配股方式筹集资金,而不愿意引入新的股东。若他们资金紧张难以追加投资,则宁愿通过负债方式筹集资金。当投资项目预期回报丰厚,但风险较大时,现有股东一般不愿追加投入新的资金来承担风险,也不愿失去冒险成功所获得的高额回报,他们有可能努力寻求借贷资本,以期由债权人承担失败的损失,而自己分享成功的果实。当企业有陷入困境的迹象时,现有股东有可能希望引入新股东来分散风险。

  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理由,负债经营有时会被所有者作为一种手段来制约经营者。股东愿意以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日常资金需要,有时倾向于提高负债比例,以增加对经营者的压力。而对企业经营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较低的负债比率,总希望所有者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对于增资扩股行为,经营者总是持积极态度。

  2.投资活动中的行为差异。这主要表现在投资项目的选择、风险取向方面。总体而言,经营者对新增项目持欢迎态度,投资项目的增加代表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发展机会的增多。但当项目风险过大时,为避免在投资失败时成为决策失误的替罪羊,他们会持谨慎态度。企业的安全是他们职业安全的保证。另外,当投资项目见效期过长,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时,积极性往往有所降低。对于那些能显著改善经营者工作条件,提高待遇的投资项目,他们普遍持欢迎态度。

  所有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看重的是投资项目的报酬,容易带有风险偏好。项目的投资回报及其发展前景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所有者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投资者之间也存在取向差异。一般而言,大股东处于控制地位,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他们一般倾向于投资在有助于企业平稳发展的项目上,而不愿冒太大的风险。中小投资者由于在股份中所占比重较小,往往倾向于见效快、回收期短的项目,更富有风险倾向。

  3.利润分配中的行为差异。利润分配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而言,所有者倾向于分配红利,对于经营者而言,总是希望能够延迟红利分配,以使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金。尽管利润是否分配的决定权在所有者,但经营者往往能以各种理由游说所有者。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差异。大股东往往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作出选择。而中小股东往往倾向于分配利润。在我国证券市场不大完善的情况下,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国家股股东可能倾向于利润的现金分配,而可流通股股东则有可能期望以股票股利的方式进行股利分配,以期在证券市场获取差价。债权人则不希望企业在归还债务前分配利润,因为滚存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4.会计政策选择中的行为差异。一般而言,所有者期望会计资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但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资者之间也存在分歧。长期投资者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及合理避税,倾向选用谨慎的会计政策。短期投资者关注的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短期利润的影响,他们需要良好的盈利纪录以便在证券市场上抬升股价。经营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一种矛盾心理:从企业长期发展角度,他们同意选择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从绩效考核和激励角度考虑,又倾向于选择对提高其绩效和利益有利的会计政策。

  财务利益主体的行为差异是多方面的,行为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是多重的。除上述外,还涉及到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法规制度建设、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等。认识不同财务利益主体的行为差异,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建设、法规制度建设、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