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1 08:47 来源:赵红
摘 要:在一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会计准则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会计准则最终必然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虽然趋同的步伐和进程取决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进程,但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对会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无疑会给我国会计市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冲击。会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加入WTO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到200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要求全球所有国家全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在这样的局势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了。
一、会计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何为会计国际化
什么是会计国际化?目前存在许多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国际化是指为使会计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和内部管理尽量采用先进的方法,而在会计事务处理中采用表现为标准化、规范化和一定程度趋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就是在体现会计的中国特色的同时,改革我国会计体系中不适应国际会计惯例要求的方面,在会计工作的具体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报表的编报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发展商品经济的共同要求,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吻合。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会计科学与会计实务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渐趋融会而成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前两种观点可以理解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后一种观点不仅要求国际协调,而且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二)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毫无疑问,会计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加入WTO应尽的义务,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入,决策将更加透明,尤其是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别、业务种类、境内境外等,将普遍享受国民待遇,并按照国际惯例从事交易。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未来几年内,随着外国企业和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市场,外国银行将在我国经营人民币业务,届时,不同国家会计标准之间的冲突将会凸现出来。因此,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快会计国际化有利于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依据国际会计准则而制定的我国的会计准则,就能正确地处理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方面的会计事项,以便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扩大国际间经济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
加快会计国际化可以满足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在其他国家与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厂就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母公司为了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这些都要求会计国际化。
加快会计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且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熟悉现代国际会计实务的专业人才。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会计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的会计事业发展,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此外,按国际会计准则加强企业管理,一定会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二、我国会计改革的国际化趋向
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意味着我国所有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投资大众等)都必须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将形成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国的会计标准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与国际步伐相一致。所以,无论如何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是在逐步进行的,尽管在会计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确面临一些特殊问题,使得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要比那些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复杂得多。但我国的会计标准的制定进程也是不会改变的,仍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1986年开始,我国就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准,积极推进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这一切努力可以从财政部的会计改革进程中看出来。
1986年,财政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吸收了国际会计的通行做法,为吸引外资、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结束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新的会计模式;1993年,财政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适应了我国企业改组上市以及在境内外发行A股、B股、H股对外筹资的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又陆续发布了投资、收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建造合同、借款费用、无形资产、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或有事项、中期报告共16项具体会计准则,另有14项具体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意见;2000年,财政部依据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下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执行;2000年,财政部下发了[2000]财会20号文件,主要针对我国三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上市的主要会计政策,包括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和应收利息确认等问题作出了规定;2001年财政部制定了统一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新型投资品种,为了适应我国基金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基金会计核算,2001年,财政部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截至2001年11月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会计要素定义、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关联方披露等重要方面与国际通行惯例实现了一致。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首先,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速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这种会计准则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衔接了国际会计准则,应当更有利于在我国推行。国际会计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发布,其目的是协调各国会计实务,提高会计报表资料在国际间的可比性,以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有些已经陈旧,再加上我国的企业刚刚进入全球化市场,尚缺少国际贸易经验,据有关部门估算,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每年平均损失800多亿元人民币。而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能提供有关产品生产的准确会计资料。在遭遇反倾销调查时,必须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做好账,必须及时提供账本、生产记录、购销合同、发票、运输、保险等单据,但国内很多企业这一块还是空白。财政部的官员也曾多次表示,实现会计的国际化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我国将继续积极推进会计国际化工作,要加快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会计准则的深度与广度。在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中,当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的会计准则一致时可依据我国的会计准则处理相关事项;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则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协商处理有关会计事项。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的会计准则将逐步趋于一致。其次,加快会计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就目前我国的会计队伍来讲,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向国际化标准迈进,从根本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急需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专业人才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专家们强调,会计人员除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摆在中国执业会计师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创造条件为国内会计人员提供锻炼与学习的机会。
当然,在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不是简单的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使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既同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又能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与制定我国会计准则时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与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相适应,维护国家的正当经济利益。也就是既要坚持符合本国的国情,又要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一致,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永德。试论会计国际化[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1)。
[2]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J].会计研究,2000,(4)。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